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镇地图
静观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静观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3年),至2002年有近250年历史。因境内有一古庙"静观寺"而得名,"静观"二字取自古谚语"万物静观皆自得"。1929年置静观镇,1941年改静观乡,1953年复镇,1958年改公社,1962年再复镇,1994年集真、陡梯2乡并入。1995年由原江北县划归北碚区管辖。1997年,面积71.3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佛耳、万全、七一、斜石、大坪、上云、秀水、川心、双塘、金堂、龙洞、、高垭、花园、马兰、赵堡、水东、桥亭、中百、对山、茨沟、九堰、黄葛滩、集真、和睦、农会、梨树、永睦、三根、红岩、水田、塔坪、罗坪、团碾、大石、南北沟、五斗、是农、陡梯、庄湾、石涧、吉安、中华、如意43个行政村和静观场2个居委会。
获得荣誉
2000年6月静观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2003年8月被重庆市确定为城镇建设中心镇、百强工程镇、商贸中心镇,2004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2006年被重庆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同时被重庆命名为市级文明镇,北碚区“六好”镇党委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全镇辖素心、万全、天星、九埝、花园、双塘、大坪、金堂、塔坪、罗坪、集真、和目、陡梯、吉安、中华15个行政村,志达、兴城2个社区居委会,共314个村民(居民)小组,16501户,54033人。
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卢本强: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分管人大、武装和干部工作。党委副书记、镇长田河堰: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税收工作。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雪刚: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民政、社保工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胡涛:负责纪检、监察,分管信访、计划生育、残联、老龄工作。党委委员、副镇长谭昌贵:负责政府日常事务,分管乡镇企业、招商引资、环保、重点工作,联系园区、商社工作。党委委员、副镇长王健:分管中心城镇建设、国土、村建、规划、市政管理、商贸工作。党委委员、副镇长裴祥明:分管农业(含山、水、田、林、路、气),农业综合开发,交通和技术推广,旅游。党委委员、副镇长邓邦中:分管政法、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安、司法、调解,安全、消防、烟花爆竹,水厂等工作。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刘家发:负责武装工作,分管群团(团委、妇联、科协、工会等)、教育、卫生、关工委。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承平:分管组织、人事、党政办、党校、老干部工作。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柴罗明:分管宣传、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统战、民宗工作。调研员聂廷树:协助谭昌贵分管乡镇企业工作。调研员杨启元:协助裴祥明分管农业、交通和旅游工作。副调研员陈登中:协助邓邦中分管公安、司法、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工作。副调研员彭时鸿:负责城建办公室工作,协助王健分管市政管理工作。
特色产业
北碚区依托种花传统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做“花”文章,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目前该区花木种植面积已达10.8万亩,生产从业人员达5.8万余人,年产值超过5亿元。日前,重庆市正式批准该区江东花木暨旅游农业产业带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作为重庆市惟一的“中国花木之乡”,北碚区静观镇早在南宋年间就开始了花卉种植,并以其桩头、盆景、根雕、蟠扎成为全国五大花卉艺术流派之一的川东花卉艺术的发祥地。如何壮大传统花木产业规模,促使农民增收?1999年,北碚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长期驻扎在深山里的花卉大户向公路附近迁移,在公路沿线建起了32个花卉精品展示园。近年来该区又着力调整产品结构,精心打造产业链条,在传统观赏类花卉基础上,大力发展花木、花草、花果及旅游产业,形成了以静观镇和重庆市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为中心的碚金公路沿线百里旅游农业产业带。通过引进怡胜园林公司等花木企业大力发展鲜切花生产加工,利用边坡凼坎见缝插针种植优质草坪,建成了3000亩的双塘草坪基地和8000亩的素心蜡梅花基地;同时大力扶持花果产业,先后发展了静观镇述梅葡萄园、金刀峡镇石寨村冬桃基地等花果5000多亩。随着西部地区路桥等基础设施和居住小区的不断开工建设,北碚区瞄准商机,及时扩大以绿化苗木为主的花木产销,连续3年累计新增花木种植面积2.7万亩。同时,在花木协会的指导下,当地花木大户纷纷组建起了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每年有上千经纪人奔走在全国各地,承揽各种绿化工程合同,从而彻底告别了只管栽花不问香、坐等上门收购的封闭生产格局,第一次把触角伸向了全国大市场,真正形成了公司+基地+花农的产供销一体化格局。静观镇秀水四社是远近闻名的花木大户的聚集地,家家户户栽种花木,上百万元资产的花木大户就有20多户。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在静观镇街头,随处可见来自各地的花商们坐着小车夹着支票张罗着各种与花有关的生意;前往金刀峡的游客也不忘在这里稍事停留,闻闻花香,尝尝花餐,或者挑选一些中意的花木;三三两两的花农聚集在花卉交易市场里用互联网络搜索着全国各地的花卉交易行情。以生态花卉景观为特色,以精品园林艺术为支撑,以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农业和旅游业在这里找到了最佳契合点。百里碚金路,荟萃了花木、花草、花果,云集着花农、花商、花市,连贯着金刀峡、塔坪寺、偏岩古镇、滩口牌坊、三圣白鹭栖息地等旅游景点,花影婆娑,游人如织,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以前就种点花,人要松闲一些。”水土镇大地村花木大户陈华说,“现在还要种草、种果,前来参观游玩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得做好接待服务,人是累一些了,但收入比过去高一大截。”为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大地村党委还办起了餐饮和导游服务培训班,第一期开班时,附近农家乐老板和村民一下子来了200多人,教室巷道里都坐满了听课的人。据了解,该区将进一步壮大花木规模,提升花木品质,加快建设特色蜡梅、传统树桩盆景、艳色园林树种、多功能草坪、适生鲜切花、食用保健花卉和容器花卉等花木,形成环境优美,青山绿水,花果飘香,景色宜人的花木暨旅游产业带,成为可观、可游、可居,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有影响有特色的最大花卉苗木产业基地。
名胜古迹
静观境内拥有北宋年间的塔坪古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朴烈士陵园。王朴烈士陵园概况,王朴烈士陵园位于北碚区静观镇桥亭村,占地5亩,现建有王朴烈士墓和金永华墓、王朴烈士陈列馆。王朴遗骨于1957年迁于桥亭村,1983年至1986年进行了修缮,1999年修建了歌乐山烈士陵园王朴烈士陈列馆。王朴烈士陵园属北碚区民政局主管,现由静观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代管,聘请了1名工作人员,区民政局每年划拨2000元的包干经费,无门票等收入。每年清明节前夕、“11.27”纪念日,王朴身前所创建的静观中学和莲华中学的师生、王朴的亲属、身前的战友以及静观等王朴战斗过地方的党政机关、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人员都前往王朴烈士陵园扫墓,主要开展入党入团入队等活动,每年参观人员达13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