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塘镇地图
可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5434男23736女21698家庭户户数8737家庭户总人口(总)43742家庭户男22769家庭户女209730-14岁(总)157570-14岁男84430-14岁女731415-64岁(总)2670815-64岁男1378115-64岁女1292765岁及以上(总)296965岁及以上男151265岁及以上女145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0718
经济发展
可塘镇充分发挥该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珠宝加工业,促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有资料显示,该镇新增珠宝加工企业93家,总数达到386家,全年工业产总值3.92亿元,其中珠宝加工产值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7%。1998年以来,可塘镇充分利用区位人缘优势,选准工业发展的着力点,组织一支招商队伍,经常到香港、深圳、东莞等地联系外商,向他们大力宣传回乡办厂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许多外商通过回乡考察,感受到这里是一块投资生财的宝地,遂纷纷到可塘安营扎寨。该镇同时大打“以商招商”牌,吸引一批外商来这里办厂。引入的伟基手套厂、巴西晶来利宝石材料行等厂家,都是通过可塘籍商人引进的。该镇外资企业达到19家。同时,该镇以外资企业为依托,大力扶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使其以外资企业齐驱并进。该镇规定,个体私营企业主用地给予优先,免受代理办证手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地价优惠20%,等等。优惠措施吸引了耀溪、鸿利达、金盛、远东等宝石厂和春晖地球仪厂先后到该镇兴建投产。该镇规定骨干公路沿线的村年至少要办起5家工企业。这一硬性指标,有力地调动了各村大办工业的积极性,陇东、下可塘、联金、上达、下达等地的家庭作坊式宝石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特别是陇东村仅530户3000余人,却办有宝石加工厂89家。农村办工厂,城乡一体化,成为可塘工业发展的又一特色。
基础设施
自99年以来,共计投入建设资金达6000万元,解决了长期来可塘圩内交通挤塞的难题;首期投资350万元,整治圆山岭路、河;投资100万元,建设可塘镇文化中心;投资50万元,完成圆山岭路灯建设;投资300万元,整治可塘自来水站,改善供水条件;罗南、罗西和黄厝港等村投资近百万元,建设自来水工程,供电、电信部门分别投入1500万和850万元,完成了第一期的农网改造和电信扩容工程,进一步优化了电力和通信服务;各村居委共计投入近500万元,完成了村道新建扩修工作,进一步巩固完善镇内交通网络,罗北、罗山、可北、可新等村多渠道筹资,结合村容村貌的整治,新建培修了村道;多方筹资800万元,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加固扩容可北水库,修建起白沙截洪陂、溪头提水站、陈厝陂龙潭坡头等一批中小型农建项目。
珠宝之镇
海丰县可塘是一个国道旁的沿海小镇,也是革命家彭湃的故乡。随意望去,映入眼帘的尽是水晶珠宝加工厂。按常识,水晶类珠宝原材料大多都产自国外,一个无原材料的偏远小镇居然有这么多加工厂扎堆,真是令人费解。可塘镇有1000多家珠宝厂,年加工各种半宝石超5万吨,产量占世界加工总量的70%,产品畅销港、台、欧美、东南亚和国内等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珠宝加工基地。珠宝产供销一体化,在这个小镇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座落在广汕公路旁的一个有上千铺位的珠宝交易中心,一个叫王瑞宝的珠宝商人依托全镇珠宝工厂,与他人合作投资6000万建了这个市场,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去年交易市场开门营业,这让可塘珠宝加工业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交易市场还设有珠宝会展中心,并有酒店、原材料堆放场等配套设施,其目标是打造全球第一大水晶珠宝交易市场。目前交易市场一楼的数百个铺位全部被当地的工厂主抢租了,用来批发其生产的水晶、碧玺、石榴石等半珠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偏远的小镇上,生意居然不错,很多珠宝商人从深圳、广州赶来买货。记者与一工厂老板在聊天中得知,可塘现在的工厂仍以订单为主,单是美国、台湾等地的订单就让多数工厂一年忙不完,做批发仅是顺带做一下。而原材料主要通过香港贸易公司向国外进行采购,然后运到可塘加工。可塘的9年珠宝发家史,谈起可塘的珠宝发家史,许多工厂老板总会提及王瑞宝。没有他,可塘或许不会有珠宝加工厂,就更不用说达到今天超千家规模。十几年前,王瑞宝的村里还很穷,人们过着春种秋收的传统农业生活。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潜入海丰可塘这快革命圣地时,不甘贫穷落后的王瑞宝和几个村民来到深圳寻找机会。凭着年轻的热血和胆量,王瑞宝等几个人在深圳的珠宝加工厂奋力拼搏。他们从对珠宝一无所知,到逐渐上手,再到深谙熟稔,一晃就是八年。八年里,王瑞宝和同伴们学到了过硬的珠宝加工技术和本领,也掌握了一定的珠宝原料进口套路和市场信息,更完成了办厂的原始积累。1996年,他们先后回到家乡可塘。王瑞宝率先投资3.5万元,办起可塘第一家小型珠宝加工厂。他的同伴们也先后办起加工厂。因为近年国内外市场对水晶等珠宝产品的极大需求,可塘珠宝很快声名远播,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在王瑞宝等人的带动下,希望致富的同乡们也纷纷“洗脚上田”,学起技术,办起了大大小小的珠宝加工厂以及家庭式作坊。王瑞宝当初的小工厂扩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鸿利达宝石有限公司。随着生意的顺利入轨,王瑞宝越做越有信心,公司也越做越大,产值已达到3个亿,后来他又在广州开设了自己的珠宝行。据悉,目前可塘资产过百万的珠宝企业已经超过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