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宁波市地图 > 慈溪市地图 >
三北镇地图
三北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达蓬山下的古村落,范市镇河头村是个古树村,村内多参天古树,200年树龄以上的大树就有数百株;它更是一个古村落,村内古民居依山而建,石板路渐行渐远通向山冈。据了解,范市镇目前正在积极制订河头古村保护与古文化旅游方案,不久,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将展现在你的面前。河头村位于四明支脉翠屏山脉东首,灵湖与窖湖之间。三面群山环抱,村庄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错落有致。村内处处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树,一路走来,不时可见古藤缠绕、枝叶葱茏的古樟、银杏和老松。据介绍,村里有数百株树龄在200年以上的香柳、檀树、木荷等各种古树和数量众多的古香樟群,其中有一株樟树树龄已达千年。村内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一条极具古韵的老街,光滑的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蜿蜒而上,直通山冈。街旁用大块乱石及鹅卵石砌成的山墙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巍然耸立。从老街延伸出去的羊肠小弄同样是鹅卵石铺就,斗折蛇行,曲径通幽。街弄两侧既有高高耸立的马头墙,也有中西合璧的洋房别墅。河头村内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很具“三北”一带农村的传统风貌和地域特点。村内还有一处以木栅栏为墙面的房子,据村干部介绍,那是明朝时因防倭防盗需要而采用的建筑样式,这些木栅栏严密耐用程度不逊现在的不锈钢防盗门。当年戚继光将军领兵在浙江、福建一带抗击倭寇,曾多次经过河头村,并叫部下挖掘了一口水井,戚将军亲自取名为“大天井”,如今,河头村村民仍在享用着先人挖掘的水井。河头村在2003年被评为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宁波市历史文化保护区。镇里将积极做好“古村、古树、古迹”文章,努力把河头村打造成为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清幽胜地和休闲好去处。

历史名人

三北地委书记王仲良,王仲良(1899~1974),原名宝德,化名承业、耀中,今匡堰镇王家埭村人。8岁入私塾读书,13岁在新浦学银匠,16岁至上海裘天宝银楼做工。1927年参加革命,11月任上海金银业工会常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工人运动。次年1月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出狱,任金银业工会党支部书记。1930年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自学文化,组织难友开展与敌斗争。1936年4月获释。1938年5月,王仲良任京沪线工作委员会委员,开辟无锡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化名王承业,历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江南抗日义勇军无锡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1年10月,南下浙东,任浙东军政分会委员。此后历任中共三北工委书记、中共三北地委书记、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主任(化名王耀中)、三北自卫总队队长兼政委、浙东行政公署三北地区特派员、中共四明地委书记、浙东行政公署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王仲良遭张春桥诬陷,隔离审查长达五年。1974月1月12日在上海病逝,终年75岁。墓葬故乡匡堰烈士陵园。

地理环境

三北镇隶属于浙江省慈溪市,位于浙江省东部,距宁波市35公里,距国际深水大港北仑港45公里,南依达蓬山,北濒杭州湾,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三北镇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三北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投资环境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加紧建设和杭州湾新区、慈东工业区的迅速形成,三北已成为宁波北部经济中心的黄金地带。三北镇党委、政府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接受辐射,营造三北特色的经济强势,着力打造慈东经济强镇。去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5亿元,同比增长17.6%,人均GDP居全市前列;实现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20%;已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经济呈现强劲的活力。结合慈东工业集聚区块建设,系统谋划新一轮工业发展布局,制定了三北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集聚区内实施“二横八直”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优先安排较大技改项目入集聚区,积极扶持、壮大支柱产业和实力工程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以及苗子企业,加快浙江金一化纤有限公司15万吨溶体直纺项目的建设投产,今年上亿元规模企业可达到5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力促产业、产品升级。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引进国内领先的照明设备和检测仪器,创立了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灯具产品检测中心,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公司开发的移动式卤素灯、投光灯以及太阳能户用节能荧光灯分别被列入宁波市新产品计划项目、宁波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开发的三防荧光灯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抓住大桥经济和达蓬山旅游开发实质性启动的绝好机遇,充分利用三北独有的山、湖、海资源,坚持外拓市场、内抓调整,大力发展集约型、城郊型、外向型农业,特别是通过对一村一品的扶持,发展城郊型农业和休闲观光型农业,培育出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全镇已形成1500亩韭菜、500亩草莓、1200亩蚕豆、200亩茶叶、70亩梭子鱼育苗等10大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和100万只畜禽养殖基地。三北韭菜销量已占据宁波市场的80%,肉鸡年销量达200万只,占宁波市场的四分之一。加大河道疏浚整治:一类河道工程技术经费由市列支,政策处理费由镇政府承担;二类河道工程土方经费由镇政府列支;三类河道疏浚经费由村列支,经验收合格,且疏浚土方在2000方以上的村,每立方补助1元;三类河道实行常年保洁,经镇政府考核合格后,对保洁河道每米补助0.5元。加强农田基础建设。鼓励各村积极开展以农田中心沟建设为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完成镇下达农田水利任务基础上,对村中心沟配套,连片面积在600亩以上、土方2000方以上,验收合格补助5000元。

人文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最早的文化遗存属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境内达蓬山是徐福东渡成功启航地。两千多年前,秦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从达蓬山东渡日本,开创了促进中日乃至世界文化交流之先河;达蓬山奇山秀水也曾让秦始皇东巡至此流连忘返;这里历来都是人们的游赏胜地。

基础设施

达蓬山文化旅游区配套设施之一的达蓬盘山公路改建工程,一期路段即原路改建,目前已完成沥青砼面工作。为配合达蓬山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三北镇积极推进各项配套设施工作,以提高达蓬山旅游的整体水平。三北镇着力推进景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首先启动的就是达蓬山文化旅游区的主要交通通道———达蓬盘山公路。工程分原路改建和新建两期工程,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预计年内完工。同时,作为湖滨休闲绿带景观区块之一的窖湖大坝景观带,将集绿化、建筑小品、服务设施等于一体。河堤已改变了过去凸凹不平、垃圾成堆的状况,已铺设完成了花岗岩和低矮植被的种植工作,整个绿化种植设计以乔、灌、草、藤、水生植物相结合,观叶、观花、观果相结合,雨水管、污水管等设施也在积极安装中。三北镇将继续加快景区旅游交通、通讯网络、金融服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自来水扩容及供水上山、新建污水处理厂1家等项目。

传统工艺

三北绣品,慈溪市各地妇女素有绣花的传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娘的嫁妆里都备有一个绣花绷架、一个绣花针线包。人们爱穿绣花鞋、绣花衣,还有绣花枕头、绣花被面、绣花门帘等,处处可见绚丽多姿的绣品。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参加社会工作,人们提倡朴素,绣花业逐渐冷了下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慈溪市三北镇看准国际市场的需求,发挥传统优势,许多农户相继引进技术和设备,办起了绣花作坊,95%以上的绣花制品销往国外,绣花行业已成为三北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1年,绣花品实现年产值1亿多元,创造利润1000多万元。三北绣品构图新颖,题材广泛,除蝴蝶双飞、鸳鸯戏水、花丛飞鸟、云中神仙等传统题材外,又创作了外国人喜爱的图饰,有的还配上英文字母。由于三北人手艺精巧,加以借助先进设备,使三北绣品巧夺天工,颇受国内外人士喜爱。三北绣品发展潜力大,势头好,惊动了三北信用社。该社开设“绣花贷款”,2001年向绣花户提供贷款600余万元。既帮助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为信用社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客户源。三北绣品真是“藏在深闺无处寻,今日一笑值千金”,不愧为慈溪市值得骄傲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