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池街道地图
剑池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水文
海拔高度198.4米,全年平均气温17.6,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7,1月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8.5。全年蒸发量1418.6毫米,全年降水量1658.3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823.8小时,年无霜期263天。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龙卷风和冰雹。著名的瓯江上游(龙泉溪)流经辖区内的宏阳村、宏山村、南秦村、水南村、曾家村、武潭村、石退村。辖区内有山塘、水库5处,其中天堂山水库、松溪弄水库已通过改造,并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景点之一。经济发展
二次创业以来,剑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全面贯彻实施龙泉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带领全街道人民,紧紧围绕“优化集聚环境,提升发展实力,再创剑池新局面”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强班子、抓队伍、树形象;强服务、抓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剑池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全街道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9%,其中工业总产值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9%;农业总产值0.255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农民人均纯收入4237元,比上年增加254元。2005年街道财政总收入452万元,总支出448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目标。2005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从2004年的黄牌警告乡镇一跃成为全市第七名,并获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平安街道等荣誉称号农业经济:2005年,剑池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554万元,比上年增长5.66%;农民人均纯收入4237元,比上年增加222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亮点纷呈。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天和食品有限公司天和泉干、鲜香菇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实现年产值6159万元。省级骨干农业企业浙江纳富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被列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公司纳富特御丹降芝益肝胶囊被评为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的萝卜丝、木槿花产品被评为禾艺品牌,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街道涌现了武潭蔬菜、茶坦优质米、宏山草莓等一批农业特色品牌。
工业经济:近年来,剑池街道的工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街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国家对土地市场和开发区清理整顿的背景下,街道大力推动大沙五金汽配园区和青瓷宝剑园区的发展,园区主营五金汽配、木制太阳伞、竹木制品玩具、绿色食品及旅游工艺品,产业投向、进展情况与我市经济发展同步。为五金汽配产业和木制太阳伞产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促使企业不断发展状大,为龙泉建设产业群落、培育块状经济,发挥集聚优势。
五金汽配科技园区:2005年地处剑池街道五金汽配园区一期工程的完成,将街道纳入了市工业重点乡镇的行列。这两年来,街道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园(区)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园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42.7公顷。共安排45家企业入园,31家企业进行投产,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创税1500多万元。其中500万元的规模企业有13家,出现了“新兴”、“三田”、“兰通”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街道下大决心支持五金汽配产业的发展,使五金汽配产业成为街道支柱产业和我市的拳头产业。五金汽配工业园区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有效载体。通过几年的努力,该工业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集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园区的建设,在促进产业集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随着丽龙高速公路竣工时间的接近,街道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聚,促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青瓷宝剑园区:龙泉因剑而出名,凭瓷而生辉。青瓷、宝剑千年的历史都凝聚在一个剑瓷园区上。青瓷宝剑园区是集生产、销售、科研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园区。该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88亩,计划总投资1.0355亿元,自2000年6月开工以来截至2002年9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0272亿元。二期工程征地74亩,安排企业87家,现已全面开工建设,2005年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创税900多万元。园区管委会投资200万元完成了一期范围的道路、水、电及市政管道的建设。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青瓷、宝剑的知名度。不少深怀绝技的工人自己办起了厂,一批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企业涌现了出来,打开了青瓷宝剑的销售市场。宝剑品种由原来单一的剑、刀发展到剑、刀、枪、戟、钩等18般兵器,而且还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生产出西洋剑、西洋刀等,品种共达30多个。
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创建1969年,是一家拥有十个剂型,60个国药准字号产品,以大输液为中心,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中西药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现拥有总资产1.198亿元,占地9.6平方米,年销售额上亿元,现有职工3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30%以上。公司以大输液系列产品为中心,不断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公司培育了一批优势品种,优质的质量和服务保证国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公司拥有规范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的大容量注射剂车间、小容量注射车间、中药提取车间、头孢类固体制剂车间通过国家GMP认证。高起点、高要求、超常规的发展战略,使国镜药业抢占药业市场的制高点,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和后劲,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动力、蒸蒸日上的现代化企业。
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全国大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供销社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省农业科技企业,中国银行AAA级信用企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副理事单位。公司“天和泉”香菇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公司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固定资产3500万元,生产车间16000平方米,干鲜冷库4000平方米,公司主要加工干香菇、鲜香菇、水洗黑木西耳、毛木耳、保鲜蔬菜等农副产品。拥有自主进出口经营权,是目前浙江生产干鲜香菇规模最大、集生产基地、保鲜加工、干香菇深加工,自营进出品的产、工、贸一条龙企业。另外公司专设经营杏鲍菇、姬松茸、袖珍菇、灰树花、松茸、灵芝及野山珍菌类产品的部门。公司已建成新工厂投资2500万元,为浙江省丽水市一流花园式绿色食品加工厂。公司下辖四个加工厂:鲜菇加工厂、干香菇精品加工厂、再生菇丝加工厂、水洗黑木耳加工厂;并有多个香菇培育基地和2000户“公司+农户”订单标准化无公害香菇生产基地。“天和泉”产品实行基地化管理,香菇通过绿色产品有机认证,并成为首家经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批准、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的香菇产品,并获得浙江省农博会金奖,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
浙江商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信电缆及综合布线产品制造商,创建于1997年5月,总部坐落在浙江商讯科技工业园内,企业占地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公司分别于2004年、2005年收购了较大的农户通信线生产企业——福建省泉州市冠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建榕通信电缆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达5060万元。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美国UL产品安全认证以及“泰乐产品认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国内及部颁标准,公司相继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浙江省科技中小型企业”、“浙江省名优科技产品”称号,历年来被认定为浙江省电话线的定点生产企业。
第三产业:剑池街道地处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几年来,街道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商贸活街,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交通业、运输业、旅馆业、餐饮业、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底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128家,从业人员4336人,产值3015万元。
一方特产:剑池街道土地肥沃,酸碱适中,气温湿润,阳光充足,特产丰富。主要有:①享誉海内外的龙泉青瓷、宝剑;②宏山村140多亩草莓;③武潭、和垄、石退等三村千亩大棚和山地蔬菜;④茶坦村500亩优质丝苗米;⑤曾家柑桔、黑李等干水果;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天和食品有限公司天和牌干鲜香菇产品;⑦省级骨干农业企业浙江纳富特科技有限公司纳富特御丹降芝益肝胶囊;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的萝卜丝、木槿花产品。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水南小学:水南小学创办于1909年(宣统元年),已有95年的历史。创办初名为“官立城南初等学堂”,后多次易名。1984年起称“龙渊镇水南小学”,是一所历经沧桑的学校。1996年,水南小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由于城建规划的需要,学校将进行整体搬迁。在龙泉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及龙渊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整体搬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99年,水南小学新教学大楼落成,2000年,水南小学在新世纪顺利迁入新校。2003年8月,综合大楼竣工投入使用。新校园占地面积:21015平方米,建筑面积:7739平方米,学校现有31个班级,学生1400余名。教职工总数:82人,其中高级教师:30人,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51人;拥有丽水市学科带头人:2人,龙泉市第三届名师:2人。学校坚持“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打实基础、减轻负担、面向全体、提高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显著突出。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小学、丽水市示范性小学,丽水市创建安全校园先进单位,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等,并连续数年获得龙泉市学校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一等学校。
南秦小学:南秦小学坐落在享誉古今的古剑池湖畔,占地5795平方米,校舍5526平方米,现有25个教学班,1264名学生。学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丽水市“平安校园”、丽水市教研先进单位、龙泉市“一等学校”。学校现有教师7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2人;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45人,本科在读18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2人;地级骨干校长1人,省优秀教师1人,地级学科带头人1人,地级明星教师1人,地、市级优秀教师24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人,地、市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3人、教坛新秀32人。学校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程控电话网、广播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电子防盗系统、计算机网站,拥有多功能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舞蹈室、演播室等十三个专用教室。近两年研究成果获奖14项,论文获奖142篇,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24项。学校秉承“创建发奋向上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发展的儿童乐园,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思想,以打造“校风纯正、师资卓越、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精品名校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近两年学生在国家、省、市获奖401人次,其中英语剧《狐狸吃葡萄》、课本剧《树上的鱼》均获国家级二等奖,游戏《闪烁的童心》获省级二等奖,少年警察学校也成了丽水市的窗口学校。如今的南秦小学形成了融洽、和谐、进取、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宛如一个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多面体,每一面仿佛都是一幅美妙的画卷。
宏山小学:宏山小学地处剑池街道宏山村,学校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其中,教学用房320平方米,教师办公用房60平方米)。现有在职教师16人(其中本科毕业2人,在职本进修2人,专科毕业6人,中专毕业6人教师学历100%达标。)内退2人。现有在校生188人,6个教学班,1个学前教育班,学前儿童22人。
大沙小学:大沙中心小学位于县城东南近郊,龙泉溪的南岸,距县城3公里的翁仁村。学校占地面积7.3亩,校舍建筑面积829平方米。目前正投资1008万元动工新建一幢1002平方米的综合楼。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92人(其中幼儿班一个,幼儿50人),教职工31人,77%的教师达到专科学历(其中有7位教师本科在读),48%的教师具有中职称。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秉承“说道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工作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下真功夫,下实功夫,下苦功夫,狠抓校风校纪,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学校近年来先后获得“一等学校”两次,上学年被市教育局评为“优胜学校”。近年来尤其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学年我校一到六年级语文、数学、科学(常识)、英语各科市教育局组织的质量抽查考试成绩名列类学校前茅,2004年市教育局组织的数学兴趣特长竞赛中五、六年级均分别获团体奖。今年5月份龙泉市首届“全球通杯”卡拉OK歌手大赛,我校选送的郑璐、曾梦如和季雨彬三位同学2个节目分别获的少年组第一、二名,郑璐同学获得全市少年组最佳歌手;三位同学都被选拔参加了浙江省第五届少儿歌曲大奖赛,并获得省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今年6月份市教育局举办的艺术节上我校又获得乡镇组一等奖。城区中小学第四届兴趣特长运动会上郑璐同学的独唱又获得(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医疗卫生:
红十字医院:龙泉市红十字医院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共有职工人数93人;注册执业医师30人;主管药师1人、药剂师2人、药剂士3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2人;放射技士2人、注册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2人。内设内科、骨科手术、普外科手术、产科手术、麻醉科(我市率先开展无痛人流和无痛结肠镜检查等)、检验科、B超(腹部在我市享有盛誉)。拥有美国飞利浦新4000四维彩超、美国GE黑白B超、美国AG—II全自动生化分析议、美国BT—21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德国莱邦血凝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11项尿液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大沙卫生院:大沙卫生院创建于1969年,占地150平方米,为公立非营利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担负10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及金沙新区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卫生院有工作人员9人,其中注册国家执业医师7人,执业护士1人,龙泉市名医1人,后勤服务人员1人。卫技人员中具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3人。几年内年轻医师先后被送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卫生院在省及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年门诊量约3万人次,收入50余万元。
龙泉谢氏骨伤医院:谢氏祖传骨伤科医院由伤科名医谢汉定创始,至今已百余年历史。该院治疗骨伤、关节脱位、骨折等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并与中西医结合、内固定、关节置换等手术。内设500MA程控X光机200MAX光机,床边X光机、B超、心电图、心电监护仪、多功能麻醉机、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救护车等先进医疗设备。现有医护人员50多人。
人民生活:街道人均纯收入逐年攀升,2004年为4015元,2005年4237元,街道已步入了小康街道的行列。9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电风扇、彩电、冰箱已成为农户家中必备的电器,摩托车、电动车已成为代步工具。为了使交通不便的边远村实现下山脱贫,南大洋下山脱贫小区完成政策处理工作。2005年经上级批准,落实了立新下山脱贫小区、吴处麻寮自然村下山脱贫小区,目前工程正在建设中。
社区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区工作地位日益突显。街道共有南秦、水南、南大洋三个社区。社区干部以居民满意为工作目标,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开拓探索,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信赖,“有事找社区”已成为群众的共识。
南秦社区:2002年9月挂牌成立,东至公园路,南到林场山,西接环城西路,北沿龙泉溪,辖区面积0.85平方公里,有住户2624户,总人口7545人,3个共建单位。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浙江省委组织部评为“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被浙江省民政局授予“浙江省示范社区居民委员会”;被丽水市文明办评为“文明社区”;被丽水市环保局批准为“绿色社区”;被龙泉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南秦社区的工作特点是:以党建为龙头,以党建促服务,用服务来检验党建。社区支部党员130名,2004年11月升格为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为民、安民、乐民、便民”为理念。从细微处体现党支部的“先进性”,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受到小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水南社区:坐落在龙泉溪以南,东达大沙工业园区,南至龙泉中等职业学校,西以公园路为界,北沿龙泉溪。社区内总户数3729户11570人:其中居民1999户6610人,农业户口505户1525人,暂住人口1245户3435人。水南社区辖区内有14个共建单位,分别是水利局、计划生育局、邮政局、中等职业学校、龙三中、水南小学、剑池工商所、稽征所、信用联社、城郊供销社、市长运公司、水文站、红十字医院、石油公司。社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了许多工作,在丽水市率先成立了“社区困难救助中心”,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服务;在龙泉市11个社区中率先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并与社区谢氏骨伤医院联合推出社区老年人医疗优待证,社区老年人享受体检、就诊等多项优惠。社区还举办了乒乓球赛、社区广场文艺,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
南大洋社区:2002年11月成立,地处龙泉市西南面,东至环城西路,南至林场山,西至自来水二厂,北至龙泉溪。有辖区单位三个,龙泉市青瓷宝剑园区座落其中。辖区内有住户数1148户,居住人口2847人,其中有老年人口319人。这几年南大洋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剑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干部“孺子牛”精神,以保障居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为基本任务,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意识,努力整合社区资源,结合南大洋社区老年人和下岗职工偏多的实际情况,社区以建立和谐社区为中心、以老龄工作为龙头、以再就业工作为重,点开展社区工作。四年来南大洋社区在各共建单位及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党组织情况
全街道有4个党总支部,4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42人(其中女党员178人),入党积极分子117人,村级后备干部57人。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剑池街道党组织
历任党委主要负责人:夏勤(女2002.5至2002.10),季云飞(男2003.10至2005.6),叶伟玲(男2005.6至2007.4),朱道伟(男2007.5至今)
历任政府主要负责人::何登新(男2002.5至2003.7),张元汉(男2003.7至2005.6),朱道伟(男2005.6至2007.4),季文峰(男2007.5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