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南通市地图 > 崇川区地图 >
观音山镇地图
观音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观音山地区色织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00多年前,该地区就已经出现“家家纺纱、户户织布”的色织产业的萌芽。当时,南通地区是有名的产棉区,中国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先生开办了大生纱厂,同时有较大规模的土布交易市场,为观音山地区的色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观音山地区的色织企业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观音山镇被评为“江苏省色织名镇”。观音山镇现有色织企业920家,超亿元色织龙头企业5家,已列入上报的规模以上色织企业53家,重点培育型规模企业58家,列人后备培育对象68家。色织产业产值达49亿元,占观音山镇工业产值的85%,利润、税收分别占观音山镇的90%左右。观音山镇色织企业提供相关就业岗位2万多个,为色织业配套服务的个体工商户1576户,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骨干企业设有产品设计、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这些都促使观音山地区色织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集聚明显,形成了纺、织、印染、后整理、服装生产的产业链,还存在一定规模的色织配件、机械、小样等配套市场,为色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交易和展示平台。虽然观音山色织产业基础良好,但近几年却踯躅不前,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除了受到汇率、出口退税、成本增加等共有的影响外,观音山色织业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在集群的规划、环保、产业升级等方面滞后,尤其是针对色织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有人建议政府应该及时腾笼换鸟,将它们转移出去,发展其他新型产业。面对各界对观音山镇色织业的发展滋生着挥之不去的焦虑、徘徊和重重压力,围绕观音山镇色织业是淘汰还是保留的问题,南通市崇川区政府专门成立课题小组,就色织产业的走势进行研究。经过数个月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得出“总量控制、存量优化、创新产品、提升档次、培育品牌、做强企业,努力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思路,并重点将规划建设观音山染整产业园,为色织企业集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形成色织企业公平竞争、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多赢”局面等方面,作为集群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队伍建设

干部作风建设。没有一支好的队伍,没有一个好的作风,无论思路如何正确、蓝图怎样美好,都将成为一纸空文。观音山将坚持不懈地抓干部作风建设,增强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增强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增强廉政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勇气、胆气、锐气和正气。锤炼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干得漂亮的干部队伍。

下属村庄

中沙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中沙村地处观音山镇南端,有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80人,总面积2.9平方公里,镇太平南路、省通启公路贯穿境内,中桥居委会:中桥社区居委会地处观音山镇中心,太平路与通甲路在社区中心交汇,东西有9路、42路,南北有35路、36路公交车,学堂桥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学堂桥村位于观音山镇南首,是观音山镇第二大村,全村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3800多人。新胜村:观音山镇中北部的新胜村,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朴实著称,是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安全村,已成为全民兴业的热土。太平居委会:成立于2005年10月的太平居委会,是观音山镇第一个按照城市社区模式组建的社区居委会,也是观音山镇最年轻的社区居委会。世伦桥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世伦桥村,地处观音山镇西部,总面积3平方公里,青年路、世伦路、通甲路贯穿境内,东邻本镇山港桥村,十八湾村:十八湾村地处观音山镇东南角,全村总面积为1638亩,可耕地1530亩,总人口2745人,总户数889户,下辖20个村民小组。山港桥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山港桥村地处观音山镇镇区、东临营船港,南靠山港河第二横河,北壤通甲河,太平路、通甲路、青年东路、通富路穿村而过,三桥村:南通市观音山镇三桥村地处观音山镇西北部,通吕运河南岸,人民路与世伦路交汇处以北约一公里。青龙桥村:青龙桥村位于通吕河南畔,为观音山镇的北大门,占地3.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45亩,设29个村民小组,共1089户,盘香沟村:盘香沟村是2001年3月由原界港闸村和盘香沟村两村合并而成。地处观音山镇西南角,南边紧靠通启“325”省道,海洪村:海洪村位于观音山镇太平北路东侧,属崇川区东区规划外的一个村,东连通州市先锋镇。全村二十四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3033亩,国胜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国胜村地处崇川新东区,人民路、世伦路和建设中的通富北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二桥村:沿南通市最繁华、最靓丽、最宽阔、最清洁的人民东路,越过海港河,就踏上了观音山镇这方热土。埭伍桥村: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埭伍桥村位于崇川开发区东区,通吕运河南岸,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2280人,村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朝东埭村:观音山镇朝东埭村位于人民东路延伸段,沪通铁路穿境而过,五环路贯穿南北,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550户,常住人口1811人

社会发展

观音山镇残联联同镇农技中心、镇科教办公室成立了“观音山镇残疾人养殖扶贫基地”,旨在帮助残疾人家庭克服在养殖技术、信息、风险抗衡方面的不足,鼓励、激励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成员自强、自立、奋发有为,开展生产自救,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要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截止至2008年底,观音山镇现有5万人,残疾人约1700余人,约占3%。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因残致贫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该镇残联用实际行动来扶助残疾人家庭,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奔小康助一臂之力。养殖基地为松散型模式,以家庭养殖为主,暂吸纳由去年和今年接受小山羊的二十八户残疾人家庭,这些家庭分布在七个村。基地将残疾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每旬一次信息传递;每月一次登门走访,帮助解决养殖方面的困难;每年进行一至二次的技术培训。,观音山镇文教卫生事业发达,被江苏省评为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群众文化、群众体育、科技工作先进镇,省卫生镇,文明镇,色织名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被省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观音山镇人杰地灵,政通人和,镇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