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大理州地图 > 宾川县地图 >
拉乌彝族乡地图
拉乌彝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拉乌乡山清水秀,资源富集,经济活跃,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地处两州三县五乡镇的区位优势,是拉乌乡加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拉乌乡赢得了“核桃之乡”的美誉;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原汁原味的农特产品造就了独特的自然优势,使拉乌乡成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的理想地区;储量在150万吨以上,煤层达60至70公分的煤炭资源优势以及水量丰沛,其规模可建国家级水电站的水能资源优势是拉乌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评价

拉乌乡,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一个具有诸多资源优势的地方;一个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地方,这里有着大自然恩赐的树花菜、苦菜、树头菜、双眼皮花鳅以及自然放养的家畜食品;有着彝家儿女优美的歌声、舞蹈;有着奇特的婚俗和带有踩犁头、放神等民间艺术瑰宝;有着白龙聚会为主的赏不完的山川美景,驻足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彝家儿女为之骄傲;畅游这片多情而开放的土地,让人流连忘返。

劳务输出

拉乌乡党委、政府把提高群众科学知识,增加群众收入作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立足点,积极组织各种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近年来,拉乌支柱产业烤烟、核桃,以及特禽养殖、中草药种植等新兴产业都取得较大发展,但是由于观念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等原因,极大的影响了拉乌群众的增收,及产业调整和发展。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首先加大对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等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其次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加强地区间劳务合作,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通过发放宣传材料,邀请全乡致富能手和农业技术人员等方式,精心组织开展的以烤烟栽培、核桃加工、特种养殖等内容为主题的培训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今年,拉乌乡共开展培训13次,培训人次上千人,通过培训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为拉乌的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新彝乡奠定了基础。

地理环境

全乡国土面积241.5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89.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是全县森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集原始森林、用材林、次生林、水源林、风景林为一体的林区。全乡有耕地面积12158亩(其中水田2536亩,水浇地2571木,旱地面积7051亩),人均占有耕地1.12亩。境内高山河谷相间,最高海拔五顶山3241米,最低海拔三撇坟1310米,年平均气温15.7℃,降雨量860毫米,海拔高差大,形成高山寒冷,中部温凉,沿河炎热的立体气候。

生态建设

拉乌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以环境管理能力为核心,确立了“突出一个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建设生态化,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乡”。突出一个重点。突出核桃产业发展这个重点,依托优势,加大力度,做大做强核桃产业这篇致富文章。一是实现核桃产业发展“三化四调整”目标,“三化”即种植规模化、经营市场化、产业升级工业化;“四调整”即在指导思想上由强调扩大种植面积调整为扩大面积与提升质量并重;生产布局上由零星种植调整为整村连片种植和公路沿线种植,逐步建设绿色核桃长廊;产品结构上由单纯出口原料调整为出口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政策措施上由注重生产扶持调整为生产、经营、引资建企等措施兼顾,引导生产、加工、销售的良性互动,建立循环经济。把拉乌建成宾川最大的优质泡核桃基地,建成全州乃至全省有名的绿色核桃生态乡。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核桃产业,依托峨溪金果有限公司走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强做大核桃龙头产业。目前,全乡共种植核桃树8.23万亩,82.3万株。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加大投入,抓实天然林保护,实施“以煤代柴”工程,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实现封、育、管、造有机结合,使全乡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82%提高到84%。二是做好退耕还林工作,以发展核桃产业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有关惠农政策,抓好退耕还林工作,目前,全乡共实现以核桃经济林果为主的退耕还林面积4000亩。三是做好能源建设工作,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向上争取,实施好沼气池建设和节能改灶工程,目前,全乡共建成沼气池172口,节能改灶350口,其他大部分沼气池还在建设之中。四是做好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管理、开发和保护,有计划的依法开采石材,保护森林植被,力防山体滑坡,促进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乡村面貌的转变。走进拉乌,随处可见的是核桃成林、绿树成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一个个村庄被绿色环抱,白墙、蓝瓦、绿树,崭新的文明村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二是实现核桃产业化发展的转变。核桃树由原来的零星种植转变为连片种植,核桃产业发展走上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目前,全乡核桃已达到8.23万亩、82.3万株。三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打造绿色生态乡,不断培植壮大核桃支柱产业,当地群众由原来以耕种粮食为主转变为以种植核桃树为主,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乡年产1600吨核桃,可增加群众收入2800万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自然资源

拉乌乡山清水秀,资源富集,经济活跃,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地处两州三县五乡镇的区位优势,是拉乌乡加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拉乌乡赢得了“核桃之乡”的美誉;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原汁原味的农特产品造就了独特的自然优势,使拉乌乡成为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的理想地区;储量在150万吨以上,煤层达60至70公分的煤炭资源优势以及水量丰沛,其规模可建国家级水电站的水能资源优势是拉乌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拉乌乡,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一个具有诸多资源优势的地方;一个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地方,这里有着大自然恩赐的树花菜、苦菜、树头菜、双眼皮花鳅以及自然放养的家畜食品;有着彝家儿女优美的歌声、舞蹈;有着奇特的婚俗和带有踩犁头、放神等民间艺术瑰宝;有着白龙聚会为主的赏不完的山川美景,驻足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彝家儿女为之骄傲;畅游这片多情而开放的土地,让人流连忘返。

特色产业

目前该乡共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个,一个是拉乌峨溪金果有限责任公司;另一个是拉乌核桃协会。拉乌峨溪金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牵头组织是拉乌村的一部分致富带头人,参加的农户共12户,成员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该公司主要从事核桃的营销,由于公司刚刚成立,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运行情况一般。拉乌核桃协会成立于2005年12月,共有会员70户,成员户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协会牵头组织是拉乌村“两委”班子,协会主要为群众提供在核桃种植、烘烤、销售方面的一些技术信息,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协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会员活动。,拉乌峨溪金果有限责任公司和拉乌核桃协会的成立对促进全乡核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推广新式核桃烘烤烤房,有效提高了核桃烘烤质量,拉乌峨溪金果有限责任公司在盈利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2006年全乡核桃发展到8.23万亩、82.3万株,产量达1800吨,产值达3200万元。拉乌核桃产业发展走上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