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地图
建设乡相关地区地图:
1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建设乡
建设乡曾隶属德都县管辖。位于县境西南部,讷谟尔河南岸。乡政府驻地距县城9公里。中华民国以后,属克山县管辖。1929年3月,划归德都设治局,始为第三区,后改为第四区。东北沦陷后,1934年属西区保管辖,1938年3月改隶西和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隶属城西区,1949年6月改隶第三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建设乡。1958年9月,德都县与北安县合并后,划归青山人民公社,翌年初改为“青山大公社”的建设管理区。1961年4月,仍属青山公社。1963年9月,正式恢复德都县后,从青山公社划出,成立建设公社。1984年春,改为建设乡。德都县与五大连池市合并后,成为五大连池市的一个乡镇。建设乡辖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漫岗地形,东部低而平坦。全乡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万亩,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乡办工业有制砖、制粉、油米加工厂等。全乡共辖建国、万有、幸福、中心、富民、富强、新兴、永兴、民兴、良种场等10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回、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乡政府驻地中心村。12、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建设乡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2年前建翻身乡、建设乡和永乐乡,1956年合并为建设乡,1959年改建设公社,1984年复置建设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1.9万。马(边)三(河口)公路过境。辖先锋、三溪、晏家林、新民、红光、永乐、红旗、五一、东光、联河、水流板、八一、高石头、光明、乐堂寺、黄茅埂、塆儿沟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盛产茶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贺昌群生于此地。5、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建设乡
建设乡隶属绥芬河市管辖。位于市境中部。绥满公路从境内通过。乡政府驻地距市区3公里。中华民国成立后,1917年属东宁县第五区管辖。东北沦陷后,改为第四区管辖。1939年6月,建立绥阳县后,隶属绥阳县绥芬河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10月,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后,隶属东宁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改隶第三区。1956年5月,设置寒葱河乡。1958年9月,并人友好人民公社。1968年隶属绥芬河区,1973年改为绥芬河公社。1975年8月,划归绥芬河市,设立建设公社。1984年2月,将原建设公社一分为三,分设建设等乡。建设乡辖境属山区,有五花山、大尖山、庙岭、鹿窖岭等山峰。全乡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万亩,盛产蜂蜜和葵花籽。乡办工业主要有木器厂、砖厂、粉石厂等。全乡共辖建华、建东、建西、红花、宽沟等5个村。1990年全乡总人口7233人,少数民族有满、朝鲜、蒙古、回族等。乡政府驻地建西村。1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建设乡
简介:建设乡位于嘉兴市西南部,与桐乡、海宁等市交界,海拔为42米,地势略有起伏,境内有莲花港、洪建港等主要河流,外接大运河,内连纵横密布的河浜,构成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乡人民政府驻地常睦桥镇,距嘉兴市区19公里。乡名来历:解放前后,建设乡分别是问寰乡和双云乡的一部分。1950年,建政为邵桥、新云、庄清三乡,1956年三乡合并时,正值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故命名为建设乡,1958年10月成立建设公社,1960年3月并入王店公社,1961年4月又独立为建设公社,1984年复名为建设乡。
大事记:1985年,修筑通嘉兴、海宁公路,沪杭高速公路斜穿境内,莲花港横穿全乡。1986年,开通自动电话。1994年,卫生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1996年起,投资910万元,完成集镇北至濮院、西至桐乡道路的贯通与硬化。1997年,获郊区“大禹杯”金杯奖。【1998年重大事项】投资160万元对二个圩区进行土地整理内涝治理;投资500万元改造集镇道路。
一方名村——花鸟港村:1995年10月由花园楼、鸟船村、斜港桥3个小村合并而成。1997年,该村投入80万元建起一个总面积为420亩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并建立蚕桑、啤酒大麦、优质大米、肉牛、湖羊、生猪、果蔬、油料相配套的农业生产基地,迈出了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新步伐。在工业方面,到1998年止,拥有有限责任公司2家、股份合作企业1家、个私企业3家、个体横机800台左右。1996年,投入资金8万元,在全村安装了有线电视。1997年初,开始逐步安装自来水,并实现了电力标准化建设合格村目标,现有住宅电话150门,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1997年达到省定新农村标准。
一方闻人——沈圣龙:沈圣龙,1950年出生,建设村人。种过田,当过兵,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和乡工办副主任,1987年,乡苎麻纺织厂因政策性亏损,经营不善等原因濒临倒闭。是年,沈圣龙走马上任,经过不断努力,该厂终于走出低谷步入辉煌。1993年,厂易名为嘉兴市龙源绢麻纺织有限公司,并连续5年被评为区明星企业。沈圣龙也被省、市、区各级政府授以优秀乡镇企业家、优秀明星企业家等称号。
消逝的习俗——上梁赞诗封:旧时民间盖新房,到上梁那天,必定要让泥水木匠搭鲁班台唱上一回,以示庆祝,这就叫上梁赞诗封。工匠们在正梁的前后方子木上用门板搭好一个鲁班台,等到吉时来临,上罢梁就开始赞诗封了。大体程序如下,:起初由工匠最小的徒弟边爬木梯边唱“脚踏云梯步步高”到鲁班台上,坐或站在台上唱一二段,然后下来,再论资排辈,由小到大,各个徒弟依次类推上去唱几段,唱词可照本宣科,也可现编现唱,但起首句必须是“脚踏云梯步步高”。最后出场的作头师傅,在唱了几段“脚踏云梯步步高”后就正式赞起了诗封,内容大都是好口彩,如保佑主东家金榜题名,长命富贵,招财进宝等,然后唱各种花名,内容均来自各出戏文。在作头师傅赞诗封的同时,其他泥水木匠在台下帮腔,衬词是“浪柳圆”调,作头师傅唱得尽兴后,便将台上的花糕、馒头、糖果等纷纷抛到人堆里,众人上前欢快地抢夺而结束。
1998年乡集体荣誉录:获嘉兴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获嘉兴市沪杭高速公路建设先进乡;获郊区“小康杯”银杯;获郊区计划生育先进乡镇;获郊区“初保”先进乡。2001年建设乡并入王店镇。(梅晓民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