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镇地图
冷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医疗卫生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4人,占人口总数的0.2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117人,参合率85.49%;享受低保259户,800人,发放低金270060元。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建有镇卫生院1所,院内干部职工共12人;建有村卫生所7个,卫生室1个,卫生防疫医疗点1个,总面积为4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4人;全镇建有公厕3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43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4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478户,占农户总数的53%。
历史沿革
冷泉以驻地得名。因附近的三岔河水温低,俗称冷水沟,后雅化为冷泉。清末民初,属蒙自南区团保局辖地。1955年,冷泉称第三区区公所,1958年改为冷泉公社,1968年改为红锋公社革委会,1984年5月全县改革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由红锋公社改为冷泉区公所,1987年,蒙自县进行区乡体制改革,撤消冷泉区公所,建立冷泉乡人民政府。2001年5月撤乡建镇,改为冷泉镇人民政府。
特色产业
1、蚕桑,栽桑养蚕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分散。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农户的投资,提高蚕茧单产,使之也适应山区环境饲养,所以栽桑养蚕成为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2002年,冷泉镇在试种试养170亩获得收益的基础上,2003年发展种植2300亩,主要集中在小新、鸡白旦、冷泉三个村委会,连片种植的桑林成为冷泉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并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益的目标。2004年发展到13000亩,主要分布在冷泉、小新、所本底、夺底、鸡白旦等五个村委会。2、天麻,2006年,冷泉镇竹木孔村开始示范种植100平方米,现已成功,以后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3、烤烟,正是由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烤烟发展规模由2003年的3000亩发展到2006年的8000亩,涉及烟农643户,完成烤烟收购任务18000担,其中:中上等烟16000担,烤烟总产值971万元,农户平均收入15100元,财政收入达270多万元。烤烟已成为兴镇富民的产业。
人口分布
截至2006年底,全镇辖8个村委会(冷泉、小新、兴隆、鸡白旦、所本底、楚冲、夺底、舍利马),107个自然村,1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54户,总人口20281人,有劳动力1356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087人。主要居住着彝、汉、苗等八种民族。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42.49%,汉族总人口的36.33%;苗族占总人口的20.95%。
经济状况
2006年财政总收入267.22万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75.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1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4900亩,粮食产量1075.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74公斤。
文化教育
冷泉镇全镇有1所中学,8个村完小,20个教学点,由于受人口居住分散的影响,校点分布也较分散,其中一师一点17个;现有在校中小学生3058人,92个教学班,137个专任教师。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9所,其中镇级1所,村级8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