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哈镇地图
他拉哈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社会发展
1999年以来,政府带领各族人民坚持并全面贯彻“畜牧立镇”方针,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战胜了连年自然灾害、救灾重建等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2003年,GDP实现18亿元,是1998年的2.2倍,年均递增17%;全口径工商税收实现24041万元,是1998年的11.5倍,年均递增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021万元,是1998年的3.8倍,年均递增3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44:20.5:35.5调整到32.2:41.6:26.2。工业弱小局面得到改变。骨干企业群体逐步形成,利税超千万元的大项目已达7个。2003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6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6.1亿元,年均递增35.5%和46.6%。畜牧业真正成为主导产业。2003年,畜牧业产值实现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五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村人均来自牧业收入128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62%。自然资源
塔拉哈镇区域水肥草美,物产丰富,素有“绿色的净土”和“天然宝库”之美称。“草、水、苇、药”堪称黑龙江省四个之最。草原面积最大——草质优良,营养丰富,畅销国外,宜牧草场可饲养大牲畜30万头(匹)。水域面积最宽——嫩江流经境内146.7公里,乌裕尔河、双阳河呈无尾状散流境内,形成大小湖泊201个,水面达205万亩,占总幅员的22.1%,可养鱼水面140万亩,水产品产量每年都超万吨。苇地面积最大——有苇地87万亩,占黑龙江省苇地面积的27%,年产商品苇在15万吨左右。中草药材品种最多,储量最大——盛产防风、龙胆草等129种中草药材,总储量达1亿公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资源也十分丰富。群众生活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03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亿元,是1998年的1.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6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建设了达尔罕立交桥、草原广场、天湖公园等127项公益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面积45万平方米,城镇居民楼房居住率35%,农村住房砖瓦化率38.5%,分别提高29和15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特困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实施了林权、井权、水面经营权改革,开展了合村并校工作,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任务。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着眼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积极“走出去”,努力“引进来”,使伊利、妙士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加快了与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农业经济
他拉哈镇全镇总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全镇辖区7个行政村,27个自然屯,总人口23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8021人。全镇现有耕地10.3万公顷,林地4000公顷,森林覆盖率8.5%,草原面积13.7公顷,水面1.86万公顷,已开发养鱼面积3000公顷,经过几年的努力水稻已达到了2000公顷,全镇水利灌溉控制面积6666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0%。他拉哈镇是农业大镇,全镇国内经济生产总值实现1.08亿元商业贸易:镇内商贸一条街已由过去78户发展到169户,其中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的大户已达到11户。通过商贸一条街的建设,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与此同进通过工农共建等形式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1200人次,为加快农民致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水稻开发:他拉哈镇地处嫩江之滨,拥有南引干渠的便利条件发展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他拉哈镇加大了水田标准化建设。以永升开发区为载体,自一九九六年立项开发以来,通过重点牵动开发,招商促进开发,政策吸引开发;工程保障开发等行之有效措施,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田成片,渠成网,树成行,路成线的标准化园区。随着开发的不断推进水稻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优势产业。全镇水稻面积已由过去的7300亩,发展到了3万亩,在选用品种上,推广了“93-8”及“系选一号”等优良品种,应用“旱育稀植”技术和“三超”技术,推广应用了大中棚育秧,同时推广了机械播种及全程施肥技术,实现了亩产超千斤的产绿色有机食品水稻1650万斤,并以此为依托建起一处年加工能力在5000吨精米加工厂,延伸了产业链。
乳肉并重:多元并举,做大畜牧文章,按县委确定的畜牧立县的发展方针,和乳、肉、林、草的发展战略,及“远肉近乳”的牧业格局,全镇划分区域,分类指导建立了奶牛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及养羊基地,使群体数量质量不断提高,依托伊利集团龙头企业,把发展奶牛做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建立了榨乳点,进一步推动了奶牛养殖的发展,全镇新购进奶牛380头,全镇奶牛达到了1500头,肉牛存栏达到了9300头,建立了养羊专业屯,育肥羊达到了3100只。全镇生猪存栏在12000头。
大鹅养殖:按照“抓小不放大”的战略方针,因村、因户制宜,强力推进大鹅生产。今年全镇共孵化鹅雏28万只,大鹅饲养量达到40万只,建养鹅基地1处,千只以上养鹅户达20户,全镇依靠大鹅养殖增加效益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