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广州市地图 > 白云区地图 >
江高镇地图
江高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环境

医疗:拥有南方医科大学江都医院以及广州市脑科医院江村分院、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卫生学校等多间卫生医疗单位。
文化:截止至2007年底,该镇拥有省一级文化站1个,各种书画协会、私伙局等民间团体近10个。

交通网络

江高镇中心区南距广州市中心区10km,北往花都中心城区5km,东北往新白云国际机场仅有6km,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北进广州的“门户”地区。
公路:辖区内高等级公路纵横交错,有广清高速公路、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等三条高速公路,以及广花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穿过,并可便捷地与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连成一体;有若干次一级道路(江人路、夏花路、金沙路、环镇路、江石路、江府路、神山大道等)构成镇域内部和江高镇与相邻村镇之间快捷联系的通道。
铁路: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广珠铁路(在建)贯穿全镇,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江村编组站)及广州铁路北站(货运站),
航空:距离新广州白云机场6公里,由镇区到机场仅15分钟。
港口:镇内流溪河、巴江河可航行500至3000吨船只,距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黄埔港也仅有25公里。基本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构建的立体交通网络。

领导机构

1、张强,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全面工作,兼任经济联合总社社长、综治委主任;主管纪委、监察工作。2、徐劲,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财税、统计、中心镇建设工作,兼任教委会主任、奖金领导小组组长、私企区管委会主任、镇属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直接主管中心镇办公室。3、李志明,党委副书记。分管意识形态、信访、政工、政法、武装、依法治镇、工会、政协、统战、私企区、神山工业园区工作,兼任镇党校校长、综治委副主任、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主任、私企区党委书记、私企区管委会副主任。分管信访办、工会、私企区管委会办公室、神山工业区管委会办公室等部门。4、曾文革,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国土、规划、建设、土地执法、查控“两违”、“三旧”改造。分管规划建设办、城管执法中队等部门。联系国土所、规划所。5、罗东芳,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城市管理(包括市政维护、绿化、环卫、路灯、“六乱”整治等)、民政、社会事务、侨务、残联工作,兼任镇老龄委主任。分管城市管理办公室(筹建)、社会事务办、残联、环卫站、江高公园等部门。6、肖耀新,副镇长。分管农业、林业、水务、三防、粮食,农村审计、经营管理工作,兼任屠宰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农办、农业指导中心、会计代理中心等部门。7、马细该,副镇长。分管经济、协税护税、招商引资、发改、安全生产、防火、质监、药监、整规打假、打击走私、环保、科技、劳动保障、交通管理、旅游工作。分管经济办、劳动服务中心、民安自来水公司等部门(单位)。联系供电、供水部门。8、洪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工作,兼任镇属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纪检监察室。9、叶润洪,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常务工作、社区居委会工作。分管人大办等部门。10、冯柏林,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分管民兵、兵役、人民防空、政法、司法、普法、综合治理,兼任综治委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分管综治办、武装部、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联系司法所。11、庄文志,党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分管组织、人事、编制、宣传、教育、文化、创文、体育、广电、青年、老干工作,兼任关工委副主任、教委会副主任。分管政工办、教育指导中心、团委、文化站等部门。联系广播电视站。12、王肖明,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分管党政办工作。13、胡桂珍,党委委员。分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爱卫、妇联工作。分管计生办、妇联、计生服务所、神山人民医院等部门(单位)。14、黄学东,党委委员。协助镇长管理财税、审计工作;负责日常财务、镇属资产管理工作,兼任镇属资产管理小组常务副组长。分管财政所、结算中心、江高经济发展总公司、神山经济发展公司、神山开发公司、神山实业公司等部门(单位)。15、刘红军,党委委员,兼任综治委副主任、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副主任,江高派出所所长。分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派出所工作。

村居简介

10个居民委员会:1.江兴社区2.高塘社区3.松岗社区4.河心洲社区5.江华社区6.金沙社区7.广北社区8.神山社区9.南山社区10.石龙社区,1.江兴社区,江兴社区所辖范围东起江同东路,西至截洪渠与高塘社区为界,南以流溪河为界,北至夏花三路,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辖区位于江高镇中心地段,有爱国东商住区、东风新街小区、同福楼、地税楼等居民住宅小区。江高镇中心小学、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江高邮政局、江高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江高地税局、江高供电所、江村酒店、江高俊毅手袋厂等一批金融、行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社区各处。2.高塘社区,高塘社区,位于流溪河边,东起载洪渠,西至六十五中学,南为流溪河堤沿岸,北以交通路为界,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本辖区有商铺72间,还有一间信用社和一间中医院,其中饮食行业占大部分,最值得骄傲的是市六十五中学,位于流溪河边,环境非常优美,历史悠久,是白云区的一所重点中学,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3.松岗社区,松岗社区位于江高镇南部,地处江高镇城区,也是江高镇商业中心。南面接流溪河段,辖内有新广花一级公路、夏花三路、江人路、江石路3条主干道,著名的江村市场就在辖区内,社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企业单位26家,大中专学院有3所,中学1所,大型农贸市场1间。4.河心洲社区,河心洲社区位于流溪河畔,由一条桥连接爱国西路,是一个小洲。总面积0.25平方公里。社区管辖范围东起江高公园,公园内设有儿童游乐场、老人活动中心、健康娱乐设施。西至江高床单厂旧址。本辖区内以河心街为主干道,以桥连接爱国西路。辖内有工厂一间,一间幼儿园。5.江华社区,辖江新路,6.金沙社区,金沙社区所辖范围东起交通路与高塘社区交界,西至金沙北与小塘社区为界,南以菜园街为界,北至中兴路为界,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辖区位于江高镇中心地段,有金沙小区,江德街,建设银行,欧派企业等居民住宅小区。7.广北社区,广北社区位于江高镇旧广花公路,面积1平方公里,辖内企业单位12间,一间医院,一间小学,一间幼儿园,居民楼32栋。8.神山社区,神山社区位于江高镇神山片区中心,社区面积3平方公里,上级设置行政事业单位12个,工厂企业33间,农贸市场1个,个体商铺99间,学校两间(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神山中学)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有21个经济社。9.南山社区,10.石龙社区
35个行政村:1.江村村2.泉溪村3.塘贝村4.雄丰村5.大岭村6.两下村7.沙溪村8.水沥村9.两上村10.中八村11.郭塘村12.井岗村13.罗溪村14.大田村15.聚龙村16.大龙头村17.蓼江村18.小塘村19.双岗村20.长岗村21.南浦村22.珠江村23.何布村24.峡石村25.五丰村26.茅山村27.南岗村28.大石岗村29.杨山村30.朗头村31.叶边村32.鹤岗村33.沙龙村34.勤星村35.新楼村,1.江村村,江村村位于江高镇流溪河畔,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作为特大的行政村,江村辖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00多亩,全村总户数为3188户,户籍人口8951人,其中农业户口5902人,居民户口3049人。江村村辖有5个自然村,即江村、古楼岗、社岗、谭家和刘家社,共有25个村民小组或称作经济合作社。江村是全国闻名的“江高模式”的发源地。“江高模式”亦称“江高体系”——是一种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多层次联合,集产、供、销一条龙的集团化新型养殖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80年代的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时期中脱颖而出,1987年被人民日报誉为“江高体系”而闻名全国。目前,该村辖区内较大企业有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村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江村家禽批发市场、江村经济发展公司、江村建筑公司、通达离心管厂、基盛水坭制件厂、金永成制衣厂、江村液化气站、榄山岗加油站、家宜多超市、嘉福超市、广高超市等。2005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为12.38亿元,其中各村民小组(经济社)集体总收入为1491万元,江村市场经营总收入为1294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18500元。2006年,全村实现生产及经营总收入12.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265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9240元。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75亿元,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4758.7万元,江村市场经营收入1640多万元。村党委、村委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村”、“广东省乡镇企业10强村”、“广州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6亿元先进村”、“广州市文明村”、“广州市爱卫生先进单位”。江村小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村党委书记谭钜添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党组织书记。2.泉溪村,泉溪村的土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2亩,2006年有户籍人口1444人,其中农业人口1077人,居民人口367人,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27万元,村人均收入11000元。3.塘贝村,塘贝村位于江高镇中心位置,新旧广花公路贯穿其中。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8亩,山林360亩。分别与江村、泉溪村、水沥村及人和镇的西湖村相邻。塘贝村由两个自然村5个经济社组成,第4经济社(自然村)位于新广花公路以东与西湖村相邻。2006年全村本地户籍人口1727人,其中农业人口1204人,非农业人口523人。外来人口约2500人。2005年工农业总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350万元,农业收入1720万元,增长7%。人均收入9800元,增长7%。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3:5。广州市千里达车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村内。4.雄丰村,雄丰村位于白云区西北角,邻近神山管理区(即原神山镇政府),村内有珠水路横绕、神山镇农贸市场。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公顷,下辖6个自然村,9个经济社,2006年全村户籍人口30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22人,居民人口1658,外来人口500人;该村全年工农业总产值:9240万元;其中工业总收入4934万元,农业产值1929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377万元,净收入2674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058元。该村主要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大力搞好村容村貌。该村以神山工业园区定址本村辖内为契机,投资5000多万元,引资企业超过10家,涉及化工、五金、文具、建筑材料等,其中最为规模的是文搏文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文具用品,该产品出口东南亚,每年为该村上缴租金过百万元。今年相应得到了回报,每年为集体增加租金收入500多万元。5.大岭村,江高镇大岭村全村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2006年常住人口4108人,其中农业人口2420人,居民人口1688人。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000元。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大小企业15家,主要企业有:大岭鱼苗场、广州市金穗达有限公司、南泰珠链厂。本村在上级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抓好“三个文明”建设。2005年5月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命名大岭公园为“白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村镇”;2006年12月被广东省爱卫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6.两下村,两下行政村位于江高镇西北面,东南面临与大石岗村、朗头村;西面临与杨山村;北面临与两上村。面积1.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76亩,其中耕地面积347亩,鱼塘面积102亩。自然村4个,为格田村、马头村、景风村、渔民村。村属下经济社五个,分别为格田社、马一社、马二社、景风社、渔民社。2006年户籍人口1327人,农业人口940人,居民人口387人。2006年村集体总收入为1876万元,人均收入3600多元。村民主要以种养韭菜和高质高产的罗非鱼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还保有140多年历史的两潭村韦兰书院旧址。村辖内较大企业名称为瑞达五金机械厂和锦利隆眼镜厂。7.沙溪村,沙溪村总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0亩,下辖7个经济社,2006年户籍人口1202人,其中农业人口980人,居民人口222人。2006年,村、社两级集体经济收入16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350元。8.水沥村,水沥村位总面积4.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多公顷,下辖两个自然村,11个经济社,2006年户籍人口3800多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该村交通方便,新广花一级公路和旧广花路、北二环高速公路经过村辖内。村内有红葱种植基地。9.两上村,两上村位于江高镇神山管理区西南边,明、清时期称慕德里司两丫潭,后属番禺县管辖。全村总面积为1.81平方公里,2006年户籍人口1756人,其中农业户口1133人,非农业人口623人,外来人口250人。有耕地面积850亩,鱼塘面积1000亩;村民主要以种养业为主。2005年村投入巨资重新布局引水灌溉工程,全村形成连片优质韭菜生产基地。2005年总收入为4091万元,其中工业占66.24%,农业占33.51%,其它占1.25%。10.中八村,中八村位于江高镇的西北面,面积约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4亩。2006年全村户籍人口3312人,其中农业人口1546人;居民人口1756人。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51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0187元。中八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村辖区内的企业,主要有广州三和纺织制品有限公司、白云饲料厂、中八喷涂厂、广州三机宏家机械厂、中原商标厂、中信石业公司、纶昌石业公司、广州顺顺达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11.郭塘村,郭塘村位于江高镇北面,全村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约1600多亩;设有一个经济联合社,属下设21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本地户籍人口为4563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376,非农业人口为2187人;村集体收入350万元,人均收入9000多元。村辖内有20多间企业:郭塘经济发展公司、郭塘铁路专用线货场、东方热镀锌钢管有限公司等。12.井岗村,井岗村位于江高镇北部,毗邻花都区,村内道路接汇广清高速和北二环路,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4亩,辖内6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户籍人口1350人,其中农业人口665人,外来人口210人。井岗村2005年全年工农业总收入15695万元,比去年增长9.5%,年人均收8362元,比去年增长2.8%,本村以种植红葱而闻名。村投入大量资金铺建了通往神山工业园区周边的道路,兴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13.罗溪村,罗溪村位于广州市西北郊地区,毗邻花都区,村域总面积约为27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168公顷,三条自然村,下辖7个经济社。2006年本地户籍人口1650人,农业人口为974人,非农业人口676人,外来人口750人。村内建有罗溪路、罗溪东路、中围至岐山路、罗溪中路等。建有上边头健身广场、小公园、运动场、老人活动中心、小市场。2006年村工业总收入为7562万元,农业总收入为1848万元。工业有青云木业、富盛达染整有限公司,台资企业: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食品厂,农业方面有大果杨桃、香蕉等;养殖品种有罗非鱼、钳鱼、野水鸭、母鹅等名优品种;是广州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有甜玉米、红葱、韭菜及各种叶菜等。14.大田村,大田村坐落在广清高速公路出口,南临流溪河,西靠巴江河,全村总面积约4.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有大田、鹤边、海口3个自然村,共16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户籍人口为3664人,其中农业户口2775人,居民户口889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2006年本村经济总收入为154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871元。本村民风淳朴,世代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近几年,通过农田出租给外地花农种植花卉形成1500亩高产花卉园圃。目前,进驻村的企业有三十多家,其中广东白云学院是全国有名的民办高等院校;广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是市、区、镇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农头企业。工业和学校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15.聚龙村,聚龙村位于广清高速、西二环、北二环交汇之外,形成四面被高速公路环绕之势,全村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3亩,辖下3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有户籍人口1147人,其中农业人口604人;外来人口60人。2006全年工农业总收入1700万元,比去年增长5%;纯收入800万元,比去年增长5%;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比去年增长6%;人均股份分配750元,比去年增长10%。村集体利用征地款,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出资扩建了神山工业园厂房,建筑面积约3400平方米,为村社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万元。村内所有农田排水渠均实现硬底化建设,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村容环境整治。16.大龙头村,大龙头村位于江高镇西南端,面积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8公顷,是一条自然村,共有6个经济社,2006年户籍人口1365人,其中农业人口1150人,非农人口215人,外来人口114人。村内有环村水泥路1200多米,足球场和篮球场各一个,公园2个。2005年村工农业总收入为1278万元,与2004年对比增6%,人均收入4410元,与2004年对比增长4%,第一产业总收入1090万元,第二三产业总收入188万元。该村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水利设施齐全,适宜种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种植韭菜是该村的一大经济特色。17.蓼江村,蓼江村位于江高镇西部,截止至2006年底,该村总面积5437亩,耕地面积为3587亩,属下有经济社13个,农业人口2900人,非农业人口及外来人口1000人。村内道路6公里,村公园30亩,广场2800平方米。工、农年总收入为7048万元,人均年收入1531元,经济优势及特色农产品是种植韭菜。18.小塘村,小塘村位于江高镇广清高速公路东、西侧,由小塘、廪过、柴埠里3条自然村、共8个经济社组成。截止至2006年底,该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0亩,人口5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180人,非农业人口430人,外来人员2500人。村内有长550米、宽6米的水泥道路,投资2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投资40多万元建成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公园式广场。2005年村工农业总收入20705万元,比2004年增长1.8%;人均收入1.1万元,比2004年增长14%。2005年第一产业收入1915万元,第二产业收入715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11635万元。19.双岗村,双岗村位于江村流溪河畔北面,新广花公路贯村而过。东面是江人路直通白云新机场,南面是北二环高速公路与机场高速公路相连接,西面是广州北站货场,广州市邮政枢纽中心及市交通委员会的货运场亦落户村内。截止至2006年底,全村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公顷,辖下20个经济合作社,户籍人口5455人,其中农业人口4305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8663万元,农业产值6210万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工业总产值3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全村人均收入9593元。20.长岗村,长岗村辖区耕地面积2407亩。共有峡一、峡二、峡东、海头、西边五个经济社。2006年在册户籍人口1923人,其中农业户口1423人,居民户口500人。200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9780元,村内较大企业是广州市白云区华锋家禽养殖场、广州迅业电梯厂、广州市樟桦纺织品有限公司、广东科立生物有限公司、飞扬电器厂、楚风布艺厂、广州诺特菲纳抛光器材有限公司、德宝五金加工厂、盛龙化工厂、万国机械厂、丽辉胶盒厂、加行威柏机电公司、宏美家庭用品有限公司。21.南浦村,南浦村位于江高镇西北部,紧靠花都区马溪村。面积218.3公顷,耕地面积142.3公顷,下辖4个经济社。2006年户籍人口1015人,其中农业人口588人,非农业人口427人,流动人口185人。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9881万元,比2004年增长15%;人均收入9034元,比2004年增长14%。该村私营企业投资发展良好,种养殖业结构合理,鸡心大黄皮是其特色产品。22.珠江村,珠江村位于江高镇流溪河六十五中以西,以南是南岗村。耕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沙滘、西布、珠江、江夏4个自然村组成一共有9个经济社,2006年总人口是2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860人,居民人口950人,2006年村集体收入295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辖区内大企业名称有:裕宝伟业有限公司,奥迪照明有限公司,吉鸿鞋业有限公司,红谷皮革有限公司,怡富钸物有限公司等。23.何布村,何布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4亩。2006年户籍680户,人口1941人。其中农业户籍382户,人口1265人,非农业户籍298户,人口676人。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02万元,村人均收入9832元。24.峡石村,峡石村辖区面积1660亩,耕地面积1060亩。共有峡一、峡二、峡东、海头、西边五个经济社。2006年在册户籍人口1268人,其中农业户口938人,居民户口330人。200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为7300元,村内较大企业是广州市白云区华锋家禽养殖场。村民主要从事种养业;其中种植甘蔗(约260亩),蔬菜(200亩),鱼塘养殖600亩,是广州市菜篮子基地之一,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发展观光农业及生态旅游业。25.五丰村,五丰村位于江高镇政府西北位置,总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6亩,2006年全村户籍人口2347人,其中农业人口1210人,居民人口123人,村集体经济收入253万元,经济社集体经济收入192万元,村人均纯收入10443元,村辖区内有四大企业,分别为广州市神丰钢业有限公司、广州联兴热镀锌有限公司、广州长钢钢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鸿发钢制品有限公司。26.茅山村,茅山村位于江高镇的北面,东面有广北铁路编组站,西面有广清高速公路。南面有何布村。总面积有7平方公里,15个生产社,可耕地面积约为3200亩,2006年户籍人口4946人,农业人口有3192人,居民人口有1754人。在2006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约141万元人民币。企业名称有茅山铁路货场,恒威喷胶棉厂,体育用品厂,服装厂等。27.南岗村,南岗村位于江高镇南面,南临流溪河,广清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公顷。辖有三元岗、南岗2个自然村,13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末本地户籍人口3489人,其中农业人口2980人,外来人口2320人。该村建有一个文化广场、三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村内建有环村道路及大南路。2006全年工农业总值6468万元,比去年增长1.6%,其中工业总产值2220万元,农业产值28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7300元,人均股份分配320元。比去年增长2%。该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由于该村耕地面积较多,发展农业为主要方向。特别是种植业及养殖业。种植业方面以蔬菜种植为主。养殖业方面,该村拥有1300多亩的鱼塘,水产养殖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8.大石岗村,大石岗村位于江高镇的西南部,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1亩,自然村有5个,13个经济社。2005年该地户籍人口数为3560人,农业人口数101户,非农人口14户,外来人口数量115人。2006年村工业数10个,农业数13个,农民主要是种植菜、苟杞、韭菜等蔬菜,农民全年人均收入约12500元,比去年增长2%。29.杨山村,全村农业人口1430多人,耕地总面积2530多亩。属下有十四个经济社,是一个农业大村,农民以种植枸杞为主要收入来源,种植历史悠久。村民中有80%是种植枸杞的。枸杞常年种植面积在450亩以上,每日的上市量就达1.2万多斤,每天到该村收购枸杞的车辆达到10多辆,产品远销省内外。30.朗头村,朗头村位于江高镇北面,神山管理区中心地段,邻近广清高速公路(107国道),距离白云国际机场约7公里,花都港口约12公里,交通相当便利。目前,农业是该村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优质渔业、无公害蔬菜、无核黄皮、石硖龙眼、韮菜都是本村的特色产品,村里自然环境优越。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多亩,5个经济社,分为5个自然片,总人口1500多人,外来人口900余人。31.叶边村,叶边村坐落在广清高速公路出口,南临流溪河,西靠巴江河,全村总面积约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0亩,共9个经济合作社。2006年户籍人口为2664人,其中农业户口1962人,居民户口702人,流动人口近1万人。2006年本村经济总收入为154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871元。本村民风淳朴,世代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近几年,通过农田出租给外地花农种植花卉形成500亩高产花卉园圃。目前,进驻村的企业有十多家,其中在建设的大专院校是全国有名的民办高等院校;广州市永业食品有限公司是市、区、镇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农头企业。工业和学校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该村土地肥沃,交通方便,水利设施齐全,适宜种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种植生菜是该村的一大经济特色。32.鹤岗村,鹤岗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9个经济社,总人口1539人,以鱼塘、种养为主。33.沙龙村,沙龙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12个经济社,总人口3680人,以厂房出租,有加油站,红木、橡胶等7间,另有部分商铺出租。34.勤星村,勤星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4个经济社,总人口968人,以水产养殖为主(鱼苗)。35.新楼村,新楼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8个经济社,总人口2000人,农业以种菜为主,工业以石灰厂、音箱厂、化妆品厂、树脂厂为主。

工业园区

江高私企区:江高私企区位于江高镇广清高速路旁,四周相邻分别是南岗村、珠江村、小塘村和大田村,是江高镇的中心工业区。工业区范围北起江城路平步桥头,南至南贤路与南岗村交界。东边紧邻珠江村。西边与广清高速公路相邻。作为江高镇的中心工业区,交通方便、流动人口密集,辖区面积多达2078亩。辖区内有凤翔路、秋鹿路、鹤云路、流连路、田南路、塘荔路巴江东路等主干道。
广州民科园精细化工产业区:广州民科园精细化工产业区位于江高镇塘贝村,新广花路两侧,规划总面积2502亩,目前已有霸王(国际)化妆品公司,美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高士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精细化工龙头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根据该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剩余的600多亩土地将建设精细化工产业研发、行政及展示基地。目前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正在完善过程中。

教育事业

江高镇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历史底蕴和尊师重教的人文环境厚重,历代才子佳人层出不穷。据史记载,江源,字一原,系番禺江村(现白云区江高镇江村)人,明文化元年(1465年)应举,中解元,5年后再中进士,任江西省上光县知县,因政绩显著,调升为户部主事,历郎中,待讲学士,严于操守,福得百姓,清慎自持,民皆信服;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周汝钧乃该镇南岗村人,清光绪十八年登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历代才子激励着全镇人民代代相传重教学,1979年该镇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大力发展教育,大办学校的时代背景下,该镇用实际行动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旋律,全镇上下一心,掀起了全民兴校、三级办学、村村办学的高潮,共建成中小学校42所。该镇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由于绝大部分学校属于小规模学校,校园场室少、教学楼残旧、教学设备差,该镇创强前没有一所等级学校。创强过程中,该镇将原来的43所中小学(含移交该镇的广铁六中)合并成22所学校,并建成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4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区一级学校8所、达标学校9所、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截止至2007年底,全镇共有公办初中5所,小学17所,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辖内还分布有区直管高中2所,民办学校2所,民办、集体办幼儿园25所,省市属中专、中技学校7所,高等院校3所。全镇公办学校学生16750人,公、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422人,民办学校学生1772人。公办学校教职工985人。拥有华南乃至全国知名的民办院校——广东白云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30个,在校学生一万多人,办学数十年,已为全国各地输送大量人才,也为该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在建);有分别隶属于省市的9间中专中技学校——广州卫生学校、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等中专技校等,为该地区造就数量较大、素质技能较高的技术人才队伍;还有广州市重点中学——办学成绩曾经名列全市第三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以及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江高镇第二初级中学、江村中学、江村小学、江高镇中心小学等20多间较具实力的中小学校,为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历史沿革

江高镇历史悠久,据镇志记载,从明代起,朝廷就在江村设慕德里司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包括整个禺北、从化和花县部分地区,距今已400多年,堪称历史古镇。清朝初期,江高地区就有广州地区著名的集区枣大同墟(后称江村墟)和高塘墟,成为禺北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清朝嘉庆年间就有莲湖礼学和桐风礼学,成为乡村文化教育中心。清朝末年的教育家、外交家周汝钧就是该镇南岗村人,村内还有他简朴的故居和百年牌匾。近代更有禺北人民英雄抗日的光荣事迹。解放前的江高已是禺北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禺北联乡办事处也设在江村墟。江高镇中心区所在原为清代所建的江村墟和高塘墟,1938年被侵华日军所毁,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两墟合并,各取一字,合称为“江高镇”。解放初期江高镇属番禺县,1958年改属广州市郊区,成立人民公社。1964年划归花县,1966年复属郊区。1985年以前,江村地区分设江高镇政府(城镇)和江村区公所(农村)二个行政机关,1985年撤区并镇,合为新江高镇政府。原神山镇1959年8月8日,成立石龙人民公社,社址设在神山墟。1984年改称石龙区,设区公所。1987年1月起,广州市郊区易名白云区,石龙区也改称神山镇。2004年原江高与原神山两镇合并统称江高镇。高塘墟——位于该镇爱国西路。清朝嘉庆年间,禺北士绅在江夏岭脚兴建新墟,名集福街,只有五六十间铺。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因地方过于狭窄,光绪七年(1881年),十八社董事会董事开会,商议发动各村集资股份,用于买高塘数十亩沙压之地,建高塘墟。共集得股份九百九十二股,合计一万九千八百四十两。用两年多时间,建成高塘新墟,规定一、六为墟期,禺北及花县、南海一带乡民纷纷涌到,热闹非常,成为禺北一带商贸中心。高塘墟地处流溪河下游,从化、竹料、人和、蚌湖一带的船只云集高塘,经高塘转往广州及南海、花县一带,高塘墟又成为禺北一带的水上运输中心。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日军企图沿粤汉铁路继续北上,打通粤汉铁路。禺北爱国将领伍观淇早有准备,组织禺北、花县民众抗日自卫团三千多人在流溪河北岸筑起防线。双方激战11昼夜,日军伤亡二百多人,后来日军从从化渡河,包围抗日自卫团,自卫团被迫后撤。日军占领江村墟、高塘墟,实行烧杀抢掠,高塘所有店铺全被烧光,高塘墟成为废墟。1943年十八社公所董事召集社会贤达,商议复兴重建高塘墟。1946年,村民平瓦砾为崇楼,反荒凉为旺市,重现高塘墟昔日繁荣。街楼历史风貌保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