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固镇地图
煌固镇相关地区地图:
平安城镇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遵循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煌固镇的和谐。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战略地位来抓,加快11万伏变电站建设的扫尾和调试工作,为煌固镇加快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新自来水厂的建设,切实改善煌固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快完善汪村—山底通村的公路建设,早日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饶北河的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的能力,提高服务农业水平,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扩大农民的就地转化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完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把矛盾解决在萌牙状态;加强矛盾排查调处中心的建设,积极调处民事纠纷,防止“民转刑”;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加大技防投入力度,依法打击犯罪,促进人民安居乐业;
相关词条
排山镇毛村镇枧底镇壶峤镇泉波镇下溪镇孝岗镇头陂镇樟村镇马圩镇棠阴镇白舍镇孙坊镇葛溪乡东坪乡龙安镇上唐镇三清乡司铺乡姚家乡岩瑞镇双明镇四股桥乡下塘乡
社会事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继续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扩大参合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村干部、企业职工参保面达95%以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上饶县三中建设,确保上饶县县三中的软硬件质量继续在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调整教育布局,合理配置撤并乡镇后的教育资源;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降低煌固镇人口出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卫生监督,维护医疗秩序;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所辖村屯
五村村位于煌固镇东南部,距煌固镇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梨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总人5300人,耕地面积1460亩,现有中共党员104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五村村民历来崇尚经商和习武,在沧桑世变和沉浮演变中,已凝聚形成诚实守信、豪爽正直的五村精神,同时也造就了为数不少的商贾名人和侠义志士。座落在饶北河畔的溪西、田蓬自然村(共136户、481人),生态环境优美,商儒文化底蕴浓厚。以轮胎修补和建筑行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势头基猛,已在长三角占有一席之地,2006年,溪西、田蓬自然村得风气之先,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顺民心,集民智,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使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有了质的飞跃,为本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樟宅桥位于上饶县煌固镇北部,上乐公路穿境而过,2480余人。该村环境清幽,古樟林立。马鞍山出土的西周古墓,始建于明朝的樟宅石栏桥凸显了其厚重的人文底蕴。座落在上乐公路东侧的塘尾古塘始建于唐朝末年,该塘拥有水田面40余亩,塘水常年清澈,永不干涸,四周垂柳绿树,景色别致。依山傍水而立的孙家、里屋、花旦、后背山四个自然村(209户,698人),得风气之先,作为先期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环境整治活动的开展,短期内使村容更趋和谐,村风民风更趋文明,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路子。
取得成绩
煌固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为抓手,以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旺镇、‘草根’富镇”的整体目标和“常规工作抓创新、重点工作抓特色、整体工作抓突破”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六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建立一套机制、强化一支队伍、打造一个亮点、培育一个产业、取得一个突破、实现一个保障,从而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财政收入达1418万元;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在全县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2006年度上饶县乡镇(街道)综合考核第二名;2006年度上饶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2006年度上饶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第一名;2007年上饶县镇(乡、街道)综合考核第三名;先进乡镇党委;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7年度上饶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第一名;2007年度乡(镇)工业经济发展第二名;2007年度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
发展是第一要务,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增强镇域经济的综合实力。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麦埂坞加工工业基地和煌固村能耗工业基地的平台建设,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集聚度、专业度;继续贯彻全民创业“三十条”,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积极性,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的领导力量,提高服务水平,力争引进过5000万元项目进开发区2个以上,同时积极引进中小企业落实煌固镇麦埂坞工业基地,带动就业1000人次以上;培植壮大民营经济,推进落户镇区的海星木业、金大地食品、等企业的做优做强,通过城镇功能完善和服务水平提升,发展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在工业经济的强力带动下,实现生产总值超2亿元,实现财税1800万元达到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