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镇地图
建南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七孔子”崖窟墓遗址:“七孔子”崖窟墓遗址,从战国后期直到唐宋(有的地方甚至延续到了明代),恩施州流行着一种奇特的葬俗——崖葬。恩施州的崖葬文化系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据有关学者考证,其族属应为濮、僚、越,而这里的濮、僚、越与巴文化和土家文化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崖葬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悬棺,是指在悬崖峭壁上钉桩搁棺匣。二是岩罅:又称崖葬,即利用自然岩罅放置棺木。三是岩椁墓:即人工在石岩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恩施州的岩椁墓主要分布于建始与利川境内,仅在利川齐岳山以西地区就发现此类岩椁墓遗迹十余处,均是在红砂岩上人工开凿洞室作为藏柩之所,以利川七孔子岩椁墓群最为典型。“七孔子”崖窟墓遗址位于利川市建南镇北偏西2.5公里的建南河东岸的红砂崖壁上,因有7窟,故称“七孔子”,又称“仙人洞”、“蜕皮洞”。七孔子高离地面10余米,分上四下三两行排列。除一孔为长方形外,余皆近正方形。各孔之间,行距、孔距均为1米左右。有两孔深不足0.3米,其它深在1.5米左右。正方形孔室顶呈穹隆形,中高大约在1.1米,边高在0.8米左右,室宽1.4米。当地村民曾从窟中取出船形棺,内装人骨。后文物普查队又从窟内取出一个箱式匣棺,棺长0.7m,内装人骨,此为“二次葬”或“拾骨葬”。王母城:王母城,一个响亮而美丽的名字,叫人充满向往与幻想的地方,它坐落在利川市建南镇龙泉村的王母山上,与重庆市石柱县接壤。其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山上风景独特,地势险要,“城”中塑有王母娘娘雕像,民间传说众多,香火旺盛,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前景;,近几十年来,每逢农历六月十九(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庙会前后一周内。始建于明末清初。相传古时候,王母娘娘在此山歇脚,看见土家族人居住在山寨里,狩猎为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了让他们不杀生,又能过上好日子,王母娘娘亲自下山给他们传授男耕女织技术。王母娘娘上天后,土家族人学会了耕田种地,织出了西兰卡普,过上了幸福生活。她歇脚的山峰,每到王母娘娘生日时,紫气缭绕,霞光夺目。后人为了铭记她的恩泽和祈求她的长久保佑,他们在山峰上修建寺庙,取名“王母城”。被称之为集民族文化、佛教道教文化和独特风光于一体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