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镇地图
河田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平安创建工作稳步推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治安形势得到了改观。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事件。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各种专项检查,做好森林防火、夏季防洪、防垮塌、学校安全管理和排危等专项治理工作,并对境内两个非法开采稀土矿场予以坚决取缔。举行了“迎春杯”篮球比赛、“电影进农村”放映活动、“纪念星火计划实施20周年暨科技下乡活动”、“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日活动、以“创和谐乡土文化,树文明乡村新风”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省农业科技下乡巡展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举办了果树高产栽培、沼气技术应用等农业技术讲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加强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6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5.95%。加大计生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完善“一校一会两室三栏”阵地建设。围绕“婚育新风进万家”主题,全方位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免费开展“三查一治”活动,送药上门,提供保健服务。人口与计生工作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荣誉。
经济综述
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1145万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9年31348万元增加9797万元,年均递增10.4%;农业总产值达27661万元,比1999年的19900万元增加7761万元,年均递增1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324万元,比1999年12334万元增加3990万元,年均递增10.78%;财政收入达464万元,其中增值税26.5万元,工商税130万元,农业税55万元,特产税2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68元,比1999年的2549元增加119元,年均增长1.56%。
环境保护
河田是全国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由于历史的林权纠纷,大规模的砍伐林木资源、纵火烧山以及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四十年代初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个重点水土保持试验区,素有"火焰山"之称。1983年普查流失面积19.23万亩,占山地面积55.4%,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居全国之首。河田镇严重的水土流失,曾引起政府与各方的重视。四十年代初,国民党政府曾在河田建立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水土保持有益的探索。建国后,党和政府组建了水保机构,动员和带领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1983年,原省委书记项南的重视和支持下,省农业厅、林业厅、水电厅、水保委、林学院、林科所、龙岩行政公署和长汀县政府等八大家分别挂钩治理,利用国家补助,以工代赈,实施生物措施为主,农业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为辅,以煤代柴等方式,闯出一条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路子。项南书记还结合河田情况和实践经验对河田水土流失治理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防为主,治抓早,讲法治,不可少,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办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1998年,河田朱溪河流域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汀江流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耕地改造2000亩,投资50多万元兴建朱溪桥头坡,种草500亩,城关学区、广电局、河田学区、河田二中、中学等有关部门在河田投资种植果树1000余亩。2000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列为2000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拨款1000万元,龙岩市政府配套资金174万元。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实行标本兼治,实施封禁,推广改燃节柴,加大"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力度,走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0年共青团省委投资117万元在河田镇游坊村建立青年世纪林500亩,主要种植杨梅等果树,治理面积1000多亩。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9万亩,其中封育治理37292亩,种树种草3127亩,种果1535亩,果园改造1258亩,崩岗治理43处,乡村道路、果园道路31.7公里,蓄水池171口,沼气池705个,排洪沟22.6公里,煤补2581户,建立水保监测站一个。1988—2003年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余亩。河田的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昔日的"火焰山"已披上了绿装,到处是一派绿浪滚滚,花果飘香的景象,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镇特产
一、宗祠一条街:河田宗祠一般认为是江南十几姓氏的总祠。唐初以来,各姓氏始祖辗转从中州继续徒至河田开基创业。当时,迁入河田垦荒的姓氏达28个之多。其中,以李、俞、丘三氏繁衍最快,到清末,每姓均达万人。他们的先祖从举家举族迁离中原的第一天起,便盼望着有朝一日重返故土。然而,无情的战火和灾荒,驱使他们客途为家,越迁徙离故土越远,最终定居河田,反客为主。等到自己要辞世了,只好把重返故园的遗愿托付给儿子来完成。儿子又托付给孙子,孙子再托付给曾孙子,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月圆月缺,一晃已千年!后代们有了自己新的家园,成了地道的南方人,再也不可能返回祖先的故乡了。为了缅怀祖祖辈辈的先人,寄托后人的哀思,子孙们在结庐的地方选择风水宝地,建祠盖庙,祭祀英灵。各氏后人在古老而又狭长的街道上,相继兴建了不同姓氏的祀庙,把绵延了几百上千年的家庭史,都浓缩在一块黑色的宗礼牌上。逢年过节,全族各房各户男丁,按辈份从大到小,临牌而拜。二、河田鸡:河田鸡,产于河田镇游坊村,是世界五大名鸡之一。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鲜嫩,味道鲜美。1997年经国家医药总局、福建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分析,河田鸡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牛磺酸的含量是普通鸡的37.8倍。河田鸡长期被人们视为益血补虚的滋补上品。还具有性能成熟早、早期发育快、耐粗饲等特点。河田鸡外貌具有"三黄、三黑、三叉"的特征。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为主黄色,羽毛以成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黑色,主翼羽为镶有金边黑色,鸡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鸡冠的单冠直立后分叉。河田鸡在农业部、科技部等国家九部委联合主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河田鸡标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珍藏。三、河田温泉:源于集镇柳村,俗称"烧水塘",河田温泉出露于第四系冲积层中,底部基岩为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构造属于华夏系构造与桃溪旋卷构造复合区,储量大,温泉露头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水温高达70~80℃,流量为16.4升/秒,含有氟、偏硅酸、硫化氢气体及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当地百姓长期利用温泉沐浴,宰杀禽畜。河田镇利用温泉资源,开发温泉澡堂五家,1994~1999年新建两家温泉澡堂,内设高、中、低档浴池,冲浪等,每天接待来客3000多余人。同时,利用温泉进行鳗鱼、温水鱼养殖。
文化教育
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7所、幼儿园2所。河田一中开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河田二中开办的初级中学。蔡坊中学开设初级中学和小学。镇内有一所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16012平方米,建筑面积5702平方米,集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社会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卫生行政功能为一体。交通、信息的便利与发达,使该镇与闽东沿海开放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物流四通八达,将形成良好的开放格局。
工业建设
河田镇根据地广人多,交通便捷的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各方人士投资办企业。几年来,先后引进香港南益针织厂、台湾茶叶精制厂、石板材厂、厦门钜鹏集团、汀红木业有限公司、恒盛服装厂、裕丰针织厂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共引进外资5600万元。2003年全镇镇办、村办、联办等个体企业已有3000多家,实现税利1305万元。2003年,河田镇工业的重头戏是发展轻纺针织企业,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和建筑,加大引进力度,新增6家针织企业,新上380多台针织机,使全镇针织机数量达到1000台,解决近千余人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该镇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人口数据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926男24891女26035家庭户户数11321家庭户总人口(总)50245家庭户男24406家庭户女258390-14岁(总)180610-14岁男91710-14岁女889015-64岁(总)2923115-64岁男1422115-64岁女1501065岁及以上(总)363465岁及以上男149965岁及以上女213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