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黄石市地图 > 阳新县地图 >
龙港镇地图
龙港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理念

沐浴改革春风成长起来的龙港镇,以狠抓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人民收入为主线,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到2004年底,全镇生产总值完成25110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830万元,粮食总产量1006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一个崭新的、正在崛起的龙港正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三、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在2003年底,将该镇地处县城的原三关四村经过撤并,划分为九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54.54平方公里,现已完成行政区域,户籍人口和资产的分割。新的居委会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建设的发展,提升了县城的城市功能,完善了城市的管理功能。

地理优势

龙港,处阳新县城西南50公里,西南与通山县交界,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东与瑞昌市毗邻。106国道纵贯南北,南达浙赣,北能京汉。这里商贾云集,市面繁华,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口子镇。龙港,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四周群山环绕,峰恋叠翠。中部平畴万顷,凝碧聚绿。朝阳、桂花、龙港三河相互交汇,碧波荡漾。“龙潭红橘”、“步云塔影”、“朝阳晨曦”、“金竹云峰”、“岩泉飞瀑”、“陵园松涛”等风景名胜,引来八方游客络绎不绝。

企业改制

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对全镇各级各类煤矿通过全面摸底核资,对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混乱、技术落后、安全无保障以及“四证”不全、私挖乱采的小型煤矿进行了关闭;对那些产量低、效益差,但有较大潜力的煤矿一方面是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合作政策,鼓励有一定条件的集体或个人投资合作,进行煤矿的技术改造及煤炭加工转化;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实现效益回升。全镇16座乡村煤矿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双回路供电,重新核定产量要求,进行整改。紧紧抓住县城及小城镇建设、移民并庄以及沁城煤矿开发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快地面企业的改革,新建大型建材市场,逐步形成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格局,对原有地面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产权置换,鼓励民间资本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使镇村集体企业向多元化转变,进一步激活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使该镇地面企业逐步走向了有序、规范的市场轨道。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如今,龙港镇正在沿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繁荣、百姓富庶、社会和谐、开放文明的新龙港将在三晋大地迅速崛起。

龙港“红军街”

龙港“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亦称革命旧址一条街。坐落在龙洪河畔,西龙港新街道相邻。街道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全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店铺前均砌有2级石台阶。店面为红漆门板和地板。街道蜿蜒曲折,市面古朴典雅,是江南古镇的缩影。据《阳新县志》载,龙港老街的雏形,始于元代末年;明代鼎盛,称龙川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清朝政府在此设龙港巡检司,改称龙港市。清末民初,龙港街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拥有商号、作坊300余家,甚是繁华,故有“小汉口”之称。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立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如今,这些革命旧址保存完好,故人们又称龙港老街为“革命旧址一条街”。龙港若不至此一游,实属憾事。

创建工作经验

启动文明市民计划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讲文明树新风工作经验之篇。为切实改变居民不文明陋习,积极培育居民公共文明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我镇全面实施龙港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以“争当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镇”为主题,启动文明市民计划,着力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倡导居民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主要做法:一是因类施教促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为龙头,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龙港镇居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和文明常识普及,全面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社会文明礼仪建设水平。在普通市民中,深化“我为龙港文明增光彩”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居居改变陈规陋习,参与文明龙港建设;在党员干部中,深化从政道德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良好的从政道德观念;在文明志愿者中,深化“我参与我奉献”主题教育,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在工商业从业人员中,深化“文明诚信”主题教育,引导其文明经商、诚信经营,着力打造“信用龙港”的品牌;在未成年人中,深化“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主题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品德素质。
二是主题活动促提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文明素质提升。以规范居民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组织开展“道德在我身边”、“我为龙港文明加一分”、“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文明创建·青年先行”、“做一个文明龙港人”、“建设文明和谐龙港我参与”、“小手牵大手,朝着文明走”等系列主题活动。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为切入点,组织开展青春龙港、激情广场”大家唱、电视歌手大奖赛、电视主持人大赛书法美术摄影三联展、全民健身日运运会等系列文体活动。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组织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健康,低碳生活”、“关爱生命,文明生活”、“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开展,增强居民互动性,带动文明素质的提升。三是宣传引导促提升。充分利用镇本级电视台、网站等媒体资源,开设以“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为主题的《文明课堂》、《文明辞典》两专栏,就文明礼仪常识、公共场所常见陋习、文明小提示、文明公益广告、文明播报、文明30秒、一日一文明、画说文明等内容分块定期进行刊播,通过宣传灌输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为增加专栏影响力,同步增设“文明曝光台”专栏,曝光单位、居民的不文明行为;针对曝光台内容,开设“打造文明龙港大家谈”网络、电视直播访谈节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居民、环卫工作者等就被曝光行为进行“文明大讨论”,引导居民参与其中、自律行为。通过户外广告、飘旗、宣传单、公开信、倡议书及市民文明手册等宣传平台,长期引导教育督促市民改变陋习,营造“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居民素质。
龙港未来: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是龙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小城镇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已有和后发优势的差异,开始出现分化重组,已形成小城镇“二次集聚”的趋势。今后小城镇的发展将有三种趋势:一是由于发展较慢、区位优势不明显、辐射力不强,一些小城镇将被兼并而消失;二是一些发展较快、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将成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镇,在城市与农村中起到传递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少数发展快、潜力大、区位优势突出、符合城市布局,经济总量、人口和城镇规模等都超过或接近建制市标准的小城镇,将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龙港就属于第三种。鳌江流域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浙江省、温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省市把鳌江流域作为温州发展的战略新区和重要增长极,大力加以培育和扶持。浙江省政府《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2004.12)提出:“在培育温州大都市区的同时,积极培育龙港、鳌江组合城市,使龙港、鳌江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辐射浙南闽东北地区的现代化组合型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鳌江流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文化中心”。但鉴于目前鳌江流域各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自成一体,造成区域整体布局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区域的整体发展,为此,温州市政府研究并建立了鳌江流域区域协调机制,就流域及中心城市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进行有效协调,尽量避免和减少区域各县减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温州市政府在《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沿江地区发展协调规划》(2005.5)中提出“以龙港、鳌江、钱仓、萧江四镇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对沿江地区的空间功能布局进行整体协调,完善和加强城市中心功能,构建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区,并逐步发展成为温州市域的副中心城市,带动温州市域南部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并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为70万人,远景人口容量为100万人,整个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左右,远景人口容量180万人。同时加大区域产业的整合和培育。重点发展灵江山海协作区(主要发展印刷、礼品、塑编、家具等传统产业,承接温州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临港产业基地(主要发展不锈钢、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优势产业)、鳌江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机械装备、轻纺服装、礼品等产业)三大板块,以及依托雁荡山、滨海玉苍山等自然环境的优势发展环海及山区的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开发带。并强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统一布局。目前,事关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江南海涂围垦、临港产业基地、福温铁路、滨海快速通道、苍南发电厂、舥艚中心渔港、鳌江港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启动建设,这为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一个时期,龙港将进入从“产业城”向“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第三次跨越的重要阶段。该镇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温州市委建设“三个温州”、实现“三次跨越”和苍南县委“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龙港实际,树立开放、创新、务实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产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路子(战略方针),以龙港城市中心区和临港产业基地为新的平台和增长点,以打造“中国(龙港)民营科技城”为抓手,全力推进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目标)。重点是深入实施“六六”发展战略(战略重点),即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实力龙港;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建设都市龙港;实施生态支撑工程,建设生态龙港;实施社会进步工程,建设文化龙港;实施平安和谐工程,建设和谐龙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建设活力龙港。做到在鳌江流域城市化进程中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发挥主战场作用,更好地整合鳌江两岸的资源优势,坚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引领鳌江流域的跨越发展,最终实现从“产业城”到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第三次跨越。
龙港小城镇建设的启示:回顾龙港农民城兴建的全过程,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可以说它是经济转型期特殊制度背景下的一场农民造城运动,浓缩了一个地区从乡村社会结构到城市社会结构演变的全过程,是民间推进型的城市化典型。龙港的城市化经验就是依靠民间力量、市场机制和地方政府引导推进的城镇化道路。以龙港为代表的温州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色是:民营经济奠定了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市场导向激活了小城镇发展的内在活力,农民群众构成了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分工形成了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优势。龙港的城市化道路是浙江广大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美食街:
龙港特色美食街:百有街--有不少油炸食品,特色饮食,龙跃路-有不少酒家饭点,休闲餐厅,特色小龙虾。五十米之泰安地---有不少餐厅茶馆--如去茶去、阿波罗、拉芳舍、舍得坊等美食之家,还有部分美食集结地,如宫后路、西城路、夜晚的外滩等。
商业中心:
龙港商业中心:占地约17万平方米,集合了步行街、精品旗舰店、百货、超市、大卖场、专卖店等,以及酒吧、咖啡吧、餐饮、酒店、小吃、广场、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休闲娱乐,建成后将是温州南部上规模、高档次的核心商圈。而这次奠基的广场位于商圈中心位置,占地达17000平方米,参照上海人民广场和杭州武林广场,在核心商圈的中心位置设置市民广场,并在广场的地下建设大型停车场,既满足购物人群的集散、市民娱乐休闲功能,又满足了核心商圈停车功能。市民广场的开工建设,是龙港从一个镇向鳌江流域中心城市转变的标志。商业中心的核心项目——财富中心负责人表示,为保证核心商圈的成功经营和良好发展,公司决定花巨资引进一流的主力店,而世界500强“大润发”在严格的选址调查后,两家一拍即合,决定在财富中心开设经营面积达18000平方米的大超市。随着瓯南大桥开通,龙鳌一体化日趋深入,龙港作为长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的对接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中心枢纽价值凸显,商贸物流便捷,同时产业升级步伐、城市综合竞争力都将得到全面的提升,龙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本公司顺势而为,融国际理念、斥巨资打造的复合街区项目——财富中心也将接受市民的检验,而此次世界500强大润发超市签约进驻财富中心,是对未来商圈市场前景的肯定,也是对财富中心综合商业价值的认可,更是看中龙港强大的购买力和商业辐射力。

特色农产品

板栗、柑桔、桂花、鳜、银鱼、对虾、稻谷、小麦、玉米、花生、黄豆、油菜、,蔬菜、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