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黔南州地图 > 荔波县地图 >
立化镇地图
立化镇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结构调整综述

荔波县立化镇地处黔桂边界,与广西环江县毗邻,是荔波南下的重要通道。全镇总面积93.1平方公里,耕地2341亩,现可开发利用非耕地面积1.6万余亩。全镇辖3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农业总人口35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元。立化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占全县产量近三分之一,是荔波煤炭产销重镇之一。早在80年代中期,立化就开始开采原煤。开采初期,确实给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由此,该镇在荔波县率先成为小康乡镇。但经过十几年无序开采,进入21世纪,原本青山绿水的立化满目疮痍,污水横流,田土塌陷,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随着国家煤炭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一向重工轻农的立化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农民收入急剧减少,农村生活水平日趋下降,返贫人口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步入低谷。如何带领广大群众走出困境,实现农村经济转型,是摆在立化党政班子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困难,该镇立足镇情,积极探索,始终以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态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千方百计想办法、找出路,努力寻找拓宽农民增收的其他渠道。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适时提出“依托一体两翼,构建一带两区,实现一快两增”的长远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2004年、2005年引进推广种桑养蚕和甘蔗种植项目;2007年全力推进“233”农业增收模式(即每户种植2亩粮食、3亩桑园、3亩甘蔗),掀起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成功破解了制约立化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4年,立化镇引进推广“短、平、快”种桑养蚕项目,通过“以苗作贷”、“以苗作借”、“示范带动”、“公司+农户”等有效措施,一举获得成功。到2007年,全镇种桑养蚕农户发展到550户,种桑面积1530.5亩,兴建30亩以上种桑养蚕示范基地3个,小蚕共育中心点2个,兴建年加工鲜茧500吨的加工厂两个,实现“产、供、销”的初级链接。仅种桑养蚕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元。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植被破坏问题,立化镇党委积极着手治理生态环境,着力引导群众开发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先后推广种养殖项目9个,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先后实施了麻竹、楠竹、杂交竹5200余亩,大板栗1000亩,松木1000亩,速生桉树600亩。特别是2005年以来,立化镇采取“企业+农户”,“以苗作借”等方式加大甘蔗种植推广力度,到2007年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1491亩,按照2006年甘蔗收购价格计算,可实现人均纯收入近300元。非耕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一方面为立化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使破坏的植被得到了进一步恢复,污水横流现象得到进一步控制,立化镇逐步还原了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立化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成功转型。该镇也由一个农业落后乡镇一跃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2004、2005、2006年,财政收入连连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元,较2005年增加345元,较2001年净增1551元,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数和实现数均排在全县首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被州委、州政府确定为全州首批25个“经济强镇”建设考核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