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兵镇地图
集兵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
集兵镇现有个体、私营企业5326户。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鼓励镇内农民就地兴办民营企业、吸引镇外资金进来建厂办企业、促进已办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该镇做到四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利用会议、标语、横幅。电视。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优惠政策,增强勇气;大力宣传和表彰创办个体。私营经营中的典型,坚定信心。二是政策到位。在税收上,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执行各项减免政策;在收费上,由镇党委、政府统一控制,县以上职能部门收费也由镇党委、政府协调把关,把民营企业的各项费用负担降到最低限度;在用地上,由镇党委、政府负责统一征地。审批。三是扶持到位、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挤出万余元投入厂房修复,帮助企业及时恢复生产。四是服务到位,由党政领导班子对镇内民营企业实行定点服务,在不增加企业一分钱负担的情况下,包调处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包企业与镇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等。湖南赛蒂曼集团公司原在集兵镇建了一个分厂,去年底本来准备把分厂迁到衡阳市总厂旁边,但在考察两地的服务外境后不但决定不搬迁分厂,还拟在上半年把总厂一并迁到集兵镇来。特色资源
集兵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据专家勘测,境内花岗岩矿区为大型中深成相花岗岩体,储量达37亿立方米,出露面积93平方公里,耐酸、耐碱、抗风化、放射性强度低,是理想的工业用材和建筑装饰材料。集兵镇石材开采加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装饰、园林、工业、铁路等,有20多个系列,200多种产品远销海内外,久负盛名。境内的书堂山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读书练笔之处,山中书堂八景,至今旧貌依稀。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极具开发价值。集兵镇强力推进“融城强镇”战略,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招商富镇、城建活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思路,以“建三湘特色新镇,造望城河东明珠”为目标,根据“依托老镇、开辟新镇”的总体规划,规划面积为2.7平方公里的新镇址,将建成一个集“新镇、市场、工业小区”三位一体的暂新工贸型卫星城镇。营造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把集兵镇与省会长沙的距离拉近至15.2公里;正在建设的河东工业园区,是具备完善的“三废”处理设施的环保型工业园。园区内已汇聚了晶天科技、凯门有机硅、桃花科技园、高科技种苗基地、永利发石业、杨树石业、阳凤食品、中顺纸业等新兴工业群。行政区划
集兵镇辖:集兵滩街、李坳2个居委会;集兵、太栗、李坳、东湖垅、车轮、达义、松桂、白果、麻湾、五马、通天、麻町、三望、乌桥、三丰、石狮坳、邹湾、印法、水湖、青岭、彭田21个村委会。农业发展
蔬菜:集兵镇农民以蔬菜生产为主,集兵镇蔬菜面积4万亩,发展无公害蔬菜是确保农民蔬菜增产增收的关键。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使科技进步,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到54%,每年技术培训农民不少于10次,技术型农民要占农民总人数的68%,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9%,同时坚持科技攻关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每年取得农业蔬菜科技成果要达10多项,引进新品种,引导农民适用新材料新技术。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围绕市场调整结构,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反季节菜、时令菜,争取蔬菜保温面积达90%。引导农民搞好蔬菜的保鲜、加工等,增加产值和效益。三是大搞蔬菜流通,着力发展各类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集兵镇要成立各类流通服务组织50个,流通经纪人达300人以上。四是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集兵镇要投入水利设施250万元,整修田间作业路78条420米,开挖渠沟35条295米,打机井14眼,建一座蔬菜批发大市场,确保集兵镇所有菜田实现旱涝保收,蔬菜生产实现田园化、景观化、蔬菜销售畅通化。种植业:集兵镇农业以水稻种植和牲猪养殖为主,工业以煤矿采掘业为主。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有耕地2.8万亩,林地2.5万亩,总人口3.12万,9160户。2004年由原21个村合并为9个行政村,村民小组由320个合并为169个;水田计税面积26601亩,旱土17455亩;宜林山地7841亩。集兵镇十家企业实行了改制,改制面达到了87%,通过改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7加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镇政府制定了各项优惠措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本着集体增积累、国家增税收。政府增财源、职工增收入、经营者增益的原则,以资产重组为重重点,盘活现有资产存量,发展规模民营企业,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重跟踪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