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宜昌市地图 > 宜都市地图 >
红花套镇地图
红花套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经济建设

红花套镇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很快,成绩令人瞩目。2009年实现农民人平均纯收入7592元,财政收入2965.8万元,是宜都市乃至宜昌市的经济重镇。经济实力大幅攀升。2009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财政收入2965.8万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27.4万元,同比增长3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2元,同比增长16%。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红花套素有“万亩桔乡“之称,柑桔种植面积42000亩,产量达10万吨。近年来,该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柑桔产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果,精品果园示范面积达到15000亩(1000公顷)。天峡鲟业的生态循环水工业化养鱼模式取得成功,进入推广阶段。2009年全镇生猪出栏4.82万头,山羊出栏20500只,家禽出笼27.2万羽,清江鱼等水产品产量3320吨。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到48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涌现出天峡鲟业、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宜绿得食品有限公司、丰岛集团等一批优秀知名企业,其中“土老憨”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招商引资快速推进。近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的清江绿色产业园区以杨家畈村为中心,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333公顷),至今已有71家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达16.5亿元,其中规模企业15家。投产的企业可实现年利税4.2亿元。2009年投资5000万的湖北天峡鲟业二期工程——生态循环水鲟鱼养殖工程,成为第六届世界鲟鱼养护大会的参观现场,接待了来自29个国家的近150名外国专家学者的参观。2009年引进的湖北宏发60万吨纸板项目计划总投资9亿元,投产后每年可创税8000万元。2009年,清江绿色产业园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经济发展颇具地域特色。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商贸、物流、港口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为主;周家河村、吴家岗村为果疏种植与加工基地,农副产品销售集散中心,大中型工业项目生产基地;渔洋溪村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无污染制造业为主,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窑坡垴村是镇域工业基地,以精密铸造业为主;南桥村以矿产开采业为主,是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旅游业发展主要是为东阳光山水城(清江国际高尔夫球俱乐部等)提供配套服务;鄢家沱村以库区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为主;大溪村以林果特产业为主,并是户外运动等旅游活动基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线电视入户率在90%以上,开通了10个村的程控电话,年内程控电话交换总容量达到5000门。全镇在校学生4212人,已创建2所宜昌市示范学校,2所宜都市示范学校。全镇卫生普及率达到100%。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近年来,该镇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工程,完成“一池三改”3460户,完成庭院净化2922户。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村级公路硬化里程达到170公里;完成7个村的人口安全饮水工程,85%的人口用上安全自来水。2009年,该镇被确定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各项建设加速推进。投资1500万元对集镇“三纵九横”主要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城镇面貌大幅提升;投资520万元改造的华阳路全面动工,将建成风格统一的民俗商业街;首期投资1200万元的红花套污水处理项目已进入项目招标阶段。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集镇绿化率达26.2%,城镇化率达到28%。规划启动“1525”的居民点建设,即1个中心镇,5个中心村,25个中心居民点。

荣誉

该镇先后获得湖北省“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优秀乡镇”、宜昌市“文明乡镇”等多项光荣称号。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湖北省无公害柑桔示范区”、“湖北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等。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川气出川和三峡右岸直流换流站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在境内的动工建设及相继完成,红花套镇已成为宜昌市东南部经济圈和宜都市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的重要一极。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一个绿色产业强镇、商贸物流重镇、特色旅游名镇、环境优美乡镇将会崛起于长江与清江之畔。

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红花套镇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沿江地带以冲积平原为主,土地肥沃;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白垩系东湖组砂砾岩构成的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06m。2、气候,红花套镇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1月份平均气温9.1℃,7月份平均气温28.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全年无霜期275天。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适合开展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3、水文,红花套镇水资源丰富。境内长江岸线长15km,清江岸线长5km。最大河流为发源于宜昌文佛山的大溪,境内河长16.3km,溪水在境内注入清江。该镇现建有大溪、白洪溪两个大型水库及众多的小型库堰900多个,可蓄水2000万m3。另外,镇内有3个村位于高坝洲库区,淹没区面积3766.09亩(251.1公顷),新增水域面积近万亩,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水产养殖价值。4、生物资源,红花套镇自然植被多为次生林和人工植被,以山地灌木林和经济林居多,森林覆盖率为79.1%。植被类型属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及其混交林、针叶林等。经济林木以柑桔类等果树为主。农户房前屋后多种有柚、梨、李、桃等果树。农作物盛产水稻、小麦、棉花等。红花套素有“柑桔之乡”之称,红花套牌蜜柑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柑桔生产是红花套的主导产业,现有柑桔面积4.2万亩(2800公顷),年总产量10.1万吨,是宜昌市柑桔产业大镇。黄姜种植是近年的新兴产业,种植面积近2500亩(166.7公顷)。鱼类中以鲟鱼和清江鱼最为驰名。镇域东部的长江是中华鲟繁衍生长的优越水域,为“中华鲟保护区核心区江段”,素有“鲟鱼家园”或“鲟鱼王国”的美称。淡水养殖面积1324亩(88.3公顷),水产品年总产量3320吨。鸟类中以白鹭较为驰名,集中栖息在白洪溪水库周边等地。5、矿产资源,红花套镇矿产资源丰富,目前矿产资源已探明73种,主要有石灰石、煤、硫铁矿、石英砂等。优质石灰石探明储量在2.5亿吨以上,含钙量54.1%,是鄂西钢铁基地定点的最大的优质石灰供应基地。石英砂储量超过2亿吨,含硅量98%以上,素有“鄂西玻璃原料基地”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