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镇地图
董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老龙湾
胜果寺前东南,原有一个水塘叫“老龙湾”,今已填平。原址在今董家卫生院大楼东端。1930年代,附近十几个村子的群众,于每年正月十六,舞着龙灯,踩着高跷,到胜果寺前参加龙灯会,拜佛祈福保平安;到老龙湾畔“龙取水”,盼风调雨顺、保丰收。这种活动可以上溯一百年。灯会热闹非凡,村村龙舞,各有特色。仅高跷就有崔家庄的“九天仙女”、陈家岭的“神奇竹马”、谢家屯的“八仙”。高跷腿都在60厘米以上,随走随诵诗句,技艺高超。胜果寺东邻为另一大院,栅门里面是寺里的打麦场,场北面有门,进门便是禅房。1950年后,为治理黄河洪水,把寺院拆除,石料运往抗洪一线,木材被制作教学用的桌椅。寺庙早已不复存在,遗址现为历城区人民医院董家分院。
环境气候
镇内生态保护良好,周边无工业废水、废气污染,是块元公害的净土,这里属内陆性气候,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无霜期达198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620mm。
基础设施
境内输配电网完善,电源充足,建有500千伏变电站,拥有温家线、新风线(济青路)两条双回路进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000门,镇内宾馆、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邮局、金融机构等服务设施齐全。
福顺酱园
“福顺酱园”位于董家镇府前街中段,明代以来就以腌制和销售酱菜而享有盛名。“福顺酱园”酱菜腌制是历城境内久负盛名的民间手工技艺。时有村民吕守业,因子女众多,家计艰难,乃在村南虞山山坡开荒种菜。果腹之余,将剩余蔬菜腌制成酱菜赶集出售,因酱菜口味独特,声名鹊起。后其四子承传父业,于宣德九年(1434年)临街开办“吕记杂货铺”,主营酱菜。自此吕氏后人皆以酱菜为主业,代代延续,声名远播。至清咸丰二年(1852年),“吕记杂货铺”由吕氏两兄弟一分为二,字号分别为“公顺杂货”和“福顺酱园”。历经清末、民国战乱,一度生意萧条。1950年后,“福顺酱园”与董家供销社公私合营,其腌制之方由吕氏后人吕多文带入作坊。吕氏酱菜遂成为供销社独特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内蒙等地。“福顺酱园”腌制酱菜的原料皆来自董家庄村南虞山一带。虞山是火山熔岩山,山坡土壤养分大,透气性强,所产的荠菜疙瘩、青萝卜、胡萝卜等质地细密,含水量少,是腌制酱菜的极好原料。“福顺酱园”所产“酱腌疙瘩”久负盛名,色泽红润,口感筋道,回味悠长,享有“东有同源酱瓜,西有福顺疙瘩”的美誉。
交通条件
济青高速公路、106省道、区道X01叫线横穿东西,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济南国际机场路、郭唐公路、孙唐公路纵贯南北。距济南市区只有20分钟的行车里程,距济南国际机场10公里,距济南东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3公里,距青岛港只有2小时的高速公路行车里程,距平陵火车货运站7.5公里,距郭店火车货运站3公里,距历城火车货运站8公里。境内公路主于道路宽均在32米以上,且已形成“一横四纵”的发达公路交通网络。
所属学校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中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邢家希望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姚家村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季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张而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柿子园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江家联办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温家中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温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王新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谢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