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尖乡地图
雷公尖乡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发展
雷公尖山清水秀,绣谷飞云,扬坪舞鹤,鲤鱼拜塔等为著名的靖安十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推崇并题写寺名的“双林寺”即座落境内。双林寺:双林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靖安十景:况钟园林位于靖安县城东,始建于1983年,原名为森林公园,在1995年为纪念历史名人,中国古代三大青天之一的况钟诞生600周年而重建,并更名为况钟园林。况钟园林总面积507亩,园内有况钟墓、况钟铜像,革命烈士纪念塔、仙洞揽胜等十多处景点;有250多种珍贵的树种,400多种花卉绚丽多彩。山风过处,竹浪涌动,松涛阵阵,四处芳香。园内石级起伏,小径曲折,既有森林公园的野趣,又有江南园林的韵味。2001年9月政府决定将况钟园林整体出让给天津客商赵玉甫先生进行开发、建设完成了况钟园林度假村,总占地面积94亩,度假村宾馆按三星级标准进行装饰,配有10幢风格迥异的别墅,以及游泳馆、保龄球馆、网球场、健身房、演艺厅、桑拿洗浴室和大型会议室、餐厅、停车场、洗衣房等附属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完善。
政府职能
雷公尖乡内设机构:党政办、农业办、工业办、林业办、社会事务办、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党政办:(一)负责党委、政府、重要会议、领导讲话、上报下发的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和文书处理。(二)围绕党委、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负责信息的收集、综合和传递工作,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承办重要会议、决定和重要精神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以及领导指示的查办、催办工作。(四)来信来访工作,协助领导搞好信访接待及信件处理工作。(五)办公室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农业办:农业新技术推广;沼气工程的实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机信息和农机服务;农业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维护。
工业办:1、为企业代办工商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2、为新建厂房的企业,协助做好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3、协助搞好招工。4、为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林办:1、采伐指标的审批、发放;2、调解山林纠纷;3、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及补助发放。
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社会劳动和保障、医疗卫生、民政、老龄、计划生育、科技、文化、教育、广电、通讯、卫生、体育、旅游、环保、交通、民族宗教、村镇规划和建设等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1、计划生育政策咨询;2、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咨询;3、环情、孕情检查;4、免费发放各种避孕药具;5、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计划生育证(准生证)和流动人口计生证;6、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各种奖扶政策
地理气候
雷公尖乡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地处北纬28°47'至29°06',东径114°54'至115°30'。地势东西长,南北窄,四周环山,中部山地间杂丘陵,惟东南偶有少量河谷平原,是一个以山区为主地区。本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春季回暖迟,有春寒,夏季炎热时间长,秋季凉得快,冬季较寒冷,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气温东西相差大,历年平均气温17.0度,少数高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0度左右,要比平原低3度以上。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7401毫米,年际变化大,最多达2224.7毫米,最少1132.6毫米,相差1092.1毫米,降水分布不匀,一般山区大于平原。经济发展
雷公尖乡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乡二、三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380万元。人均达12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346元。工业经济形成了铸造、纺织、建筑、竹木加工等支柱产业。2004年,雷公尖乡主导产业省林业、果业和粮食。年木材采伐量达3000立方米,毛竹3万根,年产果500吨,产粮1225吨。乡地方风土特色主要有秀谷鸡、黑沙王西瓜、苦菜、水蜜桃、椪柑等。2005年,在靖安县优质农特产品展销会上,雷公尖乡展出的“太空一号”花生引起了县内外商家的浓厚兴趣,他们或当场品尝,或预订种子,或询问栽种技术。在场的该乡生态农庄技术人员介绍,2003年11月中国第18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太空一号”花生在太空进行科学试验后,由中国农科院提供50克“太空一号”花生种子于2004年春开始在雷公尖乡生态农庄小面积试种,并获得成功。2005年扩种0.5亩地,亩产达150公斤。其特点是耐旱、耐寒、耐高温、抗病,适应红壤,沙质、潮泥地栽种,每年8月底收获,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壳薄、质重,平均每蔸产果200~300克,出油率比普通花生高20%以上。人文建设
雷公尖乡十分重视村民的文化建设,如长坪村科技文化协会举办的椪柑、甜糯玉米栽培管理经验交流会,农民土专家欢聚一团,围绕椪柑种植,甜糯玉米栽培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着自己拿手的农作物种植经验。该村还充分发挥民间协会的力量,成立了诗词协会,科技文化协会,体育协会等,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道德素质,尤其是该村的科技文化协会,协会会员在每年定期开展科技活动,通过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现场操作等形式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全村的科技文化发展。自然资源
雷公尖乡总面积33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木竹资源,森林覆盖率85%,生态环境优良,珍稀树种有樟、楠、梓、柏、水杉、江南桤、罗汉松等,野生药材有近百种,此外,还有木本油料和淀粉。野生动物有野猪、猴、穿山甲、松鼠以及竹雉,喜鹊等。木竹:别名:扁担竹秆高8-12m,径4-6cm,。秆壁厚,节甚隆起,秆下部稍呈之字形弯曲,表面贴生棕色刺毛,节环密生一;关向下的灰白色绢毛。箨鞘迟落,革质,背面常无毛或二耳不等大,大者长椭圆形,比卵圆形的小者约大2倍,有波折,边缘具发达之遂毛;箨舌高4-5mm,边缘齿裂并被注解苏毛;箨叶直立,近三角形或卵形,其基部宽度约为箨稍先端的确2/5。下部分枝具少数硬或软的刺,主枝粗壮下垂。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2cm,宽1.5-3cm,背面宇航局被子短柔毛或无毛。竹秆壁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