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累镇地图
关累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
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2911户12071人,其中:男6101人,女5970人。非农业人口285户673人,占总人口数的5.58%;农业人口2626户11398人,占总人口数的94.42%,农村劳动力4933人,其中女劳动力2298人,占总劳动力的46.58%。全镇共有13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324人,是一个以哈呢族为主的边境民族乡镇。其中:哈尼族5948人,占人口总数的49.27%;傣族3430人,占人口总数的28.41%;瑶族族1073人,占人口总数的8.89%;其它民族1620人,占人口总数13.42%。年内人口出生108人,出生率8.9‰,死亡35人,死亡率0.2‰,人口自然增长率10‰。文化教育
文化建设:截至2006年,全镇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职工4人,摄像机1台,数码照像机1台,电脑制作设备1套。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先后组织文艺汇演活动8次,观众达7000余人次;群众自发开展文艺活动4余次;先后组织坝落、曼岗农村文艺宣传队参加全县农村文艺汇演活动,获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组织600余名青年参加庆傣历年、嘎汤帕节、盘王节等庆典活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好评;抓好群文辅导工作,深入村寨进行培训和教学12余次,先后为农村培训文艺骨干16余人,各类文艺节目创作19个,群众演员140余人。教育建设:该镇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爱心活动”活动,截至2006年,全镇共捐资42300元,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不断巩固“普六”、“普九”成果,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教学点1个,教职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后勤职工3人;在校学生328人,入学率达97.54%,年巩固率达98.14%;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5334平方米。完全小学13所,教学点19个,教职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61人,行政11人,后勤职工18人;在校学生2415人,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71629平方米,其中危房1143平方米。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该镇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挂星活动和“五好家庭”活动,涌现出一批省、州、县文明单位。截至2006年全镇有县级文明单位8个,“十星级文明户”5个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创建青年团员科技示范园1个,妇女科技示范园1个。努力抓好“三基”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巩固“无毒乡镇”,打好三年禁毒人民战争,积极争创“无邪教乡镇”。加强“治爆缉枪”和爆炸物品管理工作,年内组织开展5次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全年镇派出所共接出警207起,其中报立刑事案件13起,破案6起,破案率46%,治安案件20起,查处14起,查处率为70%,调解民事纠纷37起,救助服务24起,其它113起。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5人。全年司法所共受理纠纷案件33件,调处33件,调解成功26件,调解成功率达78.8%;调解疑难纠纷5件;排查矛盾纠纷8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件;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纠纷案件4件,调处4件,调解成功3件,调解成功率达75%;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10次,法律宣传21次,733人;基层法律咨询81人次;见证17件。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防疫保健得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得到巩固。截至2006年,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职工11人,临时工8人,初级职称9人,工人2人。乡村卫生人员30人,其中中专学历18人、初中学历7人、小学5人。全年在街道和入村入户宣传预防知识8次;开展儿童“五苗”接种,接种率达80%以上。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鼠害联防实施方案》和《鼠害联防实施计划》,组织了站所和5个村民委员会开展了15次大规模的灭鼠防病工作,共投出低毒性鼠害纳盐配制毒谷吨。全镇有5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043户9014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达98.9%。全年参加合作医疗就诊人数达3033人次(包括乡村卫生所);医疗费用96278.16元,门诊减免金额23866.08元;住院27人次,医疗费用13450.77元,减免金额6487.12元,县外住院10人次,医疗费用49567.96元,减免13319.35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明显减少。基础设施
农贸市场、自来水工程建设:镇党委政府按照“商贸活镇、农林富镇、科学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政府打造,据关累镇无农贸市场、脏乱差、饮用水得不到保障的面貌。2007年镇政府向社会公开转让集镇农贸市场、自来水经营权、管理权、收益权,由镇供销社自筹资金70万元进行投资经营管理。农村客运服务站:随着小磨公路建设的加快和人流、物流等发展要素的不断聚集,给市场运作带来良好的环境。给关累镇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镇政府审时度势,加快完善集镇服务功能。2007年9月经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农村客运站,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内设停车场、售票室、候车厅、公厕等服务设施,总投资300万元.该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使集镇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挤的压力得到不断缓解。
交通建设:截至2007年,全镇46个村民小组已实现“五通”,形成了“五纵一横”(五纵:213国道、小磨国际大通道、楚捧公路、澜沧江黄金水道、沿江公路;一横:勐远至关累港连接线)的交通格局。2006年—2007年投资283万元兴建曼秀、城子、纳卡、南蚌、坝荷等5座桥梁。投资120万元架设加布托、扎腊河10KV高压输电线14KM,消灭了无电村,结束了无电的历史。同时对城子、曼勐、回库、芒果树、南蚌等村民小组进行农网改造,使农民积极用上了放心电、省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