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雨乡地图
化雨乡相关地区地图:
文明创建
一、搞好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自生产责任制以来,农田基础设施受到很大的破坏,农民为了增加耕地面积,许多台田沟、排水沟、灌溉用水渠被铲平。夏秋两季雨水量大时,常造成涝灾。许多棉花、蔬菜等作物被淹死。本着旱涝并防的原则对原有沟渠修复、加固、疏通。二、搞好村庄规划和实施工作。要做好村庄规划,并开始实施。动员群众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将农村文明一条街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一条街抓起,从整治环境卫生入手,把街道建成文明卫生示范街,法律政策宣传街,科技文化传播街,然后,再逐步向其它街巷农户和整个村庄延伸,最后达到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建设的标准。三、改善村民的吃水问题。该乡地处黄泛平源,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矿化度较高,村民牙病较多,为确保村民吃水问题,积极协调各方面工作,保证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四、改善村民的生活习惯,实行“一池三改”。积极推进“清洁生态家园建设”,组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一池三改”工作。五、搞好中低产田的土地整理工作。以前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土地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还必须对中低产田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积极向上级土地管理机关争取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产出率。
历史沿革
化雨乡地处金乡县、鱼台县、单县三县结合部,辖47个行政村,4.6万人,总面积74.6平方公里。化雨乡原名“干鱼头”,据传,古时筑寨挖出一鱼头骨而得名,后简称“干头”。清末捻军攻占“干头”后,天落大雨,捻军忌讳“干头”字意,又因地方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适宜、土壤肥沃,遂取《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中“化雨”二字,改名“化雨寨”,后称化雨集。
农业经济
化雨乡是农业大乡,主要农作物有大蒜、玉米、棉花等。近年来化雨乡大蒜屡获丰收,由于化雨乡土壤肥沃,民勤地丰,所产的大蒜个大、品质好,在第一届和第二届“金乡县大蒜王评选”活动中,化雨乡农民获得“大蒜王”称号。化雨乡耿楼、孙庄利用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甘蓝种植。耿楼、孙庄种植的甘蓝个头均匀、外观翠绿鲜亮、口感好、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化雨乡南马辣椒生产基地,位于化雨以南金张公路两侧,以南马村为中心辐射西南、化雨、孟堂三个管区,总面积达1万余亩。该基地范围内广大农民有多年的蔬菜种植基础,自今年立项建设以来,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种植技术标准,并建设南马蔬菜市场一处,统一销售,该项目亩产值达到3000元,项目总收益3000万元。赵寨村杨金东猪场建于2005年7月,占地6.5亩,拥有封闭式母猪舍10间,高标准育成猪舍15间,种猪舍1间,饲料厂房、仓库、药房、消毒室5间,办公室、宿舍2间,运输车辆一部,饲料加工设备一套,总投资20余万元。现有技术人员1名,饲养人员3名。现存栏600头,年出栏1200头,年获利润10多万元。化雨乡万只羊养殖小区位于该乡的西南管区,主要以耿楼、孙庄等五个行政村组成。该小区饲养小尾寒羊已达万只以上,人均增收近千元。为加快养羊业的发展,耿楼、孙庄等行政村正打算建一处综合养殖场,种植1000多亩的优质牧草,以鼓励引导村民,变散养为进场规模养殖,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路子。化雨乡徐庄大棚辣椒生产基地占地面积6000余亩,以徐庄村为中心,辐射周围郭口、胡庄、周寺、北苏等村,建有大拱棚8100余栋,主要种植作物为辣椒、芹菜等反季节蔬菜,项目自年初立项建设以来,现已建成投入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产值可达8000余元,项目总收益可达三仟万元。
招商引资
一是园区带动战略。是以乡党委、政府根据形式的发展,规划的一处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煤电化工、养殖、科教文化、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园区。园区西起淳集、东至李楼桥、南至李关村、北至花楼村,面积2平方公里。结合乡村整体规划,合理调整园区空间和产业布局,搞好园区内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区内水、电、通讯等网络,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化雨经济建设的龙头、体制创新的示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二是基地推动战略。是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按照规范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规划建设大蒜、棉花、畜牧和瓜菜“四大”基地,以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外力拉动战略。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全乡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和培养新型的招商引资队伍,创新招商方式,优化开放环境,争取引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项目落户化雨。利用节会招商、以企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加强与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及境外发达地区的联系,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结合淳集、冯海、南马三大市场经济区内已有的机电、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优势,进行“高科技、外向型”大项目招商。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方式,促进建成投产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贸易出口量增加。进一步丰富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利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树立化雨乡招商引资良好外部形象。
发展环境
化雨乡驻地环境优美,商贸繁荣,基础设施齐全。乡镇规划以“规划好、机制活、发展快、实力强、管理优、功能全、环境美”为理念,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化雨乡政府工作高效务实、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为民廉洁公正,确保了良好的行政环境;化雨乡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社会治安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确保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
工业经济
化雨乡是金乡县的工业强乡。全乡形成大蒜加工、棉花加工、冷藏保鲜等几大主导产业。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达1986户,民营企业163户,从业人员1.6万人,营业收入6.5亿元,拥有2个自营进出口企业,年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化雨乡有淳集、冯海两大经济园区,淳集经济园区以淳集为“龙头”,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南沿金张线至乡政府驻地5公里,东沿丰线到冯海经济园区7公里。冯海经济园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省道东丰线纵穿东西经济园区。两大经济园区以筑剿引凤、广纳贤才为办区宗旨,坚持“大招商、大开放、大投入、大发展”的四大战略,面向国内外各大企业招项目,面向各大高校和各科研究院所引成果,走出一条靠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的路子。截止目前,两经济园区内现有企业76家,营业收入达5.1亿元。在建中的山东缗翱蒜制品有限公司是由澳大利亚飞马财务集团与济宁绿谷沁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的,占地9.6公顷,固定资产投资为2907万美元,预计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4亿元,可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化雨乡是中国大蒜第一乡,是以棉花、大蒜、洋葱、蔬菜间作的最早生产基地,位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之处,隶属“中华蒜都”山东金乡。东临风光秀丽的微山湖,西临牡丹之乡菏泽、八百里水泊梁山,北靠孔孟之乡曲阜,南接交通重地徐州、商丘,交通方便,地势优越。位此的孙衡冷库是一家集收购、加工、保鲜、冷藏、代购、代销为一体的私营企业。居化雨乡、肖云镇有冷库和加工厂各一处,库洞5个,储存量1500吨,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年加工销售能力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