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汕尾市地图 > 海丰县地图 >
小漠镇地图
小漠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海丰县辖镇。原称港官圩,又名旺官圩。1952年设旺官乡,1959年改属圆墩公社,1960年并入鹅埠公社,1965年析设水漠公社,1984年改区,1984年撤区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红海湾畔,海岸线长19.5公里。距国道324线和深山高速公路仅3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大澳、元新、云新、南香、东旺、旺渔6个管理区和旺宫居委会。是县属重点渔港之一。经济以渔业为主。养殖对虾、蚝、螃蟹、海胆、鲍鱼等。小漠镇是广东省十大重点渔港之一,海丰县水产现代化养殖基地,又是汕尾市沿海渔船主要避风港和休渔期停泊港。小漠镇南方澳东西两侧延伸山丘礁岩石,2公里长的沙滩宽阔平坦,沙粒细小均匀,纵深腹地浅水区数十米,海水碧绿清澈,风静浪平,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滨泳场。整个旅游区可规划为沙滩排球赛场和训练基地、沙雕艺术园、海滨浴场、渔民风情游览区。

医保工作

小漠镇为做好新农合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度全镇5148名农民全部参合,“参合率”达100%。根据该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开展新农合工作仅仅依靠领导重视和宣传到位还是不够的,为此,镇委书记郑惠暖和镇长刘锦荣要求工作人员讲究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多种途径相结合做好新农合宣传发动工作,最终使全镇农民都参合,分享到建立新农合的成果。加强便民服务,小漠镇农合办双休日安排人员值班,减少报批环节。小漠镇纪委书记、分管领导陈雪静对记者说:“本镇离县城比较远,为减少参合农民办理报批手续来回奔波,能代劳的农合办工作人员尽量代劳。”今年8月份小漠镇已有63人次报销了医疗补偿费162000元。

社会事业

坚持“科教兴乡”战略,巩固“普六”“普九”成果,加快建设步伐。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一座,中学新建图书书楼、实验楼一座,彻底改变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计划生育率三年均在96%以上,计划外多孩率为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下。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新建了卫生院,改善了医务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运转正常,完成了年度筹资任务。2004年卫生院进行扩建,达到标准的乡卫生院条件。民兵、民政、广播等各事业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新的成绩。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排查、消除隐患。三年来,没有发生重大不安全事故。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地方治安调解组织作用,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发生。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小漠镇党委把创建“五个好”党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常抓不懈,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保证和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多次被评为党建先进单位。

小漠镇资源

小漠地处红海湾畔,海拔2-5米之间,背山面海,属丘陵地形。东南面海岸线长20公里,东北顶点为赤石河出海处。小漠镇自南向北呈三角形片状分布。全镇总面积34.45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个渔业村委会、5个农业村委会,总人口1万余人。全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濒临沿海,海岸线长达20公里,浅海滩涂广阔,发展海洋经济特别是发展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海丰县的重点渔业镇和海水养殖专业镇。港口优势明显,乌山海区具有建设10万吨级码头的潜力,南方澳燕子塘拥有3000吨级码头一座。目前,海丰华城能源有限公司决定在乌山港区建设5万吨级码头,发展石化项目。小漠渔港是全省84个重点渔港之一,也是汕尾市的中心避风良港,被省政府列入全省渔港10年整治计划,每逢台风季节来自深圳、东莞、惠东以及本地的马宫、后门等地的渔船常来避风。旅游资源独特,小漠沿岸线风景怡人,知名度较高,是开发成滨海旅游区的一块宝地。由海丰莲花山渡假村老板蔡阳山先生投资兴建的南方澳渔村,正在加紧建设,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将建成融海洋景色、美食、娱乐于要体的滨海消闲避暑中心。

特色产品

小漠镇临近大海,具有丰富的海捕资源,海胆、蚝、紫菜、对虾、是这里的名特产品。海胆产于小漠沿岸南方澳、乌山一带,其形球状,黑色周身长刺,属贝壳类,其肉红褐色,可供餐用,营养价值很高,主要出口日本等地,蚝(学名牡蛎)产于小漠沿海岸边岩石和赤石河出海门,有野生和人工寄养两种,其肉有白色和黄白色两种,尤以白肉蚝而著名,营养价值极高,远销深圳、香港等地;紫菜产于小漠南方澳沿岸石壁上,冬季为产期,颜色呈紫黑色,属海生植物,晒后成片状,可作煮汤食用,并能治疗缺典病;精养对虾为小漠镇名产,种类有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等6个品种,主要销往香港、广州、深圳等地,1990年每公顷产量达3.78吨,曾获汕尾市精养对虾大面积高产养殖一等奖。该镇建立了虾蟹、鲍鱼、牡蛎和海胆四大养(增)殖基地。全镇水产养殖总面积1.5万多亩,人均1.5亩以上。低产田成了高产?,荒滩涂成了“聚宝盆”。去年,小漠镇养殖产值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8%。

水产养殖

海丰县小漠镇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积极养殖对虾、蟹等水产品,使得该镇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为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养殖户注重提高科学养殖技术含量,不时地为池塘除水、净水、投饵,在水质调控的同时进行病害防治,为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是对虾收获时节,一亩对虾池塘可捕获对虾1000多斤,经济收入1万多元。产品不断运出,呈现着水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改变群众“纯粮”观念小漠镇濒临红海湾,海岸线长达20公里,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过去群众“纯粮”观念根深蒂固,缺少养殖经验,对发展水产养殖存在思想顾虑,致使该镇成片的低洼田长期种植水稻,产量低、效益差,广阔的浅海滩涂荒废,群众收入较低。为此,该镇把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产养殖的突破口来抓。一方面多次召开群众大会,组织群众进行学习讨论,提高群众对发展水产养殖的思想认识。同时组织村委干部、农民群众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转变思想观念,解决农民群众“不想调”、“不敢调”、“不会调”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农民细算经济账,分析种植粮食作物与发展水产养殖的比较效益,使农民懂得“敢调整、大发展,快调整、快致富”的道理,于是,调整农业结构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连片开发建立养殖基地实现规模生产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该镇在健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根据资源分布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对全镇水产资源开发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将全镇分为虾蟹、鲍鱼、牡蛎和海胆四大类养(增)殖区。对全镇耕地进行全面的调整,变小块为大块,变多块为连片,确保连片开发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大力开展退田还?,引导群众将成片的低洼田、低产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改造成养殖标准池塘,发展虾蟹养殖;另一方面,采取村民投资开发、外地能人带资开发、村或村民之间合股开发等形式,加快浅海、滩涂开发步伐,拓宽养殖领域。据统计,全镇退田还?达3000多亩,开发浅海、滩涂近12000亩,使低产田成了高产?,荒滩涂成了“聚宝盆”,农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小漠该镇建立了虾蟹、鲍鱼、牡蛎和海胆四大养(增)殖基地,几乎咸水能够引到的地方都开发发展了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