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镇地图
龙岗镇相关地区地图:
广东省丰顺县龙岗镇
龙岗镇位于丰顺县北部山区,靠近丰梅边界处,东邻大龙华镇、黄金镇,西南连接丰良镇、北与梅县梅南镇接壤,与梅州市区相距62公里,距县城汤坑38公里,丰潭线横贯集镇,于丰良接206国道至梅州市或县城汤坑。龙岗—马图—梅县梅南42公里的X949线已铺设3.5米的水泥路面,全镇11个行政村道全部完成硬底化改造。全镇下辖松江、新华、新合、梅桥、吉演、上林、松梅、江坑、田坑、坪丰、马图11个行政村,共56个自然村。历史沿革: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县时龙岗系海阳县,割入丰政都一同之下汤社、马图社属潮州府辖。民国时期,龙岗属第一区辖,抗日战争时期,并下汤、上林、附畲、白溪(现属黄金镇),四乡习紫汤乡。解放战争时期,马图称为毓秀乡。1949年5月25日丰顺县城(现丰良镇)解放,龙岗属丰北区人民政府领导。1950年3月撤消丰北区,同年6月龙岗改为丰顺县第四区公所。1952年10月第四区公所改为丰良区公所。1958年1月撤消丰顺县建制,龙岗并入丰良公社隶属揭阳县管辖。1961年1月恢复丰顺县,同年4月成立龙岗公社,1963年春龙岗公社划分:大华、松江、新华、上林、马图五个大队。1983年12月龙岗公社改为区公所,1987年撤区建镇。
行政区划:岗镇现有机关干部、职工共60人,全镇下辖松江、新华、新合、梅桥、吉演、上林、松梅、江坑、田坑、坪丰、马图11个行政村,共56个自然村,共有村干部40人。
人口情况:全镇共有3750户,总人口20035人,其中农业人口18665人,非农业人口1370人
交通概况:龙岗镇位于丰顺县北部山区,靠近丰梅边界处,东邻大龙华镇、黄金镇,西南连接丰良镇、北与梅县梅南镇接壤,与梅州市区相距62公里,距县城汤坑38公里,丰潭线横贯集镇,于丰良接206国道至梅州市或县城汤坑。龙岗—马图—梅县梅南42公里的X949线已铺设3.5米的水泥路面,全镇11个行政村道已全部完成硬底化改造。
地形地势:龙岗镇属山区,四面高山环抱,群峰连绵,蜿蜒围绕,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部有北山嶂,连接望州岽、阿婆岽、洋西坑岽、三凹岽、新茶亭岽、关壬凹岽、双髻岽;西北部有角公顶岽;东部有扁嶂岽;南部有丰良塔山。
气象气候:龙岗镇为亚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常青。(1)气温:年平均气温20.6℃,7月份是全年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为32℃,1月份是全年最低气温,平均气温10.5℃。(2)雨量:年平均降雨量为1529.6毫米,夏秋季节雨量较多,6、7、8月份多是洪水及台风高发时期,冬春季节干旱少雨。(3)风向:集镇主要风向为东南风。
自然资源:主要河流为丰良河,从丰良双溪村入境,流经龙岗镇10公里,流入黄金镇后为产溪,其他水流有族祖村的胡胜坑,石垅岽的大坑,三坑肚的三坑,古祥岽的洋西坑等。全镇总面积11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90亩,其中水田11248.7亩,旱地1641.3亩,人均耕地0.57亩。山地面积13.5万亩。
经济发展:龙岗镇建有水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3100千瓦;1988年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成立龙岗铅锌矿联合开发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2万元,日处理量达30吨;2006年,引进广晟公司在龙岗镇投资800多万元兴建丰顺县华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1)2007年粮食总产量:稻谷为3943.8吨,年平均亩产为350.6公斤,其他经济作物为甘薯、花生、烟叶、木薯、青蒿、马图绿茶、甜玉米等。(2)养殖业:养殖业以养猪及耕牛为主。(3)林业:主要以松、杉、竹、速生丰产林及杂木为主。(4)水果:主要有香蕉、沙田柚、龙眼、荔枝、柑、李等水果,2007年水果产量200吨,茶叶产量15吨,产值240万元。(5)矿产资源:铅锌矿、铜矿、铁矿、硫磺矿、稀土矿等,铅锌矿从65年开始开采。(6)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9796万元,人均收入3522元。(7)2008年,为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龙岗镇引进乡贤投资1000多万元,注册成立梅州马图绿茶股份有限公司,为特色品牌的统一经营、做强做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教卫生:龙岗镇有龙岗中学1间,马图分校1间。全镇有完全小学9间,2间教学点。2005年,在广州市黄埔区的援助下,投资180万元,新建了龙岗卫生院和马图卫生站。2007年,投入20多万元,扩建龙岗敬老院。龙岗电视差转台创建于1991年,由县广播电视局扶持建造而成,镇政府于1995年筹集资金6.8万元,购买了新设备,截至2009年4月有线电视主干线达到32公里,延伸至全镇各村,有22个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领导机构:杜志勇(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主持镇党委、镇人大全面工作。彭广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的全面工作,主管财政、税务、财贸工作。刘宋大(镇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镇委的日常事务,分管党群、文教、侨统、维稳工作。吴鹏鸟(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协助镇长工作,负责计生、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联系华晟公司工作。彭炎生(副镇长)主管交通、通讯、企业、技监、打假、安全生产、物价、劳务和环保工作。邹庆丰(副镇长)主管农业、水利、林业、经管、统计、合作医疗工作。朱秀涛(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主管纪检、监察、扶贫、老区建设、旅游工作。陈贤坦(镇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主管人大日常工作和国土资源、城建规划工作。彭兆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主管组织、人事、老干部工作。江南海(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主管党政办、信访、信息化、地方志、科技工作。彭建清(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主管宣传、精神文明、妇联、有线电视工作。王金校(镇党委委员)主管民政、政法、综治工作。陈振坤(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主管人民武装、民兵工作。
浙江省临安市龙岗镇
龙岗镇位于浙江临安西部,距市区59公里。面积107.8平方公里,人口1.1万。杭徽公路穿境而过,龙岛公路的起点。有至各村公路支线。辖新溪、群干、龙井、沃村、林川、西坞、手穻、东坞、上汤、下汤、双石、毛山、杨树、许联、无他、新建、地塔、茆里、中胜、上营、燕岭、前山下22个村委会。民国年间建龙岗乡,1958年并入昌城公社,1961年置龙岗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建镇。该镇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达96%。境内有昌西溪,在汤家湾汇入昌化溪。粮林并举,是临安市产粮基地之一。木材、毛竹、茶叶、蚕桑和山核桃为特产。镇村工业产品有缫丝、木制品、涂料、渔具、服装、建材和食品加工、水力发电等。1943年“浙西行署”曾迁此。2007年,全镇总户数3519户,其中,农业户3144户;总人口10442人,其中,农业人口9678,有外来人口1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耕地面积7818.33亩,其中水田7059.03亩。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财政总收入258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7万元;财政总支出2493万元;上缴国税、地税196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84万元,增长7.1%;农民人均收入9388元,增长13%;年末银行存款额为2.03亿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591万元,增长12.6%。粮食复种面积11609亩,粮食总产量4897吨,平均亩产422公斤。全镇共有企业652家,其中,工业企业241家,规模企业18家,从业人员2302人。形成机械制造、化工产品、竹木加工、水力发电,食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六大产业群。龙岗镇于2009年成立“龙联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前身是为响应市农业局推广的机械化插秧项目而成立的小组。去年,小组成员顶着农民不理解的压力,在娘娘畈试验机插250余亩杂交稻,秋后收获的产量比传统栽培的增加15%左右,一下子乐了农民。今年3月初,在汤家湾村支部、村委会的大力协助下,镇里组建了“龙岗镇龙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加大了为农服务力度,机插范围从娘娘畈延伸到群干、沃村、下汤、上营等自然村,对插秧机不能到达的地方提供代育秧服务。新型的盘式育秧方式提高了亩产还节本省工减少了投入,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在各村的大力配合下,合作社与每一户要求机插的农户签订协议,今年共签订400余份协议,机插面积达到580余亩,代育秧面积12余亩,达到该镇单季稻面积的10%以上。农民放心地把农田交付给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积极应对,制定相应的计划,派农技员、农机手等12人到苏州、余杭等地参加业务培训,新购插秧机和流水线播种机各一台、秧盘5000只,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为发展该镇现代化农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
概述:龙岗镇地处黔中腹地,位于开阳县南部,离县城46公里,距省会贵阳54公里,东接毛云乡、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南与龙里县隔脚渡河相望,西南接南江布依族苗族乡,与乌当区毗邻,西北隔南贡河与南龙乡为邻,是开阳县次中心城镇,是开阳县南部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镇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6个村民组,世代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多种民族,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66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0%。全镇总面积205.5平方公里,土壤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硒元素。海拔在600-13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17℃,年降雨量1179.3-119415毫米之间,全年无霜期平均276.5天,森林覆盖率达46.5%,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地势平缓,是理想的避暑、居住之乡。龙岗镇交通便捷、电力充足、城镇功能齐全、资源丰富、通讯畅通、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独特。交通:全镇村村通公路,镇内到贵开高等级二级公路入口处的公路为三级沥青柏油路面,是龙岗镇通往贵阳的便捷通道,南贡大桥、棉花渡大桥建成,龙岗镇成为连接瓮安、福泉、乌当、南龙、高寨、毛云等地的交通中枢。
电力:镇内有35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充足的电力不仅可以满足民用电力,还可以满足加工业、采掘业、旅游开发、轻工业园区等用电需求。
城镇功能:镇内有日产2千吨的自来水厂一座,35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有联通、移动基站9座,镇电信大楼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村村通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有完小1所,幼儿园2所、中学2所(其中龙岗中学有高中部);卫生院1所,卫生室11所;镇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各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集镇设施齐备,功能齐全。
水、矿产资源:境内水资源充足,有小(一)型水库两座(库容量67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两座(库容量200万立方米),境内河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煤炭、白云石、石灰石、重晶石等,已探明的煤储量达7000万吨,白云石储量7000万吨。
旅游资源: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紫江地缝、十三寸水库、拐二水库、小谷光溶洞、挞水岩瀑布、卡比石林等自然风光,紫江地缝是省级风景名胜景区,集雄、奇、险、秀于一体,喀斯特地貌发育完美,该景区风景迷人,植被葱郁,奇峡异谷绵延数十里,险峻雄奇,幽崖翠峙,风姿各异,水质清洌,是十足的天然氧吧,是探险、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去处。
民俗风情、历史文物: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甲若民族风情园、大石板新庄“农民文化家园”是全镇民俗风情的浓缩,有川祖庙、莫家书院等一大批保存极好的历史文物,具有很大研发、观赏价值。
城镇建设:龙岗镇1999年被列入贵州省试点小城镇,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就,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投资922万元建成紫江大道,投资60万元建成移民街,占地2.4万平方米的移民安置小区建成,“龙岗嘉园”一期6000平方米的商住楼已交付使用。改造自来水厂,使日供水量达2000吨,改造集镇供水管网12.5公里;集镇输电电网、闭路电视改造已完成,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广场等标志性城市基础设施,绿化面积达14000平方米,镇区绿化率达25%,新区繁荣率达40%,龙岗镇城镇建设形成“三横六纵九连线”格局,龙岗镇小城镇被列为贵阳市20个重点城镇之一。
农业基础:充分发挥龙岗万亩大坝自然资源和无公害基地的品牌优势,扩大以甜椒为特色的富硒无公害的蔬菜种植,甜椒种植面积达2000亩,建成烤烟科技示范园,顺河千亩枇杷和坝子3000亩经果林。龙岗镇2006年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1486.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317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6元,财政总收入719万元。
内设机构:开阳县龙岗镇内设17个职能机构,其名称和主要职责如下:1、党政办:主要职责:传达和贯彻党委、政府的决议等;抓好党建、文秘、机要通讯、档案及各项中心工作;2、社会事务办:主要职责:负责村(居)委员会基层政权建设,民政、民族宗教、老龄委残疾人工作,3、经济发展办:负责招商引资、旅游工作,制定本镇企业、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计划并督促落实;4、计划生育办:落实人口发展规划、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目标管理及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管理妇幼生殖保健服务站;5、城镇管理办公室:负责镇容镇貌、公共设施绿化、市场摊点、非法占道经营、占道施工等管理工作,6、财政所:负责按财经制度统一管理和使用预算内外资金,编制财政预决算报表,完成财政收入任务;7、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畜牧、农机具管理、新农村建设等工作;8、安监站(企管站):负责对全镇企业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安全生产督促检查;9、妇幼生殖保健服务站:依法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妇幼保健的咨询及技术服务;10、文化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管理广播电视相关事宜;11、村镇建设管理所:编制村镇规划,引导村民按规划建房;负责重大项目的招投标;查处违法违章建筑;12、水利站:负责水利设施管理、建设相关事宜;13、交管站:负责公路建设、管理、维护相关事宜;14、移民站:负责移民工作相关事宜;15、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关事宜;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负责社会治安综合综合治理相关事宜及维稳工作;17、禁毒办:负责全镇禁毒工作;18、统计站:负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统计服务;19、烟办:负责烤烟产业相关事业;20、信访办:负责全镇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