共荣乡地图
共荣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副产品
大青椒:年种植“绿仙”牌大青椒万亩以上,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青椒果嫩、肉厚,是南北方人的喜食蔬菜,富含维生素,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并通过边贸城市绥芬河销往俄罗斯。园葱:年种植面积千亩以上,平均亩产4,500公斤,产品已销往各大蔬菜市场。马铃薯:年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1,600公斤,含淀率高,是加工粉条、淀粉的必然选择。
社会事业
共荣乡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校10所、教师226人,教学楼宽敞明亮、学习环境优雅宜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海伦市共荣乡通乡公路从三泉村起至福民乡自由村交界,全长17公里。公路两侧全部为更新林带,抠完树根,采用机械打床,分两年完成。今年完成乡政府西通乡公路绿化,两侧树床宽8米,栽植杨树四至五行,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85%以上,为乡村道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王贵进:负责全面工作,乡长:高大元:负责政府全面工作、财源建设工作,副书记:王飞:负责党群、政法、招商引资、林业、常务,副书记:裴洪喜:负责农业工作,纪检书记:刘仁启: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分管经管站,副乡长:郎秀山:负责文教卫生工作、分管交通,副乡长:马祥云:负责城建、环保、分管民政,副乡长:刘显玲:负责科技畜牧业发展防疫工作,武装部长:连永贵:负责征兵、民兵训练工作,人大主席:姜辉:负责人大工作、分管交管站,宣传委员:尹景生:负责三个文明建设工作,党委秘书:吴海涛:负责各种信息采集发布、材料、分管综治办
畜牧业发展
共荣乡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轴产业趋势明显,现有黄牛5000头、羊4.5万只,生猪存栏2万头、禽类5.9万只,成立了大鹅生产协会。同时普及了草食畜禽产业发展,推广了黄牛直线育肥技术,畜牧业的发展为乡域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扶贫措施
(一)领导保证措施,一是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扶贫开发规划,支部书记和村长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亲自抓、负总责,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功能,努力减轻农民负担。三是落实贫困优惠政策。对所有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村将按照上级的相关优惠政策予以落实。(二)技术保证措施,一是讨论制定培训计划。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规划和年度计划。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实际需要,由村规划实施小组列出培训计划与扶贫建设项目同步实施。二是结合不同的农时季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现场指导”的办法,聘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讲课,组织村干部和重点示范户外出学习,考察项目实施技术,认真学习常规管理技术。三是定项进行技术训练。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采取技术讲解与实地训练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使其掌握实用的农业产业高新技术。(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1、强化组织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组织机构。成立了共兴村扶贫规划实施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村会计、致富带头人、民兵连长、妇女主任、贫困户代表、妇女代表任成员,具体负责扶贫开发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2、抓好规划实施管理。一是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制定全村总体扶贫规划,明确长远扶贫开发目标。二是根据农时季节不同,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做到“进度计划、投资计划、采购计划、技术援助”四落实。三是实行项目资金预拨制。对列入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项目,在实施前,由市扶贫办预拨30%的财政扶贫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结合村自筹,施工单位垫付等方式共同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四是采取项目报帐审核制。实施单位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分期分批将原始凭证报村,由村会计审核汇总编制报帐材料,经市扶贫办审批后拨付资金。3、坚持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把好“三关”、即项目建设预算关、项目招标关、项目质量关。4、各方参与管理。一是乡村干部参与管理。基层组织是扶贫规划编制、实施的具体组织者。二是农户参与管理。通过农户、贫困户参与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监测评价和验收,使广大农民成为扶贫规划的制定者、实施者、管理者。5、严格项目后期管理,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村规划实施小组根据各个建设项目性质,加强管理,发挥项目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经济综述
共荣乡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03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1.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4元,全口径实现税金74.2万元,财政收入191万元,是海伦市较为发达的乡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