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铜仁地区地图 > 沿河县地图 >
和平镇地图
和平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077男9970女9107家庭户户数5638家庭户总人口(总)19028家庭户男9938家庭户女90900-14岁(总)42060-14岁男21760-14岁女203015-64岁(总)1347215-64岁男721915-64岁女625365岁及以上(总)139965岁及以上男57565岁及以上女82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716

经济现状

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396万元,同比增长1.9%,农业总产值达到6647万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07.8464万元,占县分任务的104.9%,其中国税完成51.7464万元,地税完成615.8万元,耕地占用税完成8.5万元,契税完成80万元,统收完成51.8万元。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0元,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幅较大,市场商品丰富,人民群众衣食住用条件明显改善。

工业发展

:和平工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强劲。镇域内现已探明矿产资源10余种,还有江南储量最大的硼矿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和平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布局逐趋合理,矿山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已初步建成了和平工业园、永达工业孵化器、回车岭工业孵化器等工业基地;形成了精细化工、家居服饰、机电制造、竹木加工、新型建材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镇规模企业达到18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家,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值达2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3亿元,财政总收入4500万元,人均收入6249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8934男19815女19119家庭户户数10839家庭户总人口(总)38630家庭户男19551家庭户女190790-14岁(总)124320-14岁男65110-14岁女592115-64岁(总)2408015-64岁男1214615-64岁女1193465岁及以上(总)242265岁及以上男115865岁及以上女126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6638

基本情况

和平镇辖境东西两侧多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是德都县以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镇办工业有制砖、农机修理厂等。全镇共辖解放、利民、新立、新胜、和安、和平、水田等7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02万人,主要是汉族。镇政府驻地解放村。

历史沿革

汉先后为涪陵县、永宁县辖地,蜀汉为万宁县辖地。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务川县,为县治地。唐武德四年置务州(后改为思州、宁夷郡),为州治地。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沿河祐溪长官司,为长官司治地,司治在今黄木沟。明初设场,场期为“二·七”,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有铺民400多户。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思南府移治城东泗王庙,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思南府还旧治,增设弹压委员,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改设分治委员。民国3年(1914年)置沿河县,为县治地。民国5年(1916年)设中一、二区,民国15年(1926年)设一、二区。民国27年(1938年)设和平联保,民国31年(1942年)设和平镇,民国32年(1943年)设直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一区(城关)和和平镇;1953年设和平镇和高穴(黑水乡分出)、复兴(黑獭乡分出)、曾子、柏杨(沙子乡分出)乡,1956年曾子、柏杨乡合并为坝坨乡。1958年高穴、团结(复兴乡更名)、坝坨乡改为公社;1959年城关区改为城关公社,高穴、团结、坝坨乡改为管理区;1961年复改城关公社为区,高穴管理区并入联桥管理区,坝坨、团结管理区并入黑獭管理区,并复改管理区为公社;1963年高穴公社复从联桥公社分出,团结、坝坨公社复从黑獭公社分出。1967年和平镇更名为红旗镇。1984年城关区更名为祜溪区,红旗镇复名和平镇,并升为区级镇,高穴、团结、坝坨公社改为乡;1985年团结乡红星村和高穴乡青虎、枫香溪村划入和平镇。1993年撤祐溪区,高穴、团结、坝坨乡并入和平镇。

社会经济

和平镇形成了以录像录音磁带、眼镜、服装等加工工业为特色的工贸型城镇,尤以录像录音磁带最为突出。全镇现有企业1078家,其中生产型企业365家,拥有工业厂房达150万平方米,办起了音像材料制品、眼镜、塑料彩条布、塑料管材、服装等12个门类,其中以音像材料制品、眼镜、塑料彩条布闻名。全镇有集团公司6家,获取国家经贸部批准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7家,具有加工复录经营权的企业3家,年创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86家音像材料制品生产企业,日产音像材料制品140吨,年产值20亿元,产品销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和平镇大胆构筑了打造全国CD-R光盘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思路,启动了2004年上马CD-R光盘和平线100条,争取全年生产总量达到16亿片,占全国生产总量30%;三年后达到200条,占全国生产总量60%,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的发展计划。为确保计划实现,和平镇具体抓了五方面工作:一是抓增资扩产。在抓好已投资32条CD-R生产线的生产基地上今年再增资3亿元,上马投产35条生产线,促工业总产值从原来的5.7亿元提高到12亿元。二是继续抓好音像企业转型上马CD-R光盘生产项目。该镇南国、成发两家公司原是生产录音录像潮型企业,去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同意引进CD-R光盘生产线40条,力争年底上马投产,发挥效益。三是争创品牌名牌。在已抓10家企业通过国际ISO9001、ISO9002质量认证后,今年抓好“昂特”、“粤东”两家潮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民营科技企业的工作,同时着力扶持“昂特”、“粤华”、“琴泉”、“新太阳”、“TF”等五个产品申报著名商标,争创省级优质产品。四是抓构建国内外营销网络。利用现在在国内外拥有300多个销售点,经营点的资源优势,全镇建起市场信息情报网,发展网上交易业务。五是全方位营造优化投资环境。和平镇所处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使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另外和平镇又是潮阳区著名的“侨乡“之一,在海外侨居人数逾土0万人,有利于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档次。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镇通过各种途径的招商引资,共集资2亿元,新扩建规格化厂房15万平方米,引进复录生产线、台湾全自动双面纸板机生产线、制皂生产线、复膜生产线等先进生产线4条。引进科技人才45名,创新花色品种115个,新上马广东京文唱片有限公司、广东连坚集团、蕾琪化妆品厂、德懋森实业有限公司等高新大企业6家。全镇先后有星光、泰兴、捷信、麒玉、益通等5家企业通过ISO9001、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其中益通电信器有限公司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电信局入网许可证。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有效巩固。投资200多万元,通过大搞科技兴农,推广良种良法,发展规模化生产,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等有效措施,使农业获得大丰收,连续11年实现年亩产超1吨。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大力抓好大峰风景区的建设,投资100多万元,新建面积1500平方米的停车场2个,大大改善了风景区的景观。春节期间与自贡市联合在风景区内举办了大型艺术灯会。基础设施环境有所改善。投入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农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1亿多元,先后动工建设练北单元、和平单元、大峰风景区、加工区、中英文学校的改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