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吐莫镇地图
胡吉吐莫镇相关地区地图:
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规划了宽20公里、长89.9公里的“西北风口”绿化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大企业采取大兵团作战、集中治理等有效措施,累计造林40.3万亩,并成功实施了程地房子“生态移民”工程;加强草原建设,草原禁牧工作顺利实施,采取围栏封育、种改草等工程措施,累计改良建设草原65万亩;实施“补水还湿”工程,建设了“八支干”进水闸,初步建立了连环湖水域补水长效机制。生态环境得到历史性恢复,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旅游业发展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经营,累计投资1.5亿元,新建了寿山滑雪场、当奈湿地、蒙古风情园、古典猎苑等一批景区景点;实施了寿山景区湖岸治理、湿地观鸟亭建设、旅游路铺装等基础工程;开发了民族风情、湿地游览、温泉洗浴、滑雪等旅游项目;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了杜尔伯特旅游品牌知名度。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大幅提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年均在6000万元以上,累计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8.7%。
改革步伐
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圆满结束,保全资产2000万元,解除不良债务15509万元,为职工补发工资和接续养老保险关系928万元。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两补一免”政策全部兑现,企办学校全部纳入政府管理。组建了敖林“兴农兴牧”、胡吉吐莫“东兴”、白音诺勒“百兴”等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转变传统扶贫救助机制,完成了30个重点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贫困人口脱贫率达18.7%。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累计引进市外项目392个,到位资金24.3亿元。伊利、妙士、合隆、馋神、海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进驻,壮大了企业群体。德力戈尔民族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累计入驻企业8户、实现产值14.32亿元。地方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产、销、利、税年均增速达到38%以上,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元工业经济新格局初步形成。
资源优势
庆齐路、林肇路贯通南北、东西,交通便利,为商贸提供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草原面积大,水域众多,是畜牧、渔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土质以草原风沙土为主,适于防风、柴胡、黄芹等中草药的生长,素有防风之乡的美称,为北药开发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本;沙丘连绵、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民风淳朴,为民俗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阿木塔半岛生态旅游区已初具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胡吉吐莫镇在“畜牧立镇”方针的指引下,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奶牛数量、鲜奶销售量急骤上升,成为主导产业,已占农业收入的65%以上。现在全镇大牲畜存栏9916头(匹),其中奶牛存栏7006头,肉牛存栏2744头,鲜奶销售1191吨(1—3月份统计)比去年同期增长76.2%。
行政建设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和民主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民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认真落实《自治条例》和其它单行条例,在巩固省财政单列县的同时,又实现了省计划单列。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完成了“四五”普法目标,依法治县进程明显加快。完成了第六届、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组建了城镇七个社区,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推行审计执法,促进了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对照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农民增收
近年来,胡吉吐莫镇结合实际,创新了发展思路,采取养高产奶牛、发展特色旅游,加强乡村道路建设等举措,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了142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80元,同比增长7.9%。随着奶牛头数的增加,饲草价格也上来了。再养出奶量低的奶牛,已经不划算了。胡吉吐莫镇积极引导农民养高产奶牛,淘汰劣质奶牛。仅新发—个屯,到现在就买回来优质奶牛30多头。这个镇的优质奶牛总数达到了8360头,去年向伊利交售商品奶13863吨,奶资收入近2000多万元。阿木塔杏花岛,三面环水,自然风光秀丽。从2002年开始,这个镇陆续投资300余万元,把这里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度假村。原始的蒙古族民风、蒙古族婚礼等民俗表演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个镇投资23万元,建成了一处赛狗场,吸引了大批国内各地赛狗爱好者和游客。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00余万元。“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在胡吉吐莫镇变成了实际行动。为了解决农民出行难、农副产品外运难的问题,近年来,胡吉吐莫镇加大了村屯道路建设力度,投资800余万元,铺设通村油路219公里,红砖路30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这个镇的14个自然屯实现了屯屯通公路。随便走进胡古吐莫镇任何—个村屯,都会看到条条红砖路纵横交错,这个镇的农民再也不用为出行难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