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二庄乡地图
梁二庄乡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条件
邱县南北长2k,东西宽2k,全县5m2m总土地面积48衬.邱县地处黄淮海平原的西南4k端,没有山川湖泊,开阔而平坦,海拔3.39m至4.,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县内东有老沙河,08.西有老潭河贯穿县境南北约2k.全县土壤分为5m褐,潮,盐三个土类,以潮土土类为最多,占土地总面积的9.%.邱县属半湿润半干旱温带大陆性12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极端31C9最低温一29,极端最高温4.9.最大冻土层1027045,.无霜期25m0天,年降雨量58.6m,最大积霜深度11.平均年日照27..m586小时.淡水层埋深为1-2.520.境内有京开,邯临,邱广三条县级以上公路纵横穿过,交通较为方便。管理服务
加强外出务工人中的培训。为进一步促进群众增收,创优订单劳务输出政策,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该乡明确规定,凡在外表现突出并拥有专业技术的,回乡后可享受乡土人才待遇。为及时掌握全乡劳务输出情况,该乡在各村设立了1名信息员,及时沟通外出务工情况,规范本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对富余劳动力按文化层次、技术专长、求职意向等,分门别类建立档案,以提高订单就业的成功率。同时,该乡还与北京、青岛、昆山等10余个大城市企业建立了信息劳务合作关系。对前来招工的企业,先对其进行考察、评估实力和诚信度,再签用工合同,确保万无一失。此外,该乡围绕建筑、保安、服装、电子四大劳务输出业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县职教中心、乡农广校等培训学校作用,对外出务工者进行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的双重培训,使1000余名农民获得了专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目前,邱县梁二庄乡通过开展订单服务,有效带动了建筑、保安、服装、电子四大劳务输出业的发展,输出网络遍布全国10余个大中城市,从业人员已达6000余人,年创业收入6000万。。行政管辖
1953年设梁二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6年里庄乡并入。1997年,面积62.6平方千米,人口2.6万,辖西梁二庄、东梁二庄、西姚四头、东姚四头、西七方、东七方、小侯仲、后小河套、前小河套、后郎二寨、前郎二寨、焦路、坞头、程二寨、张庄、孟二庄、卢兴平、靳兴平、万兴平、谢里庄、张何村、霍赵屯、东锚寨、西锚寨、徐申寨、郭吕庄、李申寨、杜申寨、郝段寨、刘段寨、龚堡31个行政村。经济发展
梁二庄乡己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医疗、教育、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政策优惠,商机无限。梁二庄乡正以崭新的风貌,喜迎八方客商。林粮间作效益高:该乡推行了五种造林模式:林棉(粮)间作大方模式。按照行距20-30米、株距1米模式种植,3-5年一个轮伐期,在不影响或少影响粮棉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土地的立体种植效益。原料林基地建设模式。通过反租农户土地,由造林大户承包种植经营,乡政府成立了林木购销公司,按市场化理念实行公司化造林。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2米,实行轮替间伐。农田林网绿化模式。以村间路、田间路为框架,先修路、后植树,按照“一路两沟四行树”的标准进行高标准绿化,形成每200亩-300亩1个网格的方田林网。新农村及宜林地绿化模式。结合空心村治理,对空闲宅基地、房前屋后、三荒四旁以及坑塘进行统一规划,见空插绿,通过拍卖绿化权、林权等方式,调动全民植树种极性,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林下经济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全乡已建成林下肉鸭养殖大棚50个、林下灵芝大棚40个、林下散养柴鸡10万只、林下药材500亩。截止目前,今春全乡累计植树30万株,造林5000亩,修路40公里。
林特产品创新路:邱县梁二庄乡东锚寨村的林下灵芝种植示范园区里,一座座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树下,棚内飘出“灵芝仙草”的幽香。乡党委书记王晓宁一边忙着跟群众商量灵芝管理要点,一边高兴地说:“林下种植灵芝,每亩地年纯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以上,是单纯种植农作物收入的20倍左右。”,灵芝有“仙草”、“瑞草”之称,是喜阴植物,很适合在林下大棚种植。为有效发展林下灵芝产业,梁二庄乡积极想办法,与山东华夏灵芝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由华夏研究所负责提供菌种和养殖技术,回收产品,农户负责种植培育,“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保证了灵芝种植户的良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