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山街道地图
浒山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
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浒山街道作为核心区之一,将打出宜商、宜居、宜业三张名片,继续引领慈溪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浒山是慈溪城市的发祥地,浒山历史悠久,宋初即有人居。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扰掠,于浒山南麓修筑所城,因附近有浒山、乌山、眉山,故称三山所城。后在浒山前辟练兵教场,改名教场山,易山名作城名,称浒山所城。民国19年,设置浒山镇。1954年县域调整后,浒山镇作为我市政治、文化、行政中心的地位确实,初具雏形。1988年撤县设市,市城建部门委托同济大学设计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成区区域面积为10平方公里,人口为5万人;199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从此,慈溪城市化以浒山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拓展。老城区,新浒山。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面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浒山是我市城市化程度最高、三产服务业最发达、城市文化底蕴最浓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流动性最大、基础设施最陈旧、建设任务最繁重的区域。全街道除1个村外其余25个是社区;三产服务业占比达95.6%;浒山经过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围垦、移民为特色的文化底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万人,是全市平均的5-6倍;区域内拥有4000辆班车的流动量,流动人口达10万人;102个小区中,有67个是老小区。浒山属于慈溪城区,浒山服务慈溪发展。浒山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届浒山领导的辛勤努力和慈溪人民的支持。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创造新的业绩,浒山将继续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优势,创造便捷、舒适、和谐的宜居环境,承担城市管理与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和服务、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社会事务管理、城区改造和开发五大主体职能,建设“商贸浒山、宜居浒山、平安浒山、文明浒山、活力浒山”。
发展
2002年4月18日,撤销三碰桥居委会,设立三碰桥社区;撤销金山村,设立上叶家社区;撤销开发居委会、海关路居委会,设立开发社区;撤销浒东村、东门居委会,设立东门社区;撤销东海居委会,设立东海社区;撤销孙家塘东村,设立孙塘社区;撤销新团圈村、团圈居委会,设立团圈社区;撤销寺山路居委会,设立寺山路社区;撤销园丁居委会,设立园丁社区;撤销金山路居委会、金一路居委会,设立金山社区;撤销金南居委会,设立金南社区;撤销乌山路居委会、河东居委会,设立金东社区;撤销南孙塘居委会,设立南孙塘社区;撤销城北居委会,设立城北社区;撤销上房居委会、浒西居委会,设立浒西社区;撤销楼家村、楼家居委会,设立楼家社区;撤销下房居委会,设立新江路社区;撤销虞波居委会,设立虞波社区;撤销虞家路居委会,设立虞家路社区;撤销白果居委会,设立白果树社区;撤销阳明居委会,设立阳明社区;撤销水门村,设立水门社区;撤销北门村,设立北门社区;撤销南门村,设立南门社区;撤销城西村,设立城西社区;撤销孙家塘头村;新设立舒苑社区。
设立
2004年3月3日,撤销应莫陈村,设立白河社区。2004年6月9日,撤销南门社区、水门社区,设立水南社区;撤销北门社区、城西社区,设立古塘社区;撤销童家社区、光辉社区,设立光辉社区。2004年9月14日,撤销上傅家村,设立上傅家社区;撤销东山村,设立东山社区;撤销西洋寺村,设立西洋寺社区;撤销鸣山村,设立鸣山社区;撤销眉山村,设立眉山社区;撤销剑山村,设立剑山社区;撤销施山村,设立施山社区;撤销湾底村,设立湾底社区;撤销群丰村,设立群丰社区;撤销担山跟村,设立担山跟社区。2005年7月14日,设立旦苑社区。
沿革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扰掠,于浒山南麓修筑所城,因附近有浒山、乌山、眉山,故称三山所城。后在浒山前辟练兵教场,改名教场山,易山名作城名,称浒山所城。民国19年,设置浒山镇。1954年10月,随县境调整由余姚县划归慈溪县。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原白沙镇、天东乡并入,始成今域。1997年11月,撤销下房头村。?年,西界村、东界村、百花庵跟村合并为界牌村;华家桥村、降桥村、东宅村合并为新横江村;宏坚村、前宅村、后宅村合并为宏坚村;太平村、屺东村合并为太屺村。2001年12月4日,设立青少年宫路社区。2002年1月,杨家路村、界堰路村合并为轻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