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潍坊市地图 > 昌邑市地图 >
奎聚街道地图
奎聚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事业

奎聚街道南隅小学幼儿园地处昌邑市区中心位置,环境幽雅,外形美观,文化气息浓郁,内部设施优良,是隶属南隅小学的一所全日制幼儿园。现有8个教学班,其中4个大班,2,个中班,2个小班,教职工19人,是一支平均年龄为30岁的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其中大专5人,中专12人,职工2人。正是这样一支观念新、业务强、素质高、修养好、充满活力、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把自己的爱心全部奉献给孩子们,不求索取、不求回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紧紧围绕“启智博能、快乐成功”的办园宗旨,注重生活中的教育,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谐、支持、互动的学习氛围,亲切、平等、尊重的师幼关系,让每个幼儿实现“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康体魄、探索未知世界、体验学习快乐”的目标。

基础设施

奎聚街道交通、通讯快捷便利,与济南、青岛、烟台均有高速公路相连,距潍莱、济青高速公路仅30分钟车程,距潍坊机场、下营港只有30多公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拥有纺织、印染、建筑等10余个行业,区内纺织、食品加工等园区将为投资者提供广阔舞台;街道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活跃,商贸繁荣,辖区内人流、物流集中,拥有超市、各类商店、宾馆数十家,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环境洁净幽雅,绿化覆盖率达36%,配套设施齐全的豫园小区、东方家园、阳光嘉园、宝润小区、同新家园等小区为居民及投资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特色农业优势独具,初步形成了以苗木、果品、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奎聚街道立足地理优势,深挖科技潜力,作好发展文章,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繁荣,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并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工作模范单位”称号。

特色经济

奎聚街道特色农业优势独具,初步形成了以苗木、果品、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花卉:通俗地讲,“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习惯上往往把有观赏价值的灌木和可以盆栽的小乔木包括在内,统称为“花卉”。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区,只能做温室盆栽观赏,如白兰、印度橡皮树,以及棕榈植物等也被列入广义花卉之内。

旅游景点

昌邑市博物馆坐落在奎聚街道内,是非常有名的景点。
昌邑市博物馆:昌邑市博物馆坐落于城东路东侧,文山西麓,占地40.71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建筑风格采用了仿古殿堂式结构,于1997年正式落成并向社会开放。该馆馆藏丰富,碑帖、书画收藏独具特色。大批藏品中,经鉴定具有重要价值的有千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商代末期的邓共、明代孙昂墓出土的随葬石俑、黄元御《伤寒悬解》手稿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馆现已开辟十个专题展厅:即历史厅,文物厅,书画厅,碑贴厅,民俗厅,丝绸厅,华侨厅,经济发展厅,科技厅,预备厅。

行政区划

1997年7月4日,撤销都昌镇,分别设立奎聚、都昌两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昌邑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李家埠镇划归奎聚街道,昌邑市人民政府奎聚街道办事处位于昌邑市中部,是昌邑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面积67.6平方公里,辖22个社区居委会、39个行政村,总户数2.6万户,人口8.4万,总耕地面积4.5万亩。

经济建设

奎聚街道内建有科技含量较高的花卉科技园、蔬菜科技园,以花卉、蔬菜和优质林果为主的“三高—优”农业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粮经比例为2:8;街办现有建筑建材、纺织服装、维修运输、冷藏加工、餐饮服务等各类集体企业50多家,并已顺利完成了改制工作任务;街办辖区现有钢材市场、花卉市场、纺织丝绸服装市场、中国轻纺城钱清昌邑原料市场、摩托车市场、木材市场以及农贸市场等10余处,三产和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奎聚街道目前已有15个村(居)在市区范围。由于基础条件、经济条件、村庄规划不同,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档次和水平。旧村改造工作作为该街道的重要工作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人大代表所关注。为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前段时间,奎聚街道人大办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实施旧村改造的村(居)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实际情况,并到诸城、潍城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开阔了视野。在此基础上,代表们对奎聚街道旧村改造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统一规划、一村一策、边开发边回迁等建议意见。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对此非常重视,根据代表们的建议意见,进一步调整了旧村改造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