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兴安盟地图 >
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图
科尔沁右翼中旗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属于山前丘陵洪积台地,地域辽阔,土壤肥沃。霍林郭勒河流经大部苏木。居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388毫米。

创建文明城镇

针对我旗城镇建设相对落后这一实际,科右中旗坚持以生态能源城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大了文明城镇的创建力度。一是加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通过招商引资渠道,累计投入资金3.34亿元,对巴彦呼舒镇进行集中开发建设,使巴镇开发改造总面积达到61.3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26.6万平方米。同时,还累计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在巴彦呼舒镇实施了二十余项基础建设工程,其中绝大部分工程已建成使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巴彦呼舒镇的综合服务功能。2005年在全区星赛活动中,科右中旗有1镇由4星级晋升为6星级,1苏木由3星级晋升为5星级,1镇由无级别跃升为4星级,2镇由无级别跃升为3星级,3个嘎查由无级别跃升为3星级文明嘎查。新佳木苏木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创建十星级文明苏木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加强了城镇专项管理整治工作。在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方面,他们在巴彦呼舒镇投资近百万元新建两处高标准水冲式公厕,在居民小巷新建100个全封闭垃圾房,并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和集中整治活动,使镇内主要街道实现了全天清扫保洁,杜绝了垃圾乱倒和污水乱泼现象。在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方面,巴彦呼舒镇主要街道实行分道管制,对停车场进行定点分类,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客运车辆实行了车进站、人归点,严禁在主街道任意停靠、严禁超员,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在加强市场管理方面,对巴彦呼舒镇镇区内的门市店、摊点、集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标准化治理,积极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和“购物放心一条街”活动。严厉打击了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不讲信誉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了市场环境卫生治理、食品卫生管理和文化市场管理,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开展了“机关良好形象工程”活动。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三优一满意”公务员活动,推行政务公开和公开办事制度,从文明拨打电话、礼貌待客、规范着装、挂牌上岗、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上入手,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监督制约措施,使机关作风明显得到改善,推动了各项工作不断上台阶。四是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小区)活动。把社区(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2004年,对巴镇社区居委会规模进行了合理化调整,将原来的16个居委会调整为10个,并通过竞争上岗选配了社区干部,通过参加统筹方式解决了退休居委会干部的生活问题,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建立健全了社会服务体系。五是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单位活动。把创建文明行业、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列为重要考核目标,实施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在个体工商户中还开展了“诚信经营户”评比活动,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明显转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营造出了友好亲商氛围。目前,全旗已有区级标兵文明单位2家,区级文明单位7家,盟级文明单位52家,旗级文明单位190家,文明行业3家,文明窗口示范单位12家,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普遍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和公示制。2005年10月份,旗国税局还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旗农电公司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旗通信分公司和旗交通征费稽查所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

行政区划

科尔沁右翼中旗辖6个镇、9个苏木。
镇:巴彦呼舒镇、高力板镇、吐列毛都镇、巴仁哲里木镇、好腰苏木镇、杜尔基镇
苏木:巴彦茫哈苏木、巴彦淖尔苏木、新佳木苏木、西日嘎苏木、代钦塔拉苏木、额木庭高勒苏木、巴扎拉嘎苏木、坤都冷苏木、哈日诺尔苏木。境内有:扎木钦管理区、布敦化铜矿管理区、孟恩套力盖银铅矿管理区、布敦化牧场、吐列毛杜农场。

加强文化建设

按照自治区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部署,科右中旗着手开展了科尔沁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加强了科尔沁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科尔沁旅游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组成三大类17个课题开发小组,挖掘整理科尔沁旅游文化课题25个,并在盟内各类刊物媒介上发表了大量反映中旗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投资环境的图片和稿件。编辑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外宣画册,出版了蒙、汉、英三种文字书籍《走近科尔沁草原腹地》和VCD光盘,并通过五洲国际发行公司发行到国内外,使中旗外宣品走向世界,展示了全旗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新环境,进一步丰富了科尔沁文化内涵。二是加强了文化阵地建设。为了给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科右中旗以文化场馆建设为重点,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图什业图赛马场、河堤广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科尔沁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在文化场馆建设中,我们积极尝试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在巴彦呼舒镇建设的五角枫广场项目,已于去年底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今年9月建成使用。三是开展以弘扬科尔沁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育活动。2002年图什业图赛马场建成后,科右中旗在这里先后举办了三届科尔沁赛马节暨草原那达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宣传了科尔沁文化。为了精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尔沁文化品牌,2005年,科右中旗成功承办了全区首届乌力格尔艺术节暨第五届全国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进一步展示和弘扬了科尔沁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科尔沁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依托文化阵地,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为科尔沁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农牧业产业化

围绕“农业稳旗”战略,科右中旗确定了“一退、二进、三提”的建设目标,对农牧区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一退”,就是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发展精种高产的种植业,解决农牧民的温饱问题;“二进”,就是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推进产业化,解决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三提”,就是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水平。在种植业发展上,通过大力实施“1350”工程,即每1个农牧民建设3亩旱涝保收的基本田、全旗基本田总面积达到50万亩,使全旗基本田面积达到61万亩,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5年,全旗粮豆总产量达到8.1亿斤,比2000年增产5.3亿斤,创历史之最。在畜牧业发展上,主要是通过加快推进“6625”工程和“1210”工程使畜牧业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提升。“6625”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建设6000个畜牧业专业户、专业户饲养的大小畜占全旗大小畜的60%、每一个专业户饲养改良基础母羊200只或改良基础母牛50头;“1210”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使每1个无畜户实现饲养2头基础母牛或10只基础母羊。全旗家畜总数由2000年的110.4万头(只、口)增加到今年的204.4万头(只、口),年均增长10.8%,大小畜总数由2000年的93.3万头(只)增加到今年的183.9万头(只),年均增长12%。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上,通过切实加强八大基地建设,使草原肉牛达到18.9万头,草原肉羊达到94.4万只,草原黑毛猪达到20.5万口,水产业开发面积达到10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58.5万亩,西伯利亚苦山杏保护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饲草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达到41.4万亩。

历史沿革

唐代为地。辽代为黄龙府北境。明代划入科尔沁。清初为科尔沁六旗之一。1969—1979年随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80年兴安盟恢复时,由哲里木盟划入兴安盟。?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辖3镇、16苏木:白音胡硕镇、高力板镇、吐列毛杜镇、巴仁哲里木苏木、哈日诺尔苏木、坤都冷苏木、巴扎拉嘎苏木、额本庭高勒苏木、巴仁杜尔基苏木、代钦塔拉苏木、新佳木苏木、准太本苏木、西日嘎苏木、布敦花苏木、巴仁太本苏木、巴彦淖尔苏木、巴彦茫哈苏木、义和道卜苏木、好腰苏木。?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行政区划一览:(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资料。根据当时《内蒙古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巴彦呼舒镇:辖图什业图、伊和苏莫、代钦、罕乌拉、宝力高、乌兰、巴彦、兴安、霍林郭勒、满都拉、呼格吉勒、呼和、哈达、查干、前德门、铁路16个居委会;王鲁、新立、浑地阿玛萨尔、莫勒黑哈达、窑艾勒、巴彦、浩特化、西日卜、十三马架子、伊和塔拉、塔本格热、海龙、准布敦化、巴仁布敦化、草高吐、查顺化、敖尼斯台、扎木庭18个嘎查。高力板镇:辖第一、第二、第三3个居委会;东风、国光、高升、浩雅日毛杜、义和卜、呼和卜、化卜、好力保、金刚、沙木哈、仑淖尔、仓根巴达、巴彦卜、新套卜、新发、金祥、稻田、蒙兴、查干陶勒盖、呼和索格、老杜、赛罕卜、丰产、老公司、本恩格尔、高林套海、后布仁、赛罕塔拉、巴仁太本29个嘎查。
吐列毛都镇:辖一街、二街、三街、四街4个居委会;海林、台吉艾勒、元宝屯、巴彦套海、乌兰哈达、哈吐查干、才日吐、准巴彦乌兰、吐列毛杜、和日木、巴仁巴彦乌兰、博根扎拉嘎、哈日哈达、海林中艾勒、罕查干、玛尼吐、阿贵扎拉嘎17个嘎查。
巴仁哲里木镇:辖达巴音扎拉嘎、巴彦温都、义和艾勒、后索根、前索根、宝日根艾勒、新伊和艾勒、德日苏布拉格、哲里木、哈日哈旦阿拉嘎、界生吐、查干登吉、好力特格、准翁根海拉苏、巴仁翁根海拉苏、查日顺扎拉嘎16个嘎查。
好腰苏木:辖召沙、伊和呼热、朝胡尔吐、窑音塔拉、新艾勒、东巴彦套海、花灯、哲日根吐、好腰、包日温都热、查申套卜、南巴彦套海、毛都艾勒13个嘎查。
巴彦茫哈苏木:辖大茫哈、敖力伯、义勒利特、曹德敖、三股窑、杨德胜、刘家窑、乌力吉吐、哈吐布其、大哈日沁、大力哈日沁、巴彦温都、特格喜哈日沁、呼木吉勒吐、葛根敖日都15个嘎查。
巴彦淖尔苏木:辖查干淖尔、乌呼日呼舒、巴力珠日、联合、哈吞乃苏莫、巴彦淖尔、广太号、巴彦塔拉、贵力斯台、塔拉艾勒、双榆树、巴彦哈嘎12个嘎查。
新佳木苏木:辖新佳木、浩力保、沙布台、蒙古店、界力伯、贝子府、三家子、哈巴斯台、巴彦套海、杰仁达巴、哈日巴达、准太本、新发、阿日本格热、巴彦茫哈、殿吉、赛音温都热17个嘎查。
杜尔基苏木:辖赛汗乌拉、南鲜光、靠山、东石场、杜尔基、巴彦乌拉、宝根吉如和、沙塔化、布拉根阿日嘎、乌兰化、楚胡尔吐、巴彦哈拉、查日斯台、雅玛吐、德勒图乌苏、北鲜光、达日罕、乌苏台、乌兰中、海力斯台、亚门毛都、双金、嘎查营子、西林化24个嘎查。
西日嘎苏木:辖西日嘎、杜锡恩格热、乌逊、杜热本格热、嘎旦扎拉嘎、哈日嘎查、巴彦温都尔、查干敖瑞、伊和哈达、新艾勒、巴仁查干呼舒11个嘎查。代钦塔拉苏木:辖哈日钦扎拉嘎、乌兰额日格、温都日花、仑毛杜、四海、海利金茫哈、茫来、金星、巴彦珠日和、代钦塔拉、吉力化、查干诺尔、布日很茫哈、双山、查干楚鲁、哈日卜16个嘎查。
额木庭高勒苏木:辖查干登基、二龙屯、宝格吐、图列吐、兴隆屯、前拉拉屯、后拉拉屯、巴彦哈达、金山、五星、柳条沟、井沿沟、新丰、吴龙宝14个嘎查。
巴扎拉嘎苏木:辖阿木斯尔、兴安、巴彦敖包、霍林、车家营子、昂台、布拉格台、敖扎拉嘎、甲哈达、巴扎拉嘎、巴彦呼舒、查干堡好、茫哈13个嘎查。
坤都冷苏木:辖南地宫化、北地宫化、巴彦扎拉嘎、南新艾勒、北新艾勒、坤都冷、铁特格、哈根阿木斯、赛罕化、兴安敖包、毛盖吐、坤冷苏木莫德吐12个嘎查。
哈日诺尔苏木:辖乌塔其、巴彦高、海力森、斯力哲、图什业图、布里亚特、扎木吐、哲日格勒代布拉格、呼和出鲁、呼和温都、德布特日达巴11个嘎查。
扎木钦管理区:辖铁日很哈达、扎木钦、格日哈达、巴彦扎拉嘎、额布根乌拉5个嘎查。布敦化牧场、吐列毛杜农场、孟恩套力盖矿冶公司、孔雀山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经济发展

综述:全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559万元(1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2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8566万元,下降5.8%;第三产业增加值55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平均人口计算)6430元,比上年增加585元,可比增长2.7%。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构成为48.7:17.4:33.9,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呈恢复性增长,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物价总体水平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均为105.2%,比上年同期上涨2.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累均为104.5%,比上年同期上涨1.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9.9%,比上年同期上涨3.3个百分点。年末,全旗城镇经济单位从业人员15865人,比上年增加82人,同比增长0.5%,城乡个体、私营企业达到3543户,从业人员5987人,注册资金达1.7亿元。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1879人,其中:安排“4050”人员501人。全旗财政收入实现5937万元,同比下降1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60万元,同比下降32.9%。全旗财政支出61623万元,同比增长42.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1026万元,同比增长46.1%,在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361万元,同比增长5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经济增长对投资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社会分配相对不公平,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等。
农业: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65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7.7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增长0.9%,油料播种面积1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34663吨(4.69亿斤),比上年减产18337吨(0.37亿斤),下降7.2%,油料产量6238吨(0.12亿斤),比上年减少1858吨(0.04亿斤),下降22.9%。在粮食总产中,玉米产量165940吨(3.3亿斤),比上年减产5708吨;水稻产量11292吨(0.23亿斤),比上年减产2021吨;谷子产量2004吨,比上年增产484吨;小麦产量9048吨,比上年减产11412吨;高粱产量5774吨,比上年减产1381吨;绿豆产量22255吨(0.45亿斤),比上年增产4539吨。在油料总产中,花生产量1180吨,比上年增产1121吨,葵花籽产量4661吨,比上年减产2191吨。林业生产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98万亩,其中:营造用材林9.3万亩,防护林3.6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4.25%。畜牧业生产结构性调整明显。据夏季牧业年度统计,全旗家畜存栏头数达180.36万头(只、口),比上年减少24.07万头(只、口),下降11.78%,其中:大、小牲畜头数为163.0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0.86万头(只),下降11.3%。在大、小畜中:大牲畜17.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59万头,下降16.8%;小畜145.2万只,比上年减少17.27万只,下降10.6%。大、小牲畜商品率为56.1%,死亡率为1.37%。二○○七年末(日历年度)全旗家畜存栏145.06万头(只、口),其中:大畜存栏17.82万头(匹),小畜存栏110.23万只,生猪存栏17.01万口。年家畜出栏109.7万头(只、口),出栏率为62.95%,其中:商品率为57.68%,在家畜出栏中:大畜出栏6.98万头(匹),小畜出栏89.64万只,猪出栏13.08万口,大、小牲畜商品率为61.48%。年肉类总产量36245吨,牛奶产量4592吨,禽蛋产量3603吨。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500吨,同比增加120吨,增长8.7%。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旗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39万千瓦,同比增长5.4%,大中型拖拉机3215台,同比增加386台,小型拖拉机15792台,同比增加511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0.29万千瓦,同比增长5.1%,当年新打井1238眼,水浇地面积达65万亩。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06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吨,农村用电量2319万千瓦时。
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8711万元,同比下降1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006万元,可比下降29.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4%,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1.31,比上年提高3.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比上年下降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6%,其中:税金完成1162万元,增长44.3%,利润完成1714万元,同比增长30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2199元/人,比上年下降27.3%。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961万元,比上年增加19821万元,增长21.7%,限额以上投资项目42个,比上年减少10个,新建项目35个。当年竣工交付使用项目36个,工程项目交付使用率为85.7%;房屋施工面积27.6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企业开发1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8万平方米,在房屋竣工面积中,房地产企业开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0090万元,比上年增长546.8%。投资结构明显改善。投资重点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倾斜。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4257万元,比上年下降65.2%;用于第二产业投资33516万元,比上年下降24.3%,用于第三产业投资7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5.6%。年内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855万元,可比增长24.9%。
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全年公路货运量达295万吨,比上年增长4.98%,货物周转量达到2258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0%,公路客运量完成162万人次,增长5.2%,公路旅客周转量达1199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0%。全旗通车里程1130公里。邮政和网通全年实现业务总量2174万元,比上年增长4.1%。市话户数达到8484户,同比增长6.7%,其中:住宅电话6680户,同比下降1.8%;农村牧区电话户数达到12508户,比上年下降9.4%,其中:住宅电话12038户,比上年下降8.1%,小灵通用户达12608户,同比增长14.6%,互联网用户2048户,同比增长24.1%;移动电话用户达8.12万户,同比增长33.1%。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4023万元,可比增长3.6%。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旗县以上完成44018万元,旗县以下完成328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12.1%。分行业来看,批发业零售额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1.2%;零售业零售额62878万元,同比增长14.2%;住宿和餐饮业、其他行业零售额分别为5794万元、76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9.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完成216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对外经济:全年全旗外贸进出口总额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引进国内资金4.64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考察团(组)11个、224人次,其中:国外团(组)4个、18人次,分别来自泰国、日本、蒙古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金融和保险业: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086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0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461万元,比上年增长0.04%,其中:商业贷款56598万元,比上年下降4.1%,农业贷款8802万元,比上年下降18.6%。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现金支出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3.3亿元。全年保费收入2162万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8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78万元。全年保险赔款458万元,比上年增加98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48万元,同比增长86.5%,人寿险赔款支出210万元,比上年下降7.5%。
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年全旗推广盟级及以上农业先进技术32项。全旗各行业科技人员达到5105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367人。各类教育事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2007年末,全旗共有中、小学校110所(包括小学教学点63个),在校学生30936人,其中:中学在校学生14900人,小学在校学生160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18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662人,年进行城乡人员技术培训1650人。年内考入大专院校学生1497人,其中:考入外省区大专院校128人。
环境保护:2007年,全旗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投入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年末,全旗环卫一线职工180人,环保环境监测站(所)1个,环境监测职工3人。全旗共有自然旅游景点10个,已被国家、自治区确定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