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黄石市地图
黄石市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卫生

中学:省重点高中:黄石二中、大冶一中、黄石一中(原黄石实验高中),市重点高中:阳新一中、大冶实验高中(原大冶五中)、黄石三中、有色一中、黄石七中宏志班,普通高中:黄石七中、黄石二十中、黄石五中、黄石四中、黄石六中,黄石初中:铁山一中、有色二中、黄石八中、黄石九中、黄石十中、黄石十四中、黄石十五中、黄石十六中、黄石十七中、黄石十八中、黄石二十一中、团城山实验学校、大冶实验中学、鹏程中学、四棵中学、王仁中学
高等院校: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山校区(原湖北黄石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界名人:高等教育:李社教黄忠来柳清秀,基础教育:王月娥徐唐林曹庭政
市民受教育程度:全市人口中,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602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口径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75人。
医疗卫生、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黄石市中心医院(原黄石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黄石妇幼保健院、中心医院、中医院、第二、第七人民医院位于黄石港区,第一人民医院位于西塞山区,第四人民医院位于铁山区,第五人民医院位于下陆区,精神病医院(原第六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团城山分院位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另外还有爱康医院、普仁(惠民)医院、华新医院、十五冶医院、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大冶铁矿医院等多家医院。全市市区所有街道均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城市社区医疗卫生需求。大冶、阳新地区也各自形成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人口概况

黄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常住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29318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683236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4人减少了0.46人。
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259260人,占总人口的51.84%;女性为1170058人,占总人口的48.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57下降为107.62。
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22413人,占总人口的17.39%;15-64岁的人口为1817352人,占总人口的74.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9553人,占总人口的7.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6个百分点。
人口分布:全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地区人口数(人),全市2429318,黄石港区193100,西塞山区233708,下陆区110925,铁山区57327,开发区169511,阳新县827631,大冶市837116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9月19日,黄石市辖,4个市辖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1个县:阳新县,1个县级市:大冶市,1个国家级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共产党黄石市委员会,黄石市人民政府,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驻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东路01号。
黄石港区行政区域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21万。区人民政府驻磁湖路。街道(管理区)驻地社区行政村居民小组村民小组人口面积江北管理区2黄石港街道新街口103447062913.86沈家营街道磁湖路9278375834.0红旗桥街道华新路8382407263.38胜阳港街道劳动路9567476314.68西塞山区行政区域面积112.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区人民政府驻黄石大道。街道(镇)驻地社区行政村居民小组村民小组人口面积合计4016103澄月街道牧羊湖113724636413.6陈家湾街道沿湖路8366449655八泉街道黄石大道6174282778.41临江街道黄石大道61862420511.49黄思湾街道黄厂街9510410929.4西塞街道道士洑5381400916.5河口镇闸口11652162648下陆区行政区域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4万。区人民政府驻下陆大道。
2011年下陆区全部撤销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新下陆街道、老下陆街道、东方山街道)。社区数量由现有的39个整合为26个,扩大社区管理服务范围,构建“大社区”管理格局。原街办的经济发展职能划归区经信局,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能划归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城建城管职能划归区建设局;农业发展职能划归区农林水利局;劳动保障和劳动就业职能划归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财政、财务管理职能划归区财政局;统计职能划归区发展改革物价局(区统计局);纪检监察职能划归区纪委监察局;政法、综治、维稳职能划归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区综治办);人大、政协联络处职能划归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铁山区行政区域:面积28.7平方公里,人口7.1万。区人民政府驻铁山大道1号。
2009年铁山区全部撤销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铁山街道、鹿獐山街道)。原有16个社区整合成9个社区,社区(矿一路、矿二路、矿三路、建设路、九龙洞、友爱路、广友路、胜利路、和平里、冶矿路、铜鼓地,、车站路、向阳路、新村、煤矿、曹家林)由区民政局领导,行政村(木栏、盛洪卿、三岔路、龙衢湾)由区农林水利局领导。
阳新县行政区域面积2782.8平方公里,人口99万。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合计193188922819491532780.16兴国镇山川台11137176130227200.74富池镇富池老街11135453914139.72黄颡口镇黄颡口街10683522286.6韦源口镇韦源口街1142722921799.62太子镇太子庙126217559641108.22大王镇大王殿311314757983.48陶港镇陶港街11218032556168.31白沙镇白沙新街133330796520156.27浮屠镇浮屠街1926785577187.78三溪镇三溪街114211742492148.33王英镇泉丰村1820645622262.74龙港镇龙港老街231518196156266.46洋港镇洋港街1610439750147.48排市镇排市街2415558457219.23木港镇木港街2210751967234.3枫林镇枫林街2418144256270.88大冶市行政区域:面积1566.3平方公里,人口90万。市人民政府驻湛月路。东岳路街道东岳路罗家桥街道罗家桥金湖街道马叫城西北开发区罗家桥还地桥镇还地桥保安镇保安老街陈贵镇金牛镇灵乡镇金山店镇大箕铺镇金山店镇刘仁八镇殷祖镇茗山乡范道村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未统计。开发区管理委员驻黄金山工业新区金山大道189号。(团城山街道原属下陆区,花湖街道原属黄石港区,金山街道、汪仁镇原属大冶市),街道(镇)驻地社区行政村居民小组村民小组人口面积团城山街道桂林北路1020花湖街道大泉路10金山街道金山大道141563.4万70汪仁镇汪仁201924.2万80

交通运输

黄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物流便捷,距省会城市武汉仅60公里。城区有国家一级铁路干线武汉——九江铁路通过,黄石火车站为二级铁路客货运站,拥有湖北省第一条全封闭的武黄高速,武九动车组贯穿整个市域,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武黄段预计2012年5月底开通。沪蓉高速、京珠高速和106国道以及规划建设的大广高速和杭瑞高速,咸黄高速穿城而过。黄石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使黄石与我国中部东西轴线区域的各个城市都形成了顺畅的连接,沿高速公路至上海8小时、南京6小时、合肥4小时、九江2小时、武汉1小时、长沙4小时。沿武九动车组至武汉50分钟南昌2小时。
水运:黄石港和上窑码头是主要港口。依托长江可上溯宜昌、重庆,下至南京、上海,直达出海口。外贸码头可适应国际标准集装箱和重大件装卸作业,规划建设的棋盘洲港区年吞吐量可达2200万吨。
航空:武汉天河机场距离:约1小时30分钟车程,该机场具有直飞国内各大城市班机,并且已开通直飞香港、澳门航班。武汉天河机场已在黄石设立了中部城市首个候机楼。黄石机场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确认,预计定在境内江北长江大桥底。
铁路:黄石站:二级客货运输站,可到达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温州、宁波、深圳、西安等地。黄石车站为武九复线改造后新建车站,自2003年11月动工,2006年1月9日基本完工。位于武九线108公里+146米处,处在黄石与大冶两市的结合部,设计能力为一等客运站。车站建筑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3795平米,外型呈轴线型艺术对称布局。候车厅面积4131平方米,分为一、二楼普通候车室、母婴候车室、软席候车室、贵宾候车室,可同时容纳旅客3442人。设有8个售票窗口(车站内6个,黄石代售点1个,大冶代售点1个)。站内有两座站台,均设有"V"字形风雨棚,一站台面积8250平方米,二站台面积6655平方米,一,二站台间设有全封闭天桥一座,地下通道一个,为上下车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通行。车站还设有650平方米的行包托运仓库,办理全国各地行李包裹业务。站前广场面积近80000平方米,为出行旅客提供了休闲场地。目前,黄石车站每天发送旅客800余人,春运高峰期可达到8000人。黄石东站(老火车站):运营武黄短途客运(即“武黄快巴”)以及黄石市、大冶市及周边地区的旅客运输任务,现为三等客运站。黄石北站:武黄城际铁路在黄石市区内设立的站点,为高速铁路站。大冶北站:武黄城际铁路在黄石大冶设立的站点,为高速铁路站。阳新火车站:三级客货运输站,可到达上海南、北京西、福州、温州、南昌、宁波、深圳西、汕头等地。阳新是湖北省的东大门,阳新火车站地处阳新县城城西南处,于1989年建成通车。打通了武九线和汉丹线,给中国铁路运输和当地及其它地区的客流畅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天南来北往的阳新停站的客流列车多大19辆之多。加之不停及其货运的更有日超50辆有余。阳新站虽是三等站,却能享受到二等甚至是一等站的服务及其便利。
公路客运:黄石长途汽车站除开通湖北境内及周边省市长途班车外,还开通了黄石至南京、上海、温州等沿海城市豪华大巴高速客运班车,至上海全程8小时。
公交出租:黄石市城区开辟32条公交线路,分为一票制和阶梯票制(7路、18路、19路、21路为阶梯票制,6路、11路、28路、31路为2元一票制,22路为3元一票制,其余为1元一票制,部分线路夏季加收0.5元空调费);其中7路、18路,22路有部分线路位于大冶市境内,由黄石市、大冶市共同管理;9路、16路线路延伸至鄂州市花湖地区;101路、102路为夜间专用路线。出租车起步价5元,超过1.5公里每公里1.4元,每500米调价一次,每次0.7元。

友好城市

德国罗特威尔县1994年10月25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新西兰纳尔逊市1995年11月10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日本关市:1997年12月1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市:2009年9月23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城市建设

城乡建设:
黄石市城乡构成: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5.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7.39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个百分点。
城市功能跃上新台阶,近年来,围绕实现黄石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在内的"三大跨越"的目标,实施了30多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了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先后拓宽改造了迎宾大道、湖滨路、沿湖路、磁湖路等十多条城市道路,新建了桂林路,启动了快速路建设工程,全面拉开了大城市的城市道路格局,提高了道路等级标准,增强了道路行能力,使人均道路面积由1998年的8.86平方米增加到2001年初的9.2平方米,增长3.78%,步入省内同等城市的较好水平。二是构筑了一批城市配套设施。配合城市路网的拓宽改造延伸,城市排水管道实行了雨污分离,供电、通信线路进行了统一下埋,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6万吨的磁湖污水截流、日供水60万吨的花湖水厂一期、填埋期限20年的西塞垃圾处理场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调整新增了一批城市公交线路,更新了一大批新式空调公交客运车辆,到2001年使城市排水管网密度比98年增长1.15%,达5.57公里;污水处理率比98年增长30.91%,达48.9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增长20.22%,达79.4%;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增长4.12%,达12.18标台。处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三是提高了城市绿化品位。先后新建了迎宾广场、人民广场、湖滨绿化长廊等一大批城市广场绿地,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380多万元平方米,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6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35%,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色敞开空间。同时,随着堤路结合、城市电网改造、城市现代化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和电视大楼等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以及总投资4500万元磁湖路三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的下陆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4800万元的大泉路二期拓宽改造工程按量化目标要求竣工;磁湖污水截流一期、花湖水厂一期、西塞垃圾处理场、李家坊立交桥及李家坊隧道竣工;谈山立交桥及谈山隧道也即将竣工,黄石市大城市的道路格局初步拉开,将与大冶市区逐渐融合,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城市格局展现新形象:在"楚天杯"创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的要求,结合城市功能的调整:一是加大了城市规划编制的力度。先后完成了《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经建设部专家组评审与正式批复,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城市规划需要,增补完成了海拔100米以上1:1000航测数字化地形图100多平方公里;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对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的分区规划进行了初审;城市绿地、环卫设施、城市公交、市区加油(气)站、城市燃气等专业规划已完成编制并报审,城市道路、给水、排水等专业规划已完成编制,并经省厅评审;青山湖绿化广场、中窑湾片改造等67项修建性详规已经完成;沿湖路、老陆、团城山地区排水管网和青山湖污水管网及沈下路北侧等控制性详规已编制完成并报审。为拉动旅游业的发展,市规划局抓紧编制完成了东方山、西塞山风景区规划,全面启动了沿江景观规划工作,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规体系的完善,和一大批规划成果的涌现,为新世纪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描绘了蓝图。二是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了功能区调整步伐。对胜阳港中心商贸区内的锅厂、一轴、造纸等厂矿企业实行了"退二进三"或整体搬迁,启动了中窑湾老城区改造工程;划定了西塞冶金电力化工业区内新建西塞电厂的红线;精心打造了市经济开发区和花湖商贸区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开发区的发展以及长江桥头大型商贸批发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是城乡一体化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整体推进的战略,以中心镇、口子镇、试点镇为突破口,努力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大冶、阳新为两翼,中心集镇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城镇网络格局。完成了所有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40%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还地桥等5个乡镇还完成了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先后投入资金5.62亿元,新建了一大批乡镇基础设施,目前乡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道路长度达到353公里,道路硬化率达85%,乡镇自来水厂21个,供水普及率达79%。乡镇住宅面积达921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达18平方米。特别是还地桥、灵乡、陈贵、龙港、保安、富池等试点镇和中心镇,基本实现了供电、邮电、通信、环卫、公交、消防、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的配套。仅移民建镇一项,就争取国家资金1亿多元,完成36个民垸的搬迁,新建了一批有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居民区。与此同时,陈贵等一批乡、镇严格规划管理,整顿镇容乡貌,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市场规范、环境卫生管理力度,营造了一批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地域风格和文化品味,融实用、经济、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相统一、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
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黄石市境内汉族人口为252.42万人,占总人口的99.8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38万人,占总人口的0.15%。
宗教:佛教:弘化禅寺(东方山),道教:飞云山飞云洞道观,伊斯兰教:黄石市清真寺(开发区市委党校),基督教:团城山公园基督教教堂
侨务:外籍来黄高校教师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