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地图
珙县相关地区地图:
风土人情
婚俗:一般先经“插伞”,放口定亲,继办酒,女家称“桑彩”,男家称“载两”。女方单日办酒,双日送嫁;男方单日花宵,双方迎娶。无论路途远近,新娘均不坐轿。新娘由一对伯叔辈结发夫妇作正送亲,同时有十数位能歌善舞之同辈陪送。进门后多不拜祖宗,由男方主持迎亲者领着绕堂屋火塘转三圈,进入另一间火塘休息。午后,主送亲夫妇,将途中所取“吉祥竹”、嫁妆、家具、钥匙等交给迎亲的夫妇,举行交接仪式时,每交一件说一段礼词。最后进入高潮“吃和气饭”。男家宰鸡数只,必有一雄鸡,连同女方带去的母鸡一同煮熟,蒸糯米饭一甑,设席于中堂。男家姐妹陪新娘及送嫁女伴同宿,亲友不闹洞房。次日,男家备酒席为送嫁者送行,送亲者每人必喝一杯酒方让出门。婚后三天或半月,娘家派人接新娘回家一段时间,再回男家同住。文字语言:20年代中,珙县传入“老苗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了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的,以56个声母、27个韵母、8个声调(辅音字母)为基础的“新苗文”。宜宾苗胞语音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川滇方言、宜宾次方言,能和贵州中、南、北部,四川南部,云南全省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等地苗语相通。
行政区划
珙县位于宜宾市南部,东与长宁,兴文县毗邻,南与云南威信县接壤,西与筠连、高县边界,北靠高县。GongXian,511526,644501,县人民政府驻巡场镇,2004年,珙县辖8个镇(巡场、珙泉、洛表、孝儿、底洞、上罗、洛亥、王家)、10个乡(宝山、沐滩、仁义、陈胜、中山、下罗、保平、曹营、石碑、恒丰)、3个民族乡(罗渡苗族、玉和苗族、观斗苗族)。历史名人
龚佐新:龚佐新(1900~1930)革命烈士。名崇熙,四川珙县人。1924年,就读宜宾叙属联中,后入重庆中法大学。1927年,考进中央军事学校武汉分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调国民革命军回回军25师,参加第二次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任师总务科长。南昌起义后,随25师转战于闽、赣、粤一带,继被党派遣返川,在川东邻水县开展农民运动。1929年,任重庆市区委兵委委员,打入城防司令部当谍查员。1930年,为敌察觉抓捕,被杀害。何成湘:何成湘(1900~1967)名敬州,又名忠汉,四川珙县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代表,积极投入“五卅”运动,后任全国学联第七、八届执委、秘书长,负责《中国学生》周刊编辑。1926年大学毕业,任共青团浙江区委秘书长。1927年调任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继调天津,任共青团顺直省委组织部长。其间,曾两次被捕,经营救出狱后,到上解任党中央组织部秘书。1930年被派往东北,计中共满州巡视员,继又任满州临时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后还任满州省委组织部长。1934年后,调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任组织部长。旋被捅,经营救获释。在南京继续从事党的工作。抗战期中,被派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历任政治部第三厅上校主任科员、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秘书。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团副秘书长,在愉、宁参加国共谈判。后任中共中央城工部秘书、中央统战部第一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宗教局长,甘肃省副省长兼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黄培元:黄培元(1901~1927)四川珙县人。1918年,在宜宾叙属联中读书,受进步思想熏陶。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协助刘华在沪开展工人运动,在苏州河对岸小沙渡办贫民夜校,住教员,多次鼓动并投入工人的反帝罢工斗争。1925年,凋上海总工会工作,在敌人捣毁工会机关时,惨遭毒打,腿骨折断。后因伤势恶化,治疗无效逝世。
王颂咸:王颂咸(1905-1977)美术教育家。原名承德,又名德卿、挹秋、仰予,四川珙县人。1925年,赴沪求学,在上海大学听课学习。同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至1930年间,均在北京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两次被捕均经艺专保释出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后与党失去联系。1946年起,在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兼教务主任,领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民主运动。1950年重新入党,并任成都艺专、西南美专副校长、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风景名胜
隘口石坊位于珙县玉和苗族乡,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占地八十平方米,高十七米,宽八米。米粉石构造,具有明代访木建筑风格,四柱三门,层重式,三重檐,殿式顶,十二鳖角翘首凌空,访上匾额楹联众多,字迹遒劲,酣畅淋漓;人物造像形神毕俏,古朴凝重;七绝诗词流畅潇洒,飘逸豪放;还有动人的建坊传说,频添了神奇的色彩。隘口石坊经历了150个春秋,仍巍然屹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风格与结构,精湛的书法与绘画,被誉为“川南第一坊”令人叹为观止。“僰人”,一名,始见于《吕氏春秋》,主要聚居在地处川南边陲的珙县。僰人以膘悍、善骑、勇武、善战著称;周朝时因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册封为“僰侯”,率先在“无君”的西南建立了“僰侯国”。此后,尽管历经兴衰沉浮,始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僰人长于渔猎,种植发达,僰道荔枝、葡萄闻名于世。僰文化独特,以悬棺为代表的神秘文化,虽历千载,令人不解。明朝万历年(1573年),在这销烟弥漫的日子里,僰人被明朝十四万大军剿杀殆尽,消失于历史,但那些高挂的僰人悬棺似乎一直在向人们诉说着他们向兴盛与悲哀。珙县洛表麻塘坝和苏麻湾是僰人悬棺最集中的地方,仅在纵深四千米长的麻塘坝悬崖绝壁上,现存上万个棺桩棺孔;数百具悬棺,是世界上悬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一绝”、“天然悬棺葬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神秘的文化,独特的葬式,耐人寻味,千古难解。同时,随棺而作的数百幅岩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僰人时代的自然环境、社会生产、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令人折服。入口处的“九盏灯”,因传说三根横木上共放有九盏“长命灯”而得名,它前有点将台;右有石船。形如斧砍的石灰岩绝壁上,分布了二十四具悬棺、六十二幅岩画。悬棺神奇绝妙,府瞰万众;岩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牵马放牧,垂钩钓鱼、舞蹈、球戏、踢键娱乐。虽然构图简练,线条粗犷,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最远,最高的当数老鹰岩;14具悬棺悬置在110余米的峭壁上,为悬棺精华。而苏麻湾山势巍峨;奇岩峥嵘,河水澄澈清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优美迷人,在距水面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重重叠叠的放有50具悬棺,并留有大量桩孔,给人以奇异神秘的感受。另外,麻塘坝谢家湾,留有一民国建筑一何家大院,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占地15亩,全为木质结构,有三座院落,一个花园,二座石碉楼;雕刻精美,巧妙绝伦。1988年,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僰人悬棺在京展出,更使悬棺之谜迷住了首都观众。得到了中央领导及各界人士的极高赞誉。芙蓉山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珙县境内,自北向南绵延九十多公里,犹如一条长长的绿带连接着川滇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它因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高、险、奇、秀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景区内融悬棺、恐龙、温泉、森林、河流、石堡群、桫椤谷、鹿鸣飘香于一体,文化独特,景色迷人。这里的悬棺奇异而神秘,堪称“世界一绝”和“天然悬棺葬的博物馆”,它带给人无穷的震撼,使人思绪万千;还有距今1.99亿年的石碑珙县龙使美丽的石碑乡享誉海内外。这里既有澄澈清莹的南广河水,又有沟谷中的涓涓细流;既有挺拔突兀的天堂石林,又有体态生腴,起伏如韵的鹿鸣茶山。美丽而罕见的桫椤幽谷,因世外桃源般的美境而令人神往;王家原始森林里雀舞蝶飞,鸟啼幽林,泉应谷声,山山岭岭都是猎奇探险,寻幽择静的绝好之地。如果在南广河上泛舟,还可以体验。“数声啼鸟层峦处,一叶扁舟碧水中,两岸风光好,泛舟赏漓江”的感觉。经济概况
2007年,全县面积1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967公顷。森林覆盖率48.81%,辖8镇9乡(其中3个苗族乡),年末总人口41.8万,常住人口38.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4.02‰。经济数据:全县生产总值2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亿元,增长30.4%;第三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13.9%。粮食总产量14.84万吨,增产2.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446万元,增长22.0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5192万元,增长28.63%;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0.27亿元,净增4.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11亿元,净增1.43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及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14.25亿元,增长48.08%;公路通车里程158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654公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68公里,火车站8个。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39216万吨公里,下降4.87%;完成旅客周转量49153万人公里,下降5.71%。邮电业务总量12394万元,增长29.51%。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9934户,同比下降4.36%;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14773户,同比下降4.73%,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9554户,增长3.41%。移动电话用户111000户,同比增长70.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4亿元,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增加6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744元,增加14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