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口镇地图
黄歇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沐浴改革得春风,黄歇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坚持遵循产业化得发展思路,整合农业资源,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招商引资,采取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培育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粮食、畜禽、水产“三足鼎立”、农产品流通、加工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全镇经济驶入“快车道”。黄歇口镇位于监利县西北部,全镇版图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6.1万,耕地面积10万亩,辖4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该镇区位独特,物产丰富,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商贸活跃,民风淳朴,具有浑厚得水乡风情和良好得发展前景。是国家重要得水稻生产基地。2002年,黄歇口镇经济综合实力跨入荆州市乡镇30强,是荆州市首批小康乡镇之一。名人轶事
①伍子胥故里:该镇系历史名人伍子胥故里,因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名君”之一的春申君(名黄歇)在此客居而得名。伍子胥这位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出生在监利县伍场乡伍场村。他能征善战,智勇双全,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过韶关”、“吴市吹箫”、“掘坟鞭尸”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伍子胥名伍员,原是楚国战将,曾随父伍奢夺关斩将立下数次战功。公元前522年,楚平王不明是非,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杀害。伍子胥闻讯后逃出楚国,昼夜兼程来到吴国。后来受到吴王的重用,于公元前506年随吴王伐楚,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尽管荒淫无度的楚平王已经死去多年,伍子胥还是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猛抽了三百下,报了杀父杀兄之仇。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曾在监利县政府所在地——容城镇修建了伍子胥庙,由于年代久远,庙已毁坏。1982年在容城镇的容城大道与车站路交叉处,修建了伍子胥园,面积约1200平方米,园中有伍子胥的塑像,披甲执剑,目光炯炯,一展这位楚国名将当年的雄风。周围环绕有五个植着雪松的花台,含伍园(员)之意,供游人凭吊。县西北还有伍子胥故宅。那棵倒插槐树,据说是伍子胥奔吴时所插植的呢。明人李纯朴有《伍子宅诗》云:“事既可倒行,槐亦可倒插,吁嗟千年枝,犹自带金甲。”②离湖读骚:楚容城离湖,相传为屈原写《离骚》的地方。据司马迁释义《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王逸也解为别愁。屈原在另一篇诗中写道:“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故乡”指郢都江陵,“江夏”指古长江支流夏水,夏水流经离湖。故《离骚》系屈原遭流放时所作,而流放必先经离湖。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来这里吟《离骚》,吊屈原。“离湖读骚”便成为“容城八景”之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尤其是诗人那炽热的爱国热情,与邪恶势力绝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以生命殉国的牺牲精神,为后世所景仰,成为千百年来激励人民反抗强暴,维护正义,维护祖国尊严的强大动能,成为滋育进步文学和进步文人的重要养分。诗作代表达了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缅怀和吊念的深切之情。屈原精神与监利民性相熔铸已渊源久长。监利名将伍子胥敢于直谏,不苟且偷生的磊落胸怀,曾为屈原所推崇。屈原精神也曾从伍子胥的磊落忠勇中吸取了养分,且千古绝唱《离骚》又在伍子胥的故乡,曾养育过伍子胥的离湖之滨写成,而“离湖读骚”后又被辟为容城八景之一,以至今日监利尚有“离湖诗社”等文学社团延代相传、植根骚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