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通辽市地图 > 科尔沁区地图 >
河西镇地图
河西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河西镇位于通海县西北部,总面积188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河西村委会距县城12公里,是历代县治所在地,为玉溪市四大古城之一。古有“儒学名邦”之誉称。该镇东与四街镇、兴蒙乡接壤,南连九街镇,西与峨山县、红塔区交界,北与江川县毗邻。2002年辖区人口为4.8万人,少数民族(回、彝、哈尼、蒙古等)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

经济发展

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奠定了河西镇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经过多年发展,乡镇个体私营企业达500多个,从业人员近2000人,基本形成了以建筑、加工、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集体、个体、联营多轮驱动的企业模式。镇办工业有年产千万块红砖的熔窑4座和投资300万元于2002年建成投产的美源乳业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加强管理,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河西的支柱企业。

风景名胜

圆明寺: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离河西镇驻地仅1公里许的普应山麓。风光旖旎,古朴典雅,景色清幽,始建于元至正年年间(1341-1368)。明洪武、宣德、景泰各年间曾扩建修葺,清咸丰六年(1856)因战乱被毁。光绪十四年(1888),先妙禅师圆泰募资重建。圆明寺殿姿崔嵬,依山就势,逐级叠层,四进一大院,结构巧妙,配有楼、阁、水榭,规模宏大。院内有历代游客诗人、著名书法家赞颂的匾额楹联,文化底蕴浓厚。从重建寺至今600余年,该寺一直是佛教圣地,清代就已成为滇中南的游览胜地,建国后是原河西县首屈一指的名胜,称“圆明寺公园”,仍是滇南游览胜地之一。1964年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游人不绝,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西遗址:曲陀关都元帅府遗址:曲陀关都元帅府遗址位于河西镇北12公里的一个平顶山上,山势宏敞,周围树木葱郁,历史上曾是滇中南军事战略要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曲陀关建立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民万户府,管辖滇南地区.元代末年升格为“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皇庆、延裕年间,曲陀关“人物繁盛,市肆辐辏”.泰定乙丑年(1325)“建学立师”.至正壬午年(1342)述律元帅建卧龙祠、武按王庙,并在帅府周围植松种桃千余株.明初,由于战争,曲陀关的元帅府被毁.至今曲陀关地名依旧。木城遗址:木城遗址位于河西西北面4公里的木城山上.据清乾隆[[河西县志]]载:“元设兵站于此.”相传此城是用木材在城恒石基上围造,故称“木城”.据1986年省、地、县联合考古组调查:山顶尚村高1.6米,宽22.1米,进深20米的将台遗址和向东延伸长300余米的城恒遗址,一条通往迤南的路基尚存。休腊县城遗址:休腊县城遗址位于河西镇螺吉上村。元宪宗七年(1257)属阿棘万户,名休腊县,设治所于螺峰山下的螺吉上村。明成化七年(1471)治所迁至普应山下的乡坤村(今河西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小龙潭遗址:小龙潭遗址位于河西镇石山嘴凤凰山东面山脚。1983年,省地质局在这里采集到犀、豹、麂、鹿、金丝猴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河西文庙:位于河西镇内东南部,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治所迁此后重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修。占地9000多平方米,大成殿,五间通宽19.2米,进深11.3米,高11米,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下坊雕刻花鸟图案,古狮古柱,文明坊为牌楼式样,高8米,宽13.5米,四棵飞天圆柱直承屋顶,中间两础石上前后有石雕狮子、麒麟各一对,青石雕刻护栏板夹柱,屋架用小型斗拱叠架支撑,宏伟壮观,2001年4月30日,列为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坐落在河西城正中,又名“大兴福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寺为二进院,正殿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抬架式木构架,前后檐计拱用材较大,雕刻粗糙,檐枋、柱顶元装饰,斗拱部分架遗元代构件,保存着元、明代建筑风格,是通海县遗存最早的建筑物。2001年4月30日列为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俗称马鞍桥、蜈蚣桥。位于河西镇北门外,横跨琉璃河,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492),清康熙45年(1707)河西贡生苏继询重修。桥型美观,宛如弯月。永济桥为红砂石单孔拱桥,全长34米,宽5.3米,高7米,跨度10米,呈虹状。桥拱围石用纵横砌置法,无铰拱石,桥面用规格不一的砂石板铺筑,两侧以长条砂石砌成护栏。古为商旅通往迤南(思茅、景洪等地)之津桥,至今已历400余年,仍结构牢固,保存完整,是通海县古代桥梁建筑艺术中的珍品。2001年4月30日,列为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树:位于河西文庙西南墙角,属名贵榛柏树种。据民国《续河西县志》载:“此柏树种于唐初,距今一千多年,元代建立文庙前就称古柏”。今古柏深色古香、轧枝婆娑、乔娇如龙,高15米,根围4.5米仍耸然屹立。有明天顺年间河西举人王仅所写的《古柏诗一首》,相传:古代杞麓湖水位高时,港口离树不远,渔人常系舟于此柏树上。现树上还留有系舟的铜钉,古时有“古柏参天”之称,是原河西县内八景之一。2001年4月30日列为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状况

河西镇全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山区、半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了以红旗河为主的排灌系统。公路纵横交错,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主要有石英砂、花岗岩。镜内有全县最高峰螺峰山(海拔2441米),最大水库甸基坝水库,最长河流红旗河。森林覆盖率54.7%。全年无霜期约265天。主产水稻、小麦、蚕豆;盛产烤烟、萝卜、蔬菜。

概况

河西镇位于河北省东南边陲、卫运河畔,东邻山东临清。邯(郸)临(清)、邢(台)临(清)、清(河)临(西)公路交汇镇中,北临邢(台)临(西)高速公路,该镇是临西东部经济、文化、交通重镇。河西镇辖18个行政村和两个居委会。2006年末,域内总户数8691户,总人口22020人(其中非农业6858人),总耕地17842亩,人均纯收入3567元。

矿产资源

河西镇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地质部门勘测统计,花岗岩、大理石储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可开采率达90%,石灰石储量达350万立方米,石炭储量30万吨以上。另外砂金、煤、铁矿石等也有一定储量,开采价值较高。

文教科技卫生

该镇坚持把“科教兴镇”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多方投入,先后建起能容纳全镇中学生的高标准公立中学2所,建党校1处,对通海八中(原镇一中)逐步进行整体搬迁。境内共有各类学校19所,其中:县属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5所,机关幼儿园1所,共有在校学生9009人,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普九”标准。畜牧养殖配套技术、抗旱节能技术、烤烟提质增效等先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2002年全镇共有镇级农业科技部门8个,科技人员33人,农业科技普及率达95%以上。文化方面,全面开展文学、音乐、摄影、戏曲、书法等创作活动,群众文化活跃繁荣。1961年6月建成影剧院1座,1972年建文化馆,19891992年修复了文庙,并于1999年在此成立了玉溪市图书分馆,拥有图书1万5千多册,1998年起先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安全文明村寨”、“无毒社区”等的创建活动,2002年全镇共有诗书画协会1个,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3个,电影院1个,新华书店1个。民族文化、群众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卫生方面,相继成立了卫生院、卫生工作者协会、联合诊所,全镇以河西中心卫生院为主,对全镇40多个卫生所进行改革,恢复了集体办医,建立起以农村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医疗网站15个,中心卫生院还先后被认定为“一等甲级医院”和“爱婴医院”,全镇实现了农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