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地图
金塔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
源远流长,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此地春秋战国史称羌、戎。战国后期至秦代,活动在河西地区的月氏和乌孙是当时较强大的民族部落,现金塔境域,曾先后为乌孙王和月氏王领地。此后金塔经历了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2个朝代3000多年有历史沿革和变迁。此地是历数各朝各代兵家争战之地,留有较多的古代军事设防遗迹和丰富的古墓群及名胜古迹。4000多年的历史,金塔历尽沧桑,曾有过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和衰落时期,先后有汉、蒙、回、藏、维吾尔、裕固等7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天翻地覆,人民主宰了这块大地,欣欣向荣的金塔,正在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展翅腾飞。行政区划
金塔县辖5个镇、5个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城镇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万多人。金塔县辖5个镇、5个乡:中东镇、鼎新镇、金塔镇、东坝镇、航天镇、三合乡、大庄子乡、古城乡、西坝乡、羊井子湾乡,金塔县是个以农牧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县。县人民政府住所地金塔镇。邮政编码:735300。电话区号:0937。机场:鼎新机场。汽车站:东站,西站。火车站:石泉子,生地湾,上元等。采矿和冶炼
到目前,全县共建起铜、铁、铝、锌等采矿、冶炼企业50多家。其中主要有:金塔县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及金塔县海绵铁厂。该企业年可开采铁矿石15万吨,生产铁精粉7万吨,可生产氧化球团8万吨,直接还原铁2.5万吨,产品销往河北、山东、酒钢等地。金塔县白山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开采铜矿石4万吨,年加工18%以上的铜精粉2000吨。金塔县康利达公司年加工铅、锌、萤石精粉1500多吨,产品销往白银和外省。金大钢铁有限公司和鼎新生铁冶炼厂,年加工生铁1万多吨,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国内钢铁冶炼企业。甘肃省最大的金属镁生产企业---金塔县镁业责任有限公司采用际先进炼镁工艺技术,年生产“金冶”牌镁锭2000吨以上,产品符合进出口标准,主要销往西欧一些国家。全县还有40多个从事金、萤石、花岗石、白云石、煤炭等30多个品种的矿石开采小型企业,年开采矿石多达10万多吨。矿石除本地消化外,部分销往外地。随着国家“增加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金塔县建筑建材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县组建起了具有高层建筑水准资格的建筑企业8家,先后辗转县内外修建楼房及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公用设施70多座,其中30%的工程获得优良工程。全县建材企业中生产规模较大的金塔县漠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425”、“525”两个系列六个品种的水泥2万多吨。金塔县砂业建材有限公司年生产灰砂砖能力达1500多万块,生产加气块1万立方米。金塔县陶瓷厂年加工各种陶瓷墙、地砖、壁画砖等装饰彩釉砖30万平方米。这些产品可满足县内市场并供应外地。林业
全县森林面积达到45.2万亩,其中:人工林25.8万亩,天然林19.4万亩,在人工林中,营造防风固沙林17万亩,农田林网3万亩,经济林4.5万亩,村屯绿化1.3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9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绿洲内覆盖率达到25.3%。林网日趋完善:现已建立起基干林带7条184公里,绿化四级渠道5390公条2650公里,四级道路357公里,居民点670个,林网化率达到92%,初步开成了片、带、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生物治沙护库工程: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灌溉着全县39万亩耕地和80多万亩林草地,是金塔片10万多人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金饭碗”。由于金塔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而两大水库又位于长达75公里的白水泉沙系尾端,受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据测定:每年因风害入两库的沙量达65万立方米,直接威胁着水库调蓄功能的发挥。对此,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每年都采取人工和机械等措施进行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从根本上治理两库沙害,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及治沙研究试验站在总结历年治沙经验教训、邀请省、地有关专家进行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将滴灌节水新技术引用到了防沙治沙上,制定了解放村水库滴灌生物治沙规划。从1996年开始,连续7年在解放村水库西北这一重点风沙口组织实施生物治沙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开工,全县每人集资16元,共筹资147万元),完成滴灌造林2541亩,78万株;营造以红柳、花棒、梭梭、毛条、胡杨等沙生植被为主的长3300米、宽210米滴灌防风固沙林带两条;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充分显示并发挥了防风固沙,护库保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此项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全县人民满意,同时还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地、县领导的好评。目前,它已成为金塔县节水灌溉、防沙治沙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亮点。2002年6月,滴灌节水生物治沙技术被酒泉地区科技处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8月3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视察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经济林基地:全县林果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水果产量达到1500多万公斤,以早酥梨、砀山酥梨、锦丰梨、库尔勒香梨为主的优质梨基地面积逐渐扩大,庭院经济林户达到80%,果品品种达到80多个,使林果业经济成不大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共有经济林面积4.6万亩,年产果品1500万公斤。其中:苹果:面积1.3万亩,占面积的28%,产量280万公斤。梨:面积2.4万亩,占总面积53%,产量1100万公斤。葡萄:面积800亩,占总面积2%,产量20万公斤。桃杏:面积2200亩,占总面积5%,产量80万公斤。枣:面积3000亩,占总面积6%,产量10万公斤。其它:面积3000亩,占总面积6%,产量30万公斤。
旅游
首届金塔国际金秋胡杨节:活动简介:甘肃金塔首届金秋胡杨节暨沙漠森林公园开园仪式于9月28日至10月28日举行。酒泉市金塔县举行了首届金秋胡杨节暨沙漠森林公园开园仪式,旅游系统、旅行社代表及群众5000多人参加了活动。金塔县万亩胡杨林现有林地面积8万亩,是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风景区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致力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工程,自2009年以来已投资1400多万元,相续完成了金波湖、旅客接待中心、道路铺筑等重点建设任务,建成了以体验大漠风情、观光胡杨美景为主旨的旅游风情线。这次金秋胡杨节暨沙漠森林公园开园活动是一次集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体育比赛为一体的盛会,使更多的人认识金塔、了解金塔、走进金塔。
金塔胡杨林:金塔胡杨林位于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胡杨林周边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树和红柳等西北特色树种,总面积达8万亩。该胡杨林分布密集,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目前金塔县正邀请专家进行规划,积极申报森林公园。若该森林公园建成,则为酒泉航天科技旅游线路产品又添新景。金塔胡杨林是额济纳旗原始胡扬林的一个林系。它经过春风的滋润、夏雨的洗礼,当大漠旷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时,胡杨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为浅黄,继而变成杏黄了。登高远眺,金秋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落日苍茫,晚霞一抹,胡杨由金黄色变成金红,最后化为一片褐红,渐渐地融入朦胧的夜色之中。一夜霜降,胡杨林如香山枫叶一样火红,像在熊熊燃烧。而每一棵高大的胡杨树冠枝头,间或又有浅绿、淡黄的叶片在闪现,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秋风乍起,胡杨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哗哗”地落到地面,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辉煌而凝重。漫步在胡杨林中,就仿佛进入神话中的仙境。茂密的胡杨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粗壮的胡杨几个人难以合抱,挺拔的有七八丈之高,怪异的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令人叹为观止。密密匝匝的树叶,也是风采独具。幼小的胡杨,叶片狭长而细小,宛如少女的柳叶眉,人们常常把它误认为柳树;壮龄的胡杨,叶片又变成卵形或三角形,犹如兴安岭的白桦;进入老年期的胡杨,叶片才定型为椭圆形,更有甚者,在同一棵胡杨树冠的上、下层次,还生长着几种不同形状的叶片,可谓奇妙绝伦。
电力
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总面积18830平方公里。金塔县电力局(供电公司)是金塔县供电辖区唯一的供电营业管理机构,成立于1970年4月,现有干部职工156人,肩负着全县3镇10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委员会,共39125户13.8万人的供电管理工作。改变:金塔农电建设从七十年代初办电开始,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断发展状大,目前整个供电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供电能力,止目前全县境内共有110千伏“嘉大线”(嘉峪关变---大庄子变)线路100.2公里,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2台,容量40000千伏安。有35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3台,容量29730千伏安(其中:上杰变主变2台,容量8000千伏安;城南变主变2台,容量8000千伏安;三上变主变2台,容量3500千伏安;鼎新变主变2台,容量3600千伏安;晨光变主变2台,容量2000千伏安;羊井子湾变主变2台,容量2000千伏安;芨芨变主变1台,容量1000千伏安;铜矿主变1台,容量630千伏安;石泉子主变1台,容量10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8条256公里,共有10千伏线路18条总长750公里,配变855台,总容量42350千伏安。共有0.22--0.4千伏线路1400公里。全县境内有小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4690千瓦,年发电量1600万千瓦时。全县各类用电设施完备,设备齐全,电气化程度较高。
发展:全县的供用电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年供电量以10%的速度递增,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完善,各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供电量逐年稳步增大,到1999年底,年供电量突破6000万千瓦时,全县人均年用电量达到435千瓦时,电力经营成效显著,总收入达到1200万元,实现电力销售工业产值28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400万元,供电实力不断增强。
二十一世纪之初: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开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金塔县电力局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价入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争取国家4424万元农网建设改造资金、抓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农村高压电网及配套低压入户线的同时,又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电器开关厂、电力综合大楼和附属配套等工程。电器开关厂以设计、生产、加工、制作开关柜、配电盘、计量仪表箱、补偿柜、铁附件及配变改造修理等为主,年产值300余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电力综合大楼地处县城黄金地段,集办公、住宿、餐饮、娱乐、健身、电力销售为一体,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200平方米,建有高标准豪华客房36间80余张床位,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大小歌舞厅及卡厅,大型健身、桑拿、保健中心,大、小会议厅及培训大厅,舒适豪华、环境优雅的餐饮中心2部60多张席位,可同时容纳600多人就餐,电力综合大楼整体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