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丰镇地图
禾丰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水资源:境内有包括长江的一级支流——沱江在内的20多条河流,纵横交叉,遍布全市,为灌溉、发电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85处,蓄水面较广。沱江、绛溪、环溪、索溪、三岔水库、石盘水库均为通航水域。生物资源:境内有各种生物上千种,其中动物约300种,植物600多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玉米、豆类、红苕和小杂粮;经济作物大春以棉花为主,小春以油菜为主。经济林有上百个品种。鱼类资源丰富,有6目16科97种。家养动物以猪为主,是中国闻名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羊主要有大耳麻羊(被省政府命名为优质地方山羊品种)和无角黑羊,山羊板皮质量上乘。
历史文化
禾丰镇属赣南地区聚居“客家”人,通行客家话,“客家”作为一个民系有其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赣南客家最为突出的特点,除地域等外,就是它的语言——客家方言,赣南的客家方言与其主体的来源及长久繁衍生存有着原本关系。总体上说,它来自北方,有着明显的唐宋古音特点,过程上它又有许多迁自长江流域的客家先民,又带有江西等地方言的熏染,所以客家话各个地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常常是相互之间能“听得懂”,能“对话”,比如禾丰镇西部下堡语言就与镇上其它地方语言音调上有差别。历史文物古迹有水阁口庙、文峰塔、钟公嶂等,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什邡城区仅2公里,德什公路穿镇而过,什邡城区标美化公路连接到禾丰场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设备完善,村村通电话、光纤电视,建有移动电话基站3个;就医条件优越,境内的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技术精湛,闻名省内外;邮政设施先进,电力供应充足,天然气将于近期接通。
经济发展
全镇有农田面积30560亩,主产水稻,一年两季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脐橙等。特别是脐橙,由于赣南自然环境特别适合脐橙种植,产出的果品品位高,全世界脐橙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三,有关部门大力扶持脐橙产业,赣南脐橙闻名全国而成为当地地理性标志。全镇种植脐橙面积1.5万亩,是赣南脐橙的组成部分。境内矿种多、蓄量大,主要有石灰石、瓷土、钨、锡、锰、铁、煤、泥炭、磷、萤石、透闪石等,尤以石灰石、钨和锰矿的品位高而闻名全省。主要工业企业有国兴集团东方红水泥有限公司和部分矿产、建材企业。本镇有丰富劳动力资源,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万人;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资源,水阁口庙、文峰塔、金鸡山、中公嶂等为旅游胜地。
基本简介
禾丰镇位于于都县城中南部,距县城27公里,东接会昌白鹅乡,西邻利村乡,南邻铁山垅镇,北毗邻梓山镇、黄麟乡,镇域面积为130.72平方公里,镇党委、政府所在地为禾丰利邦圩,位于于盘公路、黄田公路交叉口,全镇辖23个行政村,2个自然集镇,389个村民小组,11563户农户,53287人,内设党委1个,2个党总支部,32个基层党支部,167个党小组,1287名党员,镇机关干部职工总数为83名,其中行政编制数干部、职工34名,事业编制干部、职工49名,退休人员18名。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灰石、瓷土、稀土矿、钨、锰、铁等矿产资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丰富的宜果林地资源,宜种脐橙山地近1.5万亩;有丰富劳动力资源,长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万人;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资源,水阁口庙、文峰塔、金鸡山、中公嶂等为旅游胜地。1994年4月,禾丰乡被赣州地委组织部评为“全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同年6月,被地委行署授予“科技示范乡”称号。1995年5月,禾丰镇被省人民政府评为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乡镇。1996年10月,荣获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脱贫先进乡(镇)”。禾丰镇特色企业有特种养殖场(甲鱼)、禾丰水泥厂;村办企业有黄泥红砖厂、珠塘红砖厂、亭子红砖厂、中坊红砖厂、中坊工艺厂、库心甲鱼场等。
交通通讯
本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主要公路有赣瑞高速公路、于盘公路,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了完整的乡村公路网络。网络、移动通信覆盖全镇,
企业发展
禾丰镇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强市——什邡市,镇域东连广汉金轮,西靠双盛,南与皂角、洄澜接壤,北和绵竹观鱼隔江相望,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000余人,人杰地灵、经济发达,被誉为什邡东大门的一颗明珠。农业基础稳定,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叶菸和各类蔬菜,已逐步形成了秋菜基地、制种基地、科技入户示范基地和省农业厅检测认定的469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养殖小区也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有30余家企业落户禾丰,基本形成了以化工、饲料加工、医药贸易,建工建材、木业加工以及野鱼新村等为主的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什邡城区仅2公里,德什公路穿镇而过,什邡城区标美化公路连接到禾丰场镇,乡村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设备完善,村村通电话、光纤电视,建有移动电话基站3个;就医条件优越,境内的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技术精湛,闻名省内外;邮政设施先进,电力供应充足,天然气将于近期接通。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境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4所,高中一所,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茅,中学保持了“德阳市教育常规优秀级学校”的殊荣;文化工作常抓不懈,“川剧座唱”、“民间小乐队”活动定期开展,书法、美术、摄影常抓不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先进文化镇”;卫生文明成效显著,2000年成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小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