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地图
历城区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而得名。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市中心不远。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济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历城的古地名:山茌县三国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汉茌县为山茌县,属泰山郡至晋,隋属齐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省山茌县入历城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山茌县,属齐州济南郡。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山茌县为丰齐县。遗址今在济南市中区党家庄镇丰齐(村)。丰齐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山茌县为丰齐县,属济南郡,治山茌城。《山东考古录》:“丰齐县,古山茌也。”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省丰齐县入长清县。五代因之。遗址今在市中区党家庄镇丰齐。历山县五代梁朝,曾一度将历城县改为历山县。《续山东考古录·济南府补遗》:旧五代史,商汉筠,齐州历山人。按朱温(梁太祖)之父名城,当时郡县有城字者多改名。后康旋复故……汉筠入仕当梁代,或历城曾改历山。1962年在济南市土建工程中,曾发掘出五代梁人“济南孙公瞻墓”,墓志铭中有“历山县”的记载。古镇镇名由来,盘水镇北宋设龙山镇。金置盘水镇。《金史》:“历城镇六:盘水……。”元名般水镇。明复置龙山镇。现为章丘市龙山镇。中宫镇曾名终军村,以西汉终军故里得名。金置中宫镇。《金史》:“历城镇六……中宫。”清末名终宫镇。后沿称仲宫镇。今仲宫为仲宫镇政府驻地。老僧口镇唐名老僧渡口,传因一老僧在赵王河撑船摆渡行人,故名。金置老僧口镇。《金史》:“历城镇六……老僧口。”现为唐王镇老僧口(村)。上洛口镇金置上泺口镇。《水经注·济水》:“泺水又北流,注入济,谓之泺口也。”《金史》:“历城镇六……上洛口镇。”明为雒镇。清名雒口镇。后沿为泺。为别于北泺口,又名南泺口。现属天桥区北园镇洛口(村)。王舍人镇唐名王舍人店。金置王舍人镇。《金史》:“历城镇六……王舍人。”建国前后皆为历城县政府驻地。现为王舍人镇驻地。遥墙镇原名高固君。唐名遥墙。金置遥墙镇。《金史》:“历城镇六……遥墙。”现为遥墙镇政府驻地。柳埠镇曾名柳埠店,俗称柳埠街。《中国地名大辞典》:“[柳埠镇]在山东历城县南中宫镇东南二十五里,为县巨镇。”现为柳埠镇政府驻地。堰头镇曾名堰头铺、堰头庄,亦名堰镇。明崇祯六年(1633年)《历乘》:“堰镇:城东北十八里,居民稠密,为北州、县必由之路。有巡简司。”《读史方舆纪要》:“堰头镇:府东北二十里,亦曰下泺堰,亦曰洛口,即泺水大清河处。筑堰以分其流,因曰堰头。”现为华山镇堰头(村)。1964年,历城西郊田家庄发现的远古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位于田家庄村南,玉符河畔,属北辛文化)表明:距今约6500年至7400年之间,这里已有先民繁居。西周时,属谭国。春秋庄公十年属齐国,称泺邑。战国时,称历下邑。秦统一中国后,属济北郡。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始设历城县,属青州济南郡。东汉初属青州济南郡,后属济南国。三国时,属魏国青州安平郡,又属青州济南国。西晋时,属青州济南郡。永嘉之后,济南郡治所从东平陵迁历城。十六国后燕时,属齐州济南郡。刘宋时,属青州济南郡。北魏高齐时,属齐州济南郡。隋代属齐州、齐郡。开皇三年(583年)济南罢郡为州,称齐州。大业二年(606年)改称齐郡。山茌县(今丰齐一带)并入历城。唐代属齐州。太宗时分全国为十道。历城先后属河南道临淄郡、济南郡、齐州。五代梁国时,因避朱温之父的名讳,历城曾一度改为历山县。至后唐复为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晋、汉、周时,仍属河南道齐州。北宋时,属京东东路齐州、济南府。金代属山东东路济南府。元代属中书省直辖的济南路总管府。明朝属山东省济南府。洪武元年(1368年)设山东行中书省。九年,一度废除中书省,改各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历城从明朝开始成为山东省政治中心。清朝仍属山东省济南府。民国初沿用清制。民国2年(1913年)历城属山东省岱北道。民国3年岱北道改济南道。民国16年废道制,历城隶属山东省。1929年7月1日成立济南市。历城治所于1937年11月迁至王舍人庄,历城仍属山东省。民国27年(193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历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全省设6个政府办事处。历城属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4年5月成立泰历县。1944年9月成立历城县。1945年8月成立章历县,均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战时行政委员会鲁中行政区泰山专署区。泰历县和章历县分别于1946年和1953年撤销。1948年9月22日历城县全境解放,属泰安专区。1987年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历城县,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原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管辖,七贤镇划归市中区管辖,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管辖,姚家镇划归历下区管辖。1989年12月,齐河县的靳家、大王两个乡和桑梓店镇划归历城区。全区共辖16个镇、4个乡,面积为1694.25平方千米。1995年3月2日,撤销济南市历城区大王乡,设立大桥镇。1996年,历城区辖洪家楼、王舍人、港沟、孙村、董家、唐王、遥墙、华山、郭店、西营、柳埠、仲宫、党家庄、十六里河、大桥、桑梓店16个镇,彩石、锦绣川、高而、靳家4个乡和济南大正乡镇企业示范小区。1999年12月,大桥、桑梓店镇、靳家乡划归济南市天桥区,党家庄、十六里河镇划归济南市市中区。2001年2月,撤销洪家楼镇,设立山大路、洪家楼、东风、全福4个街道办事处。2001年12月,撤销彩石乡,设彩石镇。同年末,全区共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2个乡和济南大正科技工业示范区,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55个行政村、853个自然村。2007年末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2005年11月,孙村镇和大正科技工业示范区由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2007年9月,大正科技工业示范区并入孙村镇仍由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以下数字包括孙村镇),4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55个行政村。历城交通
区内交通发达,国、省道路纵横交错,县乡道路四通八达。济青高速、京福高速、绕城高速、胶济铁路穿镜而过,是国内高速公路密度和通车里程最多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坐落区内,更拉近了历城与世界的距离。历城作为省城近郊大区,是济南城区东移的主体空间和开发开放的黄金地带。区内有国家级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省级临港开发区及一批市、区级产业园区,是省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名胜古迹
齐长城为战国时齐国所建。境内柳埠、西营段长21公里,是齐鲁国界,现为历城泰安交界线。锦绣川源于长城岭北的泉水,经过回环曲折,在仲宫康王顶山下总汇玉符河(今卧虎山水库)。1966年在川中兴建锦绣川水库,成为南部山区的旅游胜地。四门塔位于柳埠东北琨瑞山麓。隋大业七年(611年)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塔。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塔位于四门塔北。塔呈方形,高10.8米。塔上所有雕刻皆为高浮雕,雕工精细,为唐代雕刻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顶塔位于柳埠齐城峪灵鹫山九塔寺遗址内,始建于唐。塔身用水磨砖对缝建筑,单层八角,顶有小塔9座,通高13.3米。造型精缜,结构诡巧,外貌古朴浑厚,别具一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造像位于四门塔白虎山崖壁上。摩崖南北长62米,崖壁上有大小百余个石窟,共雕佛像214尊,造像题记43条,造像大部成于唐初,多属贵族或平民为先人“祈福”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造像位于历城区西南青铜山南壁悬崖上。为我省最大的石刻造像。佛像高达8米,双目下视,手面朝上,身披肩式长衣,胸前博带下垂,气度宏伟,线条柔和,神态如生。从服饰刀法艺术看,当为初唐或盛唐作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蟠龙洞又名东龙洞,位于历城区港沟镇蟠龙山腰。洞长千米,深暗幽邃。内有高达30米的螺顶,有深不见底的石罅,宽阔空旷能容千人,窄处不能二人并行。钟乳石形成的景象千姿百态。洞内景色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堪称一绝,为我国北方少见的溶岩洞。经济概况
历城区内工业基础雄厚,是济南市的主要工业基地。同时,历城又是山东智力最密集的科技城,辖区内驻有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科学院等众多的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是历城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有力依托和基础。2010年预计(下同)全区完成生产总值60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6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增长20%;出口创汇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分别增长29.4%和2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10元,分别增长10%和10.2%。经济社会呈现发展快、效益好、后劲足的良好局面。历城旅游
综述:主要旅游景点有四门塔风景区、华山风景区、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蟠龙山森林公园、药乡国家森林公园、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锦云川乐园、九顶塔民族风情园、金象山滑雪场、卧虎山滑雪场。年内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红叶谷:红叶谷:红叶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并于二00三年七月通过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作为泉城济南近郊旅游的先行者,红叶谷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成为省城济南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它的带动下,济南南部山区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从而使得济南的环城休憩带初具规模。红叶谷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锦绣川乡,距离市区33公里,景区占地面积4000余亩,植被以野生的黄栌为主。每逢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谷因此而得名。红叶谷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气候。景区春来诸花开放,夏至众鸟同喧,秋到金菊满地,红叶连山,冬则百草犹存,称之为“泉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当之无愧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红叶谷以其优美的风景,良好的服务,特色的定位,不断吸引着四海宾朋。走进红叶谷,就能感受到生态文化与红叶文化的种种魅力。红叶谷,有您梦中的美景,红叶谷,期待您来!,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锦绣川水库南3公里处,占地4000余亩(含水面150亩),是由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和济南新盛事置业公司合作开发的股份制风景旅游区,以全方位建设生态文化、科普示范旅游区为规划建设原则,注重人文景观和艺术品味,遵循“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质量,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同时唱响“人类、鸟类、绿色与生命”的主旋律,已于2001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向社会开放。景区依托原有的青山名泉,通过植树造林,筑地蓄水,建成了一处山水掩映,涌泉飞瀑,鸢水禽鸣,自然安宁的生态园。景区内绿荫浓郁,翠群山苍,碧波剪影。春至山花烂漫,夏来凉爽宜人,深秋红叶流丹,冬临红梅傲霜。千余亩的野生黄栌密林,每逢深秋红叶满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历史上景区内还曾有藏兵洞、溜马台、朱老庵兴教寺等古迹。开发建设中,将其历史遗迹进行修复,再现了朱老庵兴教寺景区。栽植杜鹃、梅、枫及各种蔷薇科植物,形成杜鹃园、梅园、枫林园、蔷薇园、蔓园等专类园。招鸟养禽而成天趣园,拦水建坝围合而成绚秋湖。景区还设树屋——神秘香巴拉等丰富多彩的休闲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远离尘世喧嚣、静心怡人、避暑度假的休闲娱乐胜地。
四门塔景区:四门塔景区:建于隋朝后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四门塔呈平面四方形,用当地出产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坚硬,一千多年来尚无风化侵蚀的情况。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宝顶组成,塔身上用石块垒砌挑出五层作为塔四角攒尖的锥状屋顶,上置石刻塔刹。塔内正中央有一个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块三角形石梁和塔身相联系住塔顶。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萨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发肉髻,颜面丰润,细眉慈眼,隆鼻长耳,嘴角上扬,安详恬静。这些佛像雕刻细腻传神、刀法流畅、文饰清晰,极富中国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是珍贵的佛教艺术极品。
跑马岭:跑马岭: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位于中国济南市东南的跑马岭上,距市区40公里。跑马岭是以唐代武德年间李世民率军东征,在此操练兵马而闻名于世。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占地30000余亩,历史上曾有“小云南”之美誉。它南依中国著名的山岳——泰山,北跨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与中国最古老的隋代石塔——四门塔、卧虎山水库风景区、锦锈川风景区,形成一个人文景观丰富的环形旅游带。据清代《历城县志》称:“两岸之上峭壁云峰,俨若画屏,松柏掩映,生于石隙;禽岛飞鸣,如在镜中;春涧野花,秋林红叶,望之如锦。”1992年被中国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分为综合服务区、步行区、食草动物区、世界风情区和猛兽区五大区域,放养各类动物150余种10000余头(只)。园内旅游路线总长约11.2公里,有10000多米的动物隔离网,海狮馆、鸣禽谷、生态园、袋鼠园、水禽湖、大象馆、鳄鱼池等景点近百处,突出表现了自然美、生态美、把动物科普、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作为国内独一无二的森林野生动物园,在亚洲也堪称一流,通过大量野生动物的异地保护、栖息繁衍,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野生动物科研和展览中心。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在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既能观赏到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又能领略到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既能体验到自然原始的惊险刺激又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园内有高标准的云顶油楼、娱乐城等。济南野生动物世界将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广大游客感受大自然亲近野生动物及就餐娱乐提供高起点、高品位的优质服务。而且拥有多个“亚洲第一”的称号。济南市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在济南南部山区,柳埠森林公园内,距济南市约40公里。分为步行游览观光区、森林休闲区、食草动物区、猛兽区、综合服务区和动物饲养繁育中心等六大区域,放养各类动物150余种,10000余头(只),园内游览路线总长约12公里,有10000多米的动物隔离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野趣最浓的森林野生动物王国,在亚洲也堪称一流。园区内有海狮馆、鸣禽谷、生态奇观、袋鼠园、游禽湖、大象馆、鳄鱼湾等景点百余处,突出表现了自然的幽深、生态的壮美。园区内还建有高标准的云顶酒楼、娱乐城、停车场,以及快餐店、礼品店,融动物科普、园林艺术、娱乐休闲于一体,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体验到自然原始的惊险刺激,还可以领略到异域风情,并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
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步行游览观赏区:步行游览观赏区环山抱水,松枫错杂,融生态奇观、猴谷、海狮表演馆、孔雀园、澳州驼鸟园、鳄鱼湾、游禽湖、鸣翠谷、花廊、奇石林等景观于一体。动可观猿猴跳跃,静可赏天鹅浮水。春天百花怒放,夏日松涛宜人,金秋红枫胜火,隆冬雪满枝头。游客徜徉于珍禽异兽与青山秀水之间,其感受远非"赏心悦目"四字能够包涵。森林休闲区:由步行游览观赏区出发,沿园内公路直达望岳亭,总长5.2公里,是目前国内同类园区当中规模最大的林间游览区。非洲走廊、织布桥、良心桥、携手亭、图腾园、驯兽表演馆、齐长城、御马亭、观光廊、望岳亭等景点呈纵向分布,高低错落,形成了与山岳、森林环境的完美融合。其中,驯兽表演馆轮番上演动物演员们的精彩节目,游客们可一饱眼福。望岳亭地处园区的最高点,距泰山日观峰的直线距离12公里,天气晴朗时,泰山雄姿清晰可见。食草动物区:食草动物区是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最大的放养园区,区内林木茂密、绿草丛生,地形高低起伏,陡坡、缓坡与山间盆地相连。羚羊、骆驼、牦牛、羚牛、犀牛、野驴、大象、长颈鹿、斑马、驼鸟、梅花鹿、麋鹿、白唇鹿、白臀鹿等产于五大洲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种珍稀野生食草动物栖息的总面积256万平方米的园区内,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猛兽区:猛兽区是最令游客感到紧张、刺激的游览区。区内集中了凶猛的掠食者,仅兽中之王——老虎,就有东北虎、孟加拉虎和白虎等多个品种,其中尤其以白虎最为珍稀。来自非洲的雄狮,貌似憨厚、蛮力惊人的黑熊和棕熊,短跑冠军猎豹以及狼、狐狸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家族和群落。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目睹猛兽捕食的精彩场面。与猛兽们的尖牙利齿仅一步之遥的体验,足以令游客毕生难以忘怀。饲养繁育中心:动物饲养繁育中心聘请了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饲养繁育经验的国家级专家,购置了大量先进的科研设备,成立了动物医院、饲养室、繁殖研究所、育幼园等机构,并通过周密、细致、严谨、科学的工作,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全面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