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酒泉市地图 > 金塔县地图 >
古城乡地图
古城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古城乡是洛阳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经过全乡近4万名群众努力圆满完成了征地、拆迁、补偿、环境协调、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任务,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处处一派热火朝天、塔吊林立的喜人景象,新区秀丽形象初步显现。截止2005年5月,开元大道、王城大道、体育大道、政府东路、政府西路、大学路、瀛洲路、英才路、景观大道等30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先后完成2000万余亩征地任务,陈李寨、小寨、夜叉磨、杨庄、孙庄、范滩、八里凹、老贯庄等13个村3000余户民宅、60余家企业拆迁完毕;河科大、工业高专、洛阳大学等大专院校一期工程已竣工。古城卫生事业10年来又有了较大发展,乡卫生院通过改扩建,医疗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街道个体诊所随处可见,方便了群众就医,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近年来,古城乡先后被授予“洛阳市文明单位”、“洛阳市治安模范乡”、“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洛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市级五好党委”等荣誉称号,经济实力逐年上升,2004年位居全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17名,比2003年的25名提升了8个位次,成为洛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星乡镇。

经济发展

古城乡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地肥沃,适宜南北多种作物生长,现已建成小麦育种基地,花生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等高科技农业开发基地,每年培育小麦2500吨,年产花生2833吨,畜禽250万只。古城乡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工富农,现已形成了以永新面粉厂为龙头的靖宇面粉公司,年生产面粉2万多吨,面粉广销湖北、东北等省,深受广大用户青睐。以及新世纪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掺量粉煤灰墙体砖,豫南非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白云石粉,莹石粉等一批乡镇企业的产品,广销周围各县市。以龙华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养殖业,年出栏肉鸡100多万只,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世行肉牛育肥厂为龙头的肉牛养殖业,年出栏肉牛i000多头,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古城乡经济的新亮点。

地理概况

古城乡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东南,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耕地7.2万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距确山县城9公里,京深公路、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新阳高速纵贯全境,北距驻马店市火车站5公里,南距明港机厂45公里。境内的古城电厂年发电量在5亿千瓦时以上。吴桂桥煤矿煤质优良,已探明煤储量在3.2亿吨以上,现在正在开采,村村通电话,通公路。交通。水电,通讯条件都极为便利。古城乡三国时曾是关羽斩蔡阳的发生地,至今有三义庙遗址及蔡阳坟,也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乡,靖宇故居和纪念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瞻仰。周围30公里有怪石嶙峋的天然盆景嵖岈山,湖光山色的铜山湖,薄山水库,“小延安”等名胜古迹。

历史沿革

奇台县古城乡的前身是奇台镇园艺场,1959年奇台镇镇长王添敏为安置城镇闲散人员就业,依照县委统战部建场的作法,选择在水磨河首西岸、吐虎玛克古城侧建场,聘请植树模范白克里负责建场工作,命名为奇台镇园艺场,当年种植果树150亩,并在树园修筑土墙保护树。1965年,县上调整行政区域,将奇台县政协园艺场与之相邻的奇台镇园艺场合并为奇台县园艺场,又将西地公社西坎尔孜大队下属的3个生产队划入县园艺场,至此,场下属7个生产队。1977年升为公社级单位。1978年又将西北湾乡八家户大队划入县园艺场,并将西北湾公社满营湖大队两个生产队搬迁至县园艺场,归八家户大队管辖。至此,县园艺场下属古城、八家户、果园三个生产大队及16个生产队,总耕地扩大到7000多亩。几经区划调整,县园艺场范围逐渐扩大,总面积为49平方公里,东连农六师110团场,南邻108团场,西接奇台镇牧场和西北湾乡小屯大队,北邻奇台县城和西北湾公社头屯渠。县园艺场到1984年春天改为古城乡建制时,共有1196户、5852人,总耕地为25357亩。2004年底,全乡农业总人口6537人,辖11个行政村,属乡村两级管理,由汉、维、满、蒙、哈、锡伯7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总耕地面积27000亩,人均占有耕地4亩。

地理概况

古城乡位于府谷县最北端,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属东部纯农业乡,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道路交通条件相对优越,“府-准”、“纳-榆”两条公路呈“人”字形经过古城、前坪、油房坪、园则湾、五道河5个行政村。全乡总土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2138户,9355人。有信用社、医院、学校、粮站、供销社、邮政所、电信所、兽医站、种羊场、移动营业厅、联通营业厅11个机关单位,17个党支部,344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286人)。共有干部职工178人(乡政府57人),乡党委、政府设领导11名: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人大主席、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四名,武装部长一名,乡长助理两名。全乡现有耕地33304亩,粮播面积30490亩,有林地48234亩(其中退耕还林地9331.7亩),草地12708亩,羊子存栏22500只。

地理概况

古城乡位于静宁县东部,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堡乡、联财乡接壤,西连威戎、司桥两乡,南与庄浪县毗邻,因宋置章川堡古城而得名。全乡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57个村民自治小组,人口34231人,总耕地面积10.9万亩,其中梯田10.2万亩,灌溉面积7710亩。甘渭子河自东向西横穿而过,河谷地带海拔1660米,河谷南北梁峁起伏,沟壑交错,海拔1960米。全乡乡村道路29条284公里,铺砂8条58公里。

经济发展

古城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境内有耕地167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80公顷,境内有淡黑钙土、山岗沙包地、洼地、草原等。适宜多种形式的种植、养殖开发。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养殖业规模,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全乡经济提速增效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战略。通过干部包村、技术培训、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畜牧业、烤烟产业的开发力度,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目前,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全乡共发展5个养殖专业村,即长源村和古城村的养羊、长虹村的养鹅、长新村的养猪、长志村的养鸡。进一步优化了畜禽结构,搞好品种改良,推进舍饲,发展精品牧业。全乡建青贮窖590个,青黄贮饲料达1.2万吨。目前羊发展到2.2万只、猪2500头、鸡6万只、鹅5万只。烤烟面积发展到1500亩,新建堆积式烤房57座,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烘烤工艺,在2004年大旱之年实现烟叶产量22.5万公斤,产值1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和67%,上等烟率达19.8%,全市排第一位。经济作物花生、芝麻、纤维高粱、大挠子、圆葱、辣椒、绿豆、葵花、蓖麻面积逐年增加,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已逐渐变成了优势产业。近年来,古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共栽植退耕还林995.6公顷,“三环一路一网”造林229.5公顷、盐碱地栽枸杞150公顷、低洼易涝地插柳100公顷。古城枸杞“宁红10号”在2003—2004年省农博会上先后两次被评为“名牌产品”,退耕还林工作2001年度被大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建草原工程围栏1500公顷,加大了禁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乡村两级干部层层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乡林草管护大队的作用,使禁牧工作禁得住、不反弹。通过草场改良和禁牧,使草原植被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0%恢复到现在的80%以上,吉林电视台于2002年就该乡禁牧后发展草业经济的成果做了专题报道。境内建冷库1座,投资110万元对冷库进行了改建、扩建,扩大了生产规模,年可屠宰加工羊肉200吨,年创产值310万元,利税15万元,产品畅销北京、内蒙古、沈阳、大连等地,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该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多方面寻找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岗前培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该乡近几年年均劳务输出人数达3000人次以上。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88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3%和65%。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几年接受省、白城市、大安市检查,均进入一档行列,长新村被国家计划生育协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良好,保持了社会稳定。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7所。初中教师40人,在校学生228人,小学教师75人,在校学生4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