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贵阳市地图
贵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综合:贵阳是西部内陆开放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2007年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628个,实际到位资金252亿元,同比增长20.2%。目前美国沃尔玛、微软,日本京瓷,法国达能、斯奈克玛、拉法基、家乐福,泰国正大集团、台湾润泰集团、韩国新世界、中国中化集团等世界500强以及青岛海信、西洋肥业、山东兖矿、杭州娃哈哈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贵阳。
工业: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成渝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贵阳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生产基地之一,磷矿工、精密光学仪器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电子仪器仪表是全国五大生产基地之一。航天、航空、电子是全国三大国际科学工业基地之一。卷烟、磨具磨料、轮胎、钎钢、汽车配件、中成药等是全国重点生产司机,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建筑业已形成地方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8.15亿元,增长15.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39亿元,增长15%。
服务业:生态贵阳贵阳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自然和旅游资源的富集之地,尤其适宜发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因此,贵阳市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贵阳被列为37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之一和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物流业加快发展。二戈寨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和清镇物流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贵阳(中国)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贵阳石板农产品物流园、孟关汽车贸易城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动工建设。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产业,将是今后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贵阳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朋友到贵阳避暑休闲、度假旅游。2010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946.91万人次,增长20.2%,旅游总收入425.96亿元,增长44.47%。2010年销售商品房面积80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商品房销售额353.74亿元,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4.78亿元,同比增长19.6%。
商业银行:花旗银行(贵阳首家外资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遵义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10年农业增加值为57.10亿元,增长8.0%。粮食产量达63.05万吨;蔬菜总产量172.08万吨,增长10.2%,新建无公害果树基地1.002万亩、无性系茶园5741亩,中药材种植基地5500亩。肉类、禽蛋、牛奶生产总量分别达13.9万吨、2.2万吨和3.69万吨。加大对温氏集团、南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好一多公司、三联公司、台农公司、大发公司、新希望养殖公司等公司的扶持力度,引进奶牛1万头。农业项目实施顺利,完成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1000公里串户路、80个大型沼气池、20个乡村清洁工程。鱼洞峡水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7座新建水库工程主体基本完工。
城市建设:坚持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这五大战略。五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0000亿元;初步形成“大贵阳”的雏形,在贵州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贵阳城市要形成“两城三星”的城市格局(即以中心区、小河、龙洞堡、二戈寨、三桥马王庙、新添、白云、花溪8个组团组成的老城区、金阳新区,以清镇市区、开阳县城和扎佐镇组成的三个卫星城)。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打造磷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西部药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西部信息化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这6大产业,并由此形成10大经济板块(即南明河文化旅游、中心城区商贸经济、花溪——清镇旅游经济、新天——小河——金阳高新技术产业、小河机械电子工业、开阳——息烽——久长磷化工业、扎佐——乌当——清镇现代制药产业、白云——久长——清镇铝工业、白云——花溪——乌当都市农业经济,修文——开阳——息烽——清镇农业经济)。“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区域性物流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加快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逐步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以打造“夏季会展名城”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会展品牌。以打造优势品牌为核心,培育新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实体,促进文化及创意产业与会展、旅游、房地产等良性互动。中国一流的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于2010年底建成,它犹如一个巨人,挺立于贵阳市金阳新区这片热土上,是贵阳市会展业腾飞所依赖的大舞台。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大中型专业市场集中区,规范改造专业市场,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商贸中心。
开发新区:
[金阳新区]金阳新区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与白云区相接。全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总人口18余万,下辖金阳街道办事处、金华镇、朱昌镇和阳关农场,共3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及321、210国道穿境而过,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全面覆盖,黔灵山路、北京西路等让新区与老城实现无缝链接,已经开工的贵广快速铁路和正在规划修建的沪昆、成贵、渝黔、湘黔、黔桂等快速铁路在此汇集,贵阳城际快速铁路、城市轻轨等从金阳始发,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道路网络正在形成。贵阳新客站和客运站的建设及启用,将使金阳新区成为一个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和运输重镇。
[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贵州省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6.52平方公里,分为“金阳科技产业园”和“新天科技工业园”,分别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和新天园区。区内建有知识经济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中国(贵阳)片式元器件产业园、医药工业园、贵州火炬软件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基地和企业孵化器。区内设有海关,建有保税仓储区。是贵州目前高技术产业投资、高科技创业配套环境最完善,政策最优惠的开发区。
[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3年3月,总人口14.9万人,总面积63.13平方千米,2000年2月,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三区两带”的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分区,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组团开发。依托珠江路、黔江路、长江路等城市道路的建成,使黄河社区办事处辖区与市核心区形成多点连接,积极推进道路沿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北部商贸区加快发展——“北接”打开新局面;继续实施开发大道延伸段项目,结合市规划的实施推进小河至孟关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使南部工业区向孟关方向延伸——“南延”实现新突破;依托西南环线、清水江路的改造和珠显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带动珠江湾畔、清江湾畔及其周边房地产和西南环线沿线物流配送带的建设,东部物流带雏形初现——“东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完成金竹片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金竹入口道路改造、污水收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西部生态区的适度开发——“西进”取得新进展。

自然资源

矿产:贵阳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矿种52种,主要有煤、铁、硅、重晶石、大理石、耐火粘土、铝钡土、磷、硫、汞等矿产资源。铝土矿保有储量4.3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矿床主要集中在修文县和清镇市,有特大型、大型、中型矿床9个,其中,清镇市猫场铝土矿储量1.5亿吨,为国内著名特大型铝土矿。铝矿品位高,AI2O3含量平均在70%左右,铁含量平均小于5%,铝、硅比平均这7.87。磷矿4.64亿吨,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全国70%以上的优质磷矿集中在贵阳。煤炭储量9亿吨;铁矿2396万吨,硫铁矿2878万吨,汞(金属量)2683吨。
水利:贵阳能源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98条,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为11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90万千瓦,水电站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城市荣誉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美名。中国避暑之都,2011年“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榜首,2011年“中国十大美丽城市”榜首,全球避暑旅游名城,首个国家森林城市,首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舞蹈之都,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日环保示范城市,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首,2006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名第四,2008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居笫六位,2011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名第三,2011年“中国十佳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名第四

教育状况

公办本科(8所):序号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1贵州大学贵州省本科211工程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本科3贵州财经学院贵州省本科4贵州医学院贵州省本科5贵州中医学院贵州省本科6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本科7贵阳学院贵州省本科8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本科
独立学院(7所):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高职院校(11所):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私立高职院校(1所):贵州亚泰职业学院
花溪高校聚集区:贵阳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俗称花溪大学城。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园区远景可保证15平方公里高校发展用地。其中,北部片区4.5平方公里;南部片区近期规划布局5平方公里,依托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容纳坐落于市区的5所高校。
北部片区高校(2所):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
南部片区高校(5所):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之一部。春秋时期属于牂牁国之辖地,其政治中心叫夜郎邑(今安顺一带)。春秋末期,牂牁北部领土,仍以夜郎邑为中心,定国号为“夜郎”战国时期归属南夷夜郎国。
汉朝:东、西汉朝时期由牂牁郡所辖。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王然于、吕越人等出使滇国和夜郎。滇王向使者询问汉之疆域曰:“汉孰与我大?”汉使到了夜郎,夜郎王也问了同样的话,惹得汉使捧腹大笑,这便留下了“夜郎自大”的典故。
唐朝:唐朝时属于矩州,宋朝时期称贵阳为“贵州”。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立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设立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立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贵阳,仍然称作贵州,但元朝统治者称顺元城。
明朝:明朝永乐十一年(即1413年)设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于贵阳,贵州正式成为明朝的第13个行省。隆庆二年(1568年)移程番府(现今惠水县)到贵州城(即今贵阳市区)。隆庆三年(1569年)3月更改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万历十四年(1586年)设立新贵县隶贵阳府。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格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划新贵县、定番州地之一部分置贵定县,隶属贵阳军民府。崇祯四年(1631年)以宋氏亲领洪边十二马头地置开州(今开阳县)。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属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亲领四个长官司。
清朝:于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设立了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至康熙五年(1666年)移云贵总督驻贵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以贵州卫、贵州前卫地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新贵县并入贵筑县。乾隆十四年(1749年)贵阳府统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今开阳县)、定番州(今惠水县)、广顺州(今属长顺县)、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年)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清末贵阳府辖四县三州一厅,即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罗斛厅(今罗甸县)。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3年(1914年)废贵阳府并设立贵阳县,此前的贵筑县移驻至扎佐,后移至息烽,改名为息烽县。当时贵州为道治分三道,贵阳县属于黔中道。民国9年(1920年)废黔中道,贵阳县直属贵州省长公署。民国25年(1936年)贵州省分设八个行政督察区,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26年(1937年)贵阳县直属省政府管辖。民国30年(1941年)7月1日,贵阳市正式成立,撤销贵阳县,另设贵筑县驻花溪。民国33年(1944年)贵阳市设九个区,其中一至五区为城区,六至九区为郊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1月15日贵阳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1月24日贵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修文成立,辖修文、龙里、贵定、息烽、开阳、贵筑、清镇、惠水、瓮安、长顺、罗甸十一个县。1950年5月贵阳市划分为七个区。一至四区为城区,五至七区为郊区。1952年贵阳行政专署撤销,设贵定专区。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管辖。1955年春贵阳市人民政府改称贵阳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撤销贵筑县,将原贵筑县大部分地区划入贵阳市,将原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三个县及原属黔南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管辖。1958年2月接管贵筑县辖区。1963年10月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县、清镇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67年3月成立毛泽东思想贵阳市革命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贵阳市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建立白云区。1982年8月将贵阳市革命委员会恢复为贵阳市人民政府。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1993年6月撤销花溪区小河镇、南明区小河街道办事处,成立市辖副县级小河镇。1996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由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2000年4月金阳新区宣布开始建设。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贵阳市小河区。

贵阳美食

贵阳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仅地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一些饭店酒店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还有专门的小吃筵可供品尝。贵阳有名的风味小吃有:丝娃娃,香酥鸭,肠旺面,燃面,叉烧圆子粉,花溪牛肉粉,卤菜,雷家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春卷,瓦耳糕,糕耙稀饭,冰粉,青岩豆腐,玫瑰糖,洋芋耙,烙锅,糯米饭,冰浆,串串香,炒田螺,砂锅粉/饭,各类特色烧烤、火锅……
【贵阳名菜】:辣子鸡,以本地土鸡作为主料,选用贵阳花溪辣椒舂制的糍粑辣椒作为辅料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色泽红亮、粑糯爽口,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团圆菜之一。糟辣脆皮鱼,贵州糟辣椒是黔味菜肴的重要调味品之一,此菜选用贵州独有的槽辣椒作为主要调料制成,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颇具独特地方风味。是我市传统名菜之一。青岩豆腐,以地方特产青岩豆腐为主料,配以青椒等辅料制成。具有绵滑清香等特点。宫保鸡丁:选用净仔公鸡肉为主料,糍粑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此菜为黔味传统名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据传,此菜创始人丁宝桢,贵州织金人,咸丰进士,授宫保衔,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美食家,自幼聪颖,偏爱辣鸡,常以家乡此菜宴请宾客,流传至今。191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原贵阳市政协秘书长赵惠民曾将宫保鸡传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赞扬。状元蹄:又称“青岩卤猪脚”。据记载,1886年4月2日,在光绪丙戍年科殿试大考中荣获状元的青岩贡士赵以炯年青时常去青岩北门街夜市吃卤猪蹄。故乡人们为怀念为这位历史名人,称卤猪蹄为状元蹄。如今“游青岩古镇,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该道菜色泽红褐、皮充盈泽润、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泡椒板筋:选用大猪通脊肉内筋(当地又称背柳肉)为主料,配以泡椒制成。色泽红亮,酸辣爽口,滑脆鲜嫩,此为贵阳独有选料方法烹制的特色菜肴。八宝甲鱼,此菜由原有的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演变而来,以甲鱼为主料,配以金钩、瑶柱等辅料而制成。汤鲜味浓、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