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沟镇地图
港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交通
该镇地处济南近郊,距闹市区5公里。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延伸到境内5公里。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延伸到境内、市政府已将港沟镇列入济南发展规划区。省道309线(济王路段)横贯东西、环城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号称全省第一立交大桥的邢村立交桥工程已经建成,济南国际机场的副道与本镇相通。
特色农业
港沟镇结合镇情实际,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立足致富农民、发展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步伐。致富群众,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果步伐。按照区都市农业建设规划,该镇在济莱高速两侧的村庄大力实施退耕还果工作。奔着建设“核桃之乡”的目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定干、涂白、覆膜的要求,2008年春季栽植核桃苗135000株,面积2700余亩,成活率在95%以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发展设施农业700亩,花卉苗木400亩。进入雨季以来,该镇抓准时机,周密安排,开挖标准树穴44万个,荒山绿化4000亩,栽植各类苗木80万株。生态富民,农村新能源建设取得成效。自实施生态富民家园工程以来,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该镇重点抓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在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的同时,采取外出学习,示范带动,现场观摩交流,专家培训,以奖代补等形式,在8个村累计完成沼气池487个,新建147个,已投入使用的477个。此项工程的实施,使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科技兴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该镇高度重视科技兴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科技部门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00余份,采取聘请专家讲课、现场观摩、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加强技术指导。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使群众掌握了种植、养殖、沼气池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核桃育苗嫁接、果树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镇属学校
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中心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中心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北胡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南胡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坞东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河东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港沟中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潘庄中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田庄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小学,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章锦小学,济南市历城港沟镇坞东小学
港沟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5876男29429女26447家庭户户数15824家庭户总人口(总)53116家庭户男26950家庭户女261660-14岁(总)95550-14岁男50690-14岁女448615-64岁(总)4146115-64岁男2229115-64岁女1917065岁及以上(总)486065岁及以上男206965岁及以上女279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1531
城镇建设
港沟镇大力落实区委建设唐冶新区“宜居之城”的要求,确立了“建宜居之城环境,树魅力港沟形象”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东区新市镇。在打造东区“宜居之城”的工作中,港沟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基础设施对于房地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抓好环境综合整治、违法违章建设整治和破损山体治理三大重点工程,使城乡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手抓项目引进,先后引进了总投资6.3亿元、占地1009亩的三联凤凰城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亩的建大教授花园项目,投资7.2亿元、占地160亩的永大颐和园项目,总投资7.5亿元、占地110亩保利花园项目,一座由五个高品质住宅小区组成的现代化、开放型、花园式新市镇正在凤凰山下崛起。一手抓旧村改造,港沟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旧村改造领导小组,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和历城区的“六新”工作要求,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深入探索有效途径,采取与大公司合作建设的方式,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除了已经开展的唐冶四村、潘庄、田庄等旧村改造的项目之外,港沟镇将陆续展开对于神武、章锦等村的旧村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宜居港沟的形象。此外,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港沟镇注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将唐冶四村村民安置中心建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小区,提升了宜居港沟的科技含量。
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半山岭半平原的地理格局为历城区首屈一指,既有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石、红粘土、铁、铜等矿藏遍布全镇。建材产品远销河北、天津、内蒙等地,近销鲁北、鲁西北平原。更有风景如画的旅游资源,“江北第一洞”蟠龙山龙洞,保存完好的云台寺中的摩崖石刻佛像,已载入《中国石刻佛像》一书;全国四大灵鹫寺之一的邢村灵鹫寺、唐代的淌豆寺、晋代的紫金塔等名胜古迹,使人流连忘返。省委、市委的两处万亩绿化点,给古镇披上了新装。港沟镇的植被丰富多彩,满山碧绿、鸟语花香。千年“枫树王”、“银杏王”交相辉映;“玉漏泉”、“淌豆泉”、“东流泉”等济南名泉四季长流。佛教古迹,遍布全境。
行政区划
辖:两河村、马家村、桃科村、燕棚村、鸡山村、寨而头村、蟠龙村、章锦村、里子村、高家洼村、色峪村、夥路村、冶河村、东邢村、大官村、北官村、神武村、田庄村、西邢村、河西村、河东村、芦南村、石庙村、潘庄村、黑龙峪村、太平村、郭家村、车山村、坞东村、坞西村、小汉峪村、大汉峪村、南胡村、港沟村、有兰峪村、章灵一村、章灵二村、章灵三村、安家村、北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