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地图
衡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运输
简介:衡阳区位优越,紧靠沿海,临近港澳,承东接西,是沿海的内地和内地的前沿;“扼两广,锁荆吴”,地处南北要冲,为两广门户,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和江南主要商品集散地。不仅是全国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物流枢纽。公路:
衡阳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辖区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上瑞高速(上海至云南瑞丽)、京港澳高速、泉南高速(衡昆高速、衡大(浦)高速、衡炎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在衡阳市区交汇;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南赣南闽南)贯穿全境。京港澳复线(湖南首条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潭衡高速公路和衡桂高速公路、南岳高速公路、益娄衡高速公路在建,茶(陵)祁(阳)高速进入规划。加上衡阳已有绕城环线,衡阳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截止2010年12月底,随着主线长148公里的衡邵高速公路竣工通车,衡阳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49公里,位居湖南省第一。衡阳市区现有五家长途汽车客运枢纽站。衡阳中心汽车站:坐落于蔡伦大道与船山大道交汇处,靠近平湖公园,占地面积110多亩,西临蔡伦大道、南临船山西路。承担发往全国各地的长途客运。市内可乘K5、4、9、18、24、32、40、46、81、303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酃湖汽车站:位于珠晖区东风路与衡茶省道公路交汇处,主要发往衡阳周边省、市、县的长、短途客运。市内可乘K1、K2、K3、K5、2、7、11、23、25、27、36、37、40、81路公交车到达。
华新客运站:位于蒸湘区解放大道与蒸水河岸交汇处,主要承担往衡阳县、祁东县、衡南县方向的短途客运,也有发往省内外的班车,市内可乘坐K1、19、101、102、104、旅游1路公交车到达。
汽车南站:位于雁峰区白沙洲南郊大道与一环南路交汇处。市内可乘3、K3、25路公交车到达。(暂未使用)
王江汽车站:为武广高铁衡阳东站配套的长途汽车站。市内乘坐K1、K2、K3、K5、和36路夜班公交车到达。
公路口岸,衡阳公路口岸具备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税务、保险、外汇管理、货贷、运输等检查检验和服务功能,可形成“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的快速大通关平台。批文要求湖南省有关部门和衡阳市充分发挥衡阳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和经济外向度较高的优势,把衡阳公路口岸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的通关环境,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配套给白沙洲工业园区内外向型的企业包括富士康集团、欧姆龙集团等公司使用。
铁路:衡阳铁路枢纽引入七个方向铁路,触角伸向全国各地。京广铁路与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新湘桂铁路与既有湘桂铁路三线并行;衡茶吉铁路(单线电气化,预留复线,设计标准160KM/H)于2008年开建;兰厦铁路怀邵衡铁路(复线电气化,设计标准200-250KM/H)于2011年底开建;西(安)广(州)快速铁路安张衡铁路(复线电气化,设计标准200KM/H)力争进入十二五规划。这些铁路的建成使得衡阳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到2013年未,衡阳站的货运能力将达到湖南第一。衡阳火车站:铁道部52个特等站之一,位于珠晖区东风大道,市内可乘K1、K2、K5、1、2、7、11、16、18、22、23、24、25、27、30、31、32、36、38、40、81路及环城A线等公交车到达。每日有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列车。
衡阳东站:2009年10月6日,武广高铁新衡阳站被铁道部命名为衡阳东站,为京广高速铁路非省会城市第一大站,为一等站,隶属于衡阳火车站管辖。车站拥有9个站台,并与新湘桂铁路,衡茶吉铁路,怀邵衡铁路,安张衡铁路连接,与衡阳北站有联络线连接。通过衡州大道与中心城区交通连接,衡阳南到广州,北到武汉均只需一个半小时,为衡阳新地标。市内可乘K1,K2,K3,K5公交车可到达。衡阳北站:国家特等站,位于珠晖区,以其吞吐量大、现代化程度高成为全国铁路五大编组站之一,平均日到达、发送2.6万辆。怀邵衡铁路建设包括衡阳北枢纽的改造计划,改造后的衡阳北站将成为华南重要的铁路货运站之一。
衡阳西站:位于雁峰区,修建与1938年,现在还保留有1938年的站台,目前为二等站,随着新衡阳南站的建设衡阳西站已经走过了他的历史使命。
衡阳南站:位于白沙洲工业园内,兼有客货运功能,货场的货运规模近期按照300万吨,2条货物线,远期按照500万吨,4条货物线设计。
衡山站:位于衡东县新塘镇,为三等站。
衡山西站:位于衡山县,为三等站。有正线两条,到发线两条。
耒阳站:位于耒阳市,为二等站。
耒阳西站:位于耒阳市,为三等站。有正线两条,到发线两条。
水路:衡阳水运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湘江、耒水、蒸水、洣水等河流。湘江上溯漓江,下入洞庭,通江达海,常年可通千吨级轮船。现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2009年《湘江航运发展规划报告》明确提出“长江、珠江水系沟通工程规划——结合水利水电梯级开发,把湘桂运河建成通航1000吨级船舶的3级航道。”实现衡阳以北2000吨级航道接长江,衡阳以南1000吨级航道接西江(珠江主体)。衡阳丁家桥千吨级港地处白沙洲工业园,位于湘江南路,拥有全国内河第二大吊件码头,正对东洲岛风景名胜区;衡阳千吨级松木港、金堂河港均位于松木工业园。
航空:衡阳航空业发展的早,在国民政府时就建有机场。衡阳现有机场两个:八甲岭机场(原衡阳机场,于1995年停飞,现被闲置)与南岳机场(新衡阳机场,正在建设中)
八甲岭机场——原衡阳机场(现已闲置)
八甲岭机场,是原衡阳机场,已于1995年停飞,现被闲置:始建于1929年9月,位于衡阳市湘江东岸,火车站北侧。曾为抗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中美军用机场和国民政府重要的航空中转站。民国时期衡阳机场(衡阳航空站)设有不定班航线和定班航线。衡阳机场在建国初期发挥作用。1955年1月,民航北京管理处开辟北京-开封-武汉-衡阳-广州航线,衡阳机场建立候机室。1971年10月,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对衡阳机场进行翻修,此时机场总面积169万平方米。1972年修建运五停机坪。1986年为筹备衡阳复航,衡阳机场再次扩建。1995年11月随着民航十一队的整体迁出,衡阳机场(八甲岭机场)被闲置,现用于湖南定点跳伞队的训练场地。
南岳机场——新衡阳机场(在建)
南岳机场,为新衡阳机场,又名衡阳南岳机场。为进一步唱响南岳衡山品牌,拉动南岳区旅游经济,故新衡阳机场取名南岳机场。
衡阳南岳机场选址在衡南县云集镇,衡阳机场定性为国内支线机场,设计机型为B737-800、A320和ERJ145等机型,航程为800~1500公里。本期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建设一条长为2400米的跑道,远期发展为4D,跑道延长到3200米。衡阳南岳机场已于2009年底动工兴建。预计2020年起降客机可达4300架次,发送旅客36万人次。
衡阳武广新区
简介:2009年12月26日,随着武广高速铁路及衡阳东站通车运营,一个以衡阳东站为中心的衡阳武广新区,正在大衡阳版图上悄然崛起。衡阳大学城、衡阳市体育中心板块迅速扩大为一个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的国际央区。衡阳武广新区将迅速发展,成为湖南经济的新增长点。首期建设16.7平方公里,定位为一座集交通、金融、商贸、旅游、文化与居住的外向型副中心城市。衡阳武广新区规划:衡阳东站将在64平方公里的大范围内,打造城市副中心,武广新区的空间结构为“一核两轴六组团”。
一核:以衡阳东站交通枢纽为中心,结合耒水河滨水发展带,规划服务于衡阳和华南北部地区的商业商务中心与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共同构建规划区的发展核心。
两轴:顺应城市空间演化与经济流向,承接未来城市发展轴向,构筑规划区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同时也形成规划区的发展与景观主轴,展示衡阳东大门的城市形象;以耒水河水域为纽带,结合功能布局及景观设计,构筑规划区南北向发展次轴,同时也是展示规划区自然景观特色的第二条景观轴线。
衡阳国际商贸区位于武广新区中心,根据目前商业物业大手笔、大规模、高规格的发展趋势,宜将项目打造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中心、高档的购物中心、高尚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中心,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入驻,鼓励大型公司在该地段设立中部地区区域性总部。衡阳东站周边地区,功能定位为“南中国区域性铁路客运中心和具有商务功能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副中心”。武广新区整体定位为南国最大交通枢纽。按照规划,这块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地区,居住人口将达到50万。武广客运专线犹如一条长藤,串起了武汉、长沙、衡阳、郴州、广州5个城市,而这5个城市2020年人口将增至4000万。衡阳为华南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广州(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华中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沙(华中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列为中南地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2020年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面积2351平方公里人口将达800万,衡阳武广新区无疑将发展为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东部中心城区。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衡阳市处于湖南省凹形面的轴带部分。周围环绕着古老宕层形成的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内镶大面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层的红色丘陵台地,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衡阳盆地南高北低。盆地南面地势较高,1000米以上的山中东西连绵数十公里;盆地北面相对偏低,衡山山脉虽较高,但各峰呈峰林状屹立于中间,其东西两侧都有较低的向北通道,其东侧的湘江河谷两岸海拔高度均在100米以下。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复合倾斜,而盆地由四周向中部降低,呈现1000米,800-700米、400-300米、150米四级夷为平面。四周山丘围绕,中部平岗丘交错。东部为罗霄山余脉天光山、四方山、园明坳;南部为南岭余脉塔山、大义山、天门仙、景峰坳;西部为越城岭的延伸熊罴岭、四明山、腾云岭;西北部、北部为大云山、九峰山和南岳衡山。整个地形比降为7.9‰。南部山峰大多海拔600米以上,常宁天堂山最高,海拔1265米。西部山峰多海拔500米以上,祁东腾云岭最高,海拔1044米。东北部除南岳衡山外,一般地面高程在海拔300米-500米。市境最高点为衡山祝融峰,根据国家最新测量数据,海拔1300.2米;最低点为衡东的彭陂港,海拔仅39.2米。地貌类型以岗丘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21%,丘陵占27%,岗地占27%,平原占21%,水面占4%。中部大面积分布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面积3550平方公里,构成衡阳盆地的主体。境内有河长5公里或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溪流393条,总境长达8355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5公里。发源于广西兴安的湘江干流,自祁东归阳镇入境,依次流经祁东县、衡南县、常宁市、市区、衡阳县、衡山县和衡东县,境内长226公里。境内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一级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87.61万千瓦,可供开发量64.17万千瓦。自然资源:衡阳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开发前景诱人,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鱼米之乡”。以红壤、紫色土为主的土地资源极为适合农、林、渔业的发展。全市粮食、油料、经济作物共有10余类、1100多个品种;在林木资源中,现有原始次森林多处,以岐山原始次森林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并作为教学研究基地。全市有树种1047种,其中珍稀树种12种;其中楠木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香果树、伯乐树、蓖子三尖杉、金钱松、伞花木等树种。花卉植物有茶花、芙蓉等240余种;药用植物有丹皮、白芍等500余种。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88万千瓦,可开发点有544处,可开发量约为64万千瓦。
气候:上半年气温延续近10年来偏高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冬季偏暖,而春季气温也一再偏高。这有利于越冬、春作物的播种,同时影响环境和人类及各种生物的生活规律,如:候鸟提前北归、作物过早发芽。入春后降水较集中,影响春收和春插。下半年气候基本趋势:夏秋季节雨水充沛,比较凉爽,雨季结束不明显,与上半年的暖冬事件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变化的重要表现。
历史沿革
衡阳市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察,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在衡阳地区种植水稻,饲养猪牛,定居生活。先秦:衡阳古属三苗、杨越,战国时为楚国所辖,为楚南重镇。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将原楚国南部分为黔中、长沙两郡,衡阳地域属于长沙郡。
汉朝,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始建酃县(治今珠晖区酃湖乡,中国西汉至隋朝初年酃县为衡阳市珠晖区酃湖,宋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酃县为炎陵县),后设立钟武侯国、重安侯国。
三国,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出现二郡分立的情况。公元220年,孙吴于长沙郡东南设置湘东郡,郡治设酃县(今珠晖区酃湖乡);并于长沙郡西部设衡阳郡,下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西(今衡山、衡东、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此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郡。
两晋南北朝,西晋置衡州,治衡阳。东晋、南北朝先后设湘东郡、衡阳王国(辖今衡阳市、娄底市、益阳市、湘潭市、宁乡县等地)、湘东王国(今衡阳市、茶陵、炎陵、攸县、双峰、安仁等地),首府设衡阳。
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临蒸为衡阳县,州、县城均设湘江东岸。此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县。
唐朝,唐天宝年间又将衡州改称衡阳郡,唐乾元元年复用衡州。肃宗至德二年置衡州防御使,领衡、涪、岳、潭、郴、邵、永、道八州。公元764年,唐王朝为了加强对湖南地区的控制,设置湖南观察使。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湖南”之名,湖南观察使驻衡州。
宋朝,为衡州衡阳郡,湖南提刑司治所。
元朝:元朝确定行省制度,省下设路,改置衡州路总管府,在衡州设湖南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治武昌,今武汉)。元贞元年(1295)衡永郴桂诸路人民抗粮、抗丁,起义频繁,朝廷于衡州设行枢密院。
明朝,置衡州府,属湖广行省(治武昌,今武汉)。下辖衡阳县(衡阳市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南岳区、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县(耒阳市、安仁县)、常宁县(常宁市)、茶陵州(茶陵县、攸县、炎陵县、安仁县)、桂阳州(桂阳县、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明朝中后期设雍王、桂王藩国,都衡阳。
清朝,清代湖广行省分为左、右布政使司,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为湖南、湖北两省。置衡永郴道,驻衡州府,领衡州府(衡阳县、清泉县、衡山县、耒阳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桂阳州、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永州府(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州、宁远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郴州(永兴县、宜章县、兴宁县、桂东县),雍正十年(1732)增领桂阳州,更名衡永郴桂道。公元1676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国都)。1852年,曾国藩、彭玉麟在衡阳创建湘军。1854年,从衡阳出师北伐太平天国。
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道,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俞寿璋任道尹。衡阳道(全省三道:衡阳道、湘江道、辰沅道)所辖县仍如清代衡永郴桂道,治所衡阳,直辖湘南34县。1936年,衡阳设立粤汉、湘桂铁路局,管辖湘桂粤鄂黔五省铁路。1937年,湖南分十个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衡阳,辖衡阳、衡山、常宁、耒阳、攸县、安仁、酃县、茶陵。1939年春湖南省政府自沅陵迁至耒阳。省政府设在水东江至竹市一带,秘书厅设杜陵书院(今耒阳一中)。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西移,衡阳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和演进,不仅是南方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大后方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商业中心,市区人口剧增至60万。因此,1941年1月,湖南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县东华、雁峰、西湖、石鼓、江东5镇和城郊的广福、奇罡、酃湖3乡区域设置衡阳市,直属湖南省政府,衡阳县治仍驻市区。1942年1月1日,国民政府设衡阳市,属省辖,市长朱玖莹。1943年成为国民政府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人口近100万。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历时最长的战役——衡阳保卫战致使全城被毁,全城仅剩三栋建筑。
新中国,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设立衡阳铁路局,管辖中南六省铁路(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1949年设衡阳专区,专署驻衡阳市。辖衡阳市及衡阳、衡山、攸县、茶陵、酃县、安仁、耒阳、常宁等8县。1950年衡阳市改由省辖。1952年撤销衡阳专区,设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市。原衡阳专区所属衡阳、衡南、衡山、耒阳、安仁、酃县、常宁等7县和原郴州专区所属郴县、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等10县,原零陵专区所属零陵、东安(驻白牙市)、祁阳、祁东、新田、宁远、江华、道县、永明等9县划入湘南行署。辖26县。1980年复为省辖市(1980年,湖南省5个省辖市、10地区、1自治州,衡阳有省辖衡阳市和衡阳地区)。1983年7月,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衡阳市辖衡阳、衡南、衡山、常宁、耒阳、祁东七县(耒阳、常宁为县级市)和江东、城南、城北、郊区、南岳五个县级区。2001年城北、城南、江东、郊区四个区分别更名为石鼓、雁峰、珠晖、蒸湘四个县级区。
历史名人
蔡伦:东汉桂阳郡(今湖南耒阳市)人。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合适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王夫之: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于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尊称船山先生。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罗荣桓: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红四军政委、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15师政委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要职。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于北京,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并作诗《吊罗荣桓》,诗中最后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体现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深厚友情和非凡器重。
夏明翰:衡阳县礼梓山(今衡阳县洪市镇余家大屋)人,生于湖北秭归县。中国革命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体现了革命者大无畏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2000年,在纪念夏明翰诞辰100周年时,衡阳县人民在县城修建了夏明翰广场、夏明翰文化宫,并在广场上树立了高大的夏明翰铜像。
唐群英
唐群英(1871.12.8~1937.4.25),女,字希陶,号恭懿,湖南衡山县新桥镇人。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曾两次只身闯荡东瀛,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双枪女将,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被授予二等嘉禾勋章,我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康克清同志称其为“一代女魂”。
洛夫
洛夫(1928.5.11~),原名莫洛夫,湖南衡南县相市乡燕子山人。1949年7月去台湾。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出版的诗集有《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等。
刘道一
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中国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捐躯第一人,萍浏醴起义领导人。: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谷朗,湖南最早的哲学家、东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罗含,后蜀丞相欧阳彬、南宋抗金名将赵方,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赵葵,三元及第——元代状元何克明,大清名相、军机处大学士陈大受,清代状元彭浚,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湘军首领彭玉麟,新疆首任提督——谭上连,毛泽东第一位爱将伍中豪,新中国开国元勋、唯一与毛泽东共事一生的元帅——罗荣桓元帅、朱总司令夫人——伍若兰等等。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自幼丧父,寄居在舅父、衡州刺史郑向家,在衡阳演武坪外西湖写下千古绝唱《爱莲说》。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在衡阳回雁峰前馒头岭举行称帝加冕之礼,封文武百官,开科录士,看中的不仅仅是衡阳的地理位置及南岳衡山佛、道合一的宝气,还有她悠远浓郁的文气。纵观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绵延数百里,首峰回雁峰,尾峰岳麓山。中国四大书院,往南,有衡阳石鼓书院;向北,有长沙岳麓书院。除石鼓书院外,衡阳还有中国最早的书院、建于唐代中期的南岳邺侯书院,湖湘文化发源地——衡山文定书院及以王夫之命名、清代最著名的书院——船山书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衡阳涌现出无数志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井冈山朱毛红军三骁将之一----伍中豪;朱总司令夫人伍若兰;伴衡山青松长眠的毛泽东堂妹毛泽建等。1944年,有“东方莫斯科保卫战”之称的衡阳保卫战浴血奋战47天,为中国历时最长、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第四野战军挺进中南地区首次重大战役——衡宝战役。衡阳人的聪慧、实在、执著和韧劲有目共睹,衡阳军人的刚直、勇猛、睿智也为后人所推崇,曾国藩、彭玉麟、左中棠创建湘军于衡阳,因而为中国湘军发祥地,国际系统遗传学概念创立者曾邦哲1986年在衡阳山脉撰写成《结构论-泛进化论》阐述了现代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现今,琼瑶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念念不忘台北“衡阳路”;著名作家龙应台说:“衡阳是我永远的梦乡”;中国最后一任国家体委主任、第一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说:“我的根,在衡阳”。还有一大批湖湘历史文化名人,如开国名将彭明治、王紫峰、谭冠三,湖南的“张海迪”李丽、抗震英雄谭千秋、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大摄影家陈长芬、大画家钟增亚、马积高、白淑湘、资华筠、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南京军区政委雷鸣球上将、国家最后一任邮电部部长、第一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中石油副总经理李新华、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杨玉书中将、二炮副政委罗东进中将、中国第一王牌编剧刘和平、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佀海岩、湖南作协主席唐浩明、被《人民日报》誉为“华语歌坛创作型才子”的著名词作家冰洁,书画家管锄非、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志、谢莉斯、伍宇娟、肖芳清等。此外,衡阳还是体育冠军的摇篮。世界冠军李敬、凌洁、刘玉香和战胜“石佛”李昌镐的罗洗河,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易秒英都是从衡阳走出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