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镇地图
龙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三)农业生产
全镇已形成北部白芝麻生产、西南部麦棉套菜套、南部小杂果、西部优质玉米、东北部优质小麦、中部蔬菜的农作物种植格局。新发展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00多户,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大户470多户。
历史沿革
龙口圩建于1737年,因有“河像腾龙,流经数乡”,圩址位于“腾龙”之口而得名。现龙口镇位于鹤山市北部,距鹤山市仅五公里,周边与我市桃源、鹤城、古劳等镇及高明市杨梅镇接壤,面积96平方公里,辖内有18个村委会及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8万,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分布。
简介
龙口镇位于准旗东南部,与山西省河曲县、偏关县、陕西省府谷县,呼市清水河县相邻,与薛家湾镇、沙圪堵镇接壤。全镇总面积59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万亩,水浇地3140亩。全镇共有31个村,2个社区,234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总户数为13392户,总人口为37490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31195人,少数民族人口286人。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16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03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80万元。
龙口饺子
龙口镇民间活动丰富多彩,令人回味无穷。有醒狮巡游,有祭祖兴社稷等等。但最令小朋友欢天喜地的莫过于每年有三次吃白水饺了。这三次分别是在二月、八月的某一天(按各村习俗而定)和在年除夕前一天,又叫正社和寒祖宗社。据说,这是古时候缺衣少食,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而设此庆日。在边些日子里,再穷的家庭也要想方设法用米粉搅拌凉皮,用肉碎,葱花另加各种蔬菜作馅包饺子,用水蒸20分钟即可吃。那时候缺衣少食,小孩子经常食不果腹,饥肠辘辘,作父母的又怜又悯。现在,开肚皮,一饱肚福,增加一点油水。父母亲也得到某种宽慰。现在,那个年代已过去,人们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旨告诫后人:祖辈曾经走过一段不寻常的日子,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并继续努力奋斗。
2005年村级数据
柏相公村:面积47.8平方千米,辖17个合作社,2263人。四分子村:面积24平方千米,辖7个生产合作社,1083人。井子沟村:面积为24平方千米,辖9个社,1312人。范家峁村:面积43平方千米,1666人。双敖包村:面积55平方千米,辖17个生产合作社,2010人。杜家峁村:面积21平方千米,932人。魏家峁村:面积为36平方千米,辖8个社,1402人。郑峁梁村:面积40平方千米,1650人。沙墕村:面积22.6平方千米,2710人。韩家塔村:面积28.63平方千米,辖12个合作社,2048人。马栅村:面积28.5平方千米,辖16个合作社,767户2432人。红树梁村:面积11.63平方千米,1426人。沙坪梁村:面积26.25平方千米,辖16个社,1730人。台子梁村:面积47平方千米,辖11个合作社,1673人。大口村:面积45.26平方千米,辖16个合作社,1846人。公盖梁村:面积35.3平方千米,辖21个合作社,2390人。大圐圙梁村:面积15.3平方千米,1918人。南窑梁村:面积10.3平方千米,1250人。麻地梁村:面积21.25平方千米,辖12个合作社,1759人。
其他
龙口镇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灰岩、粘土、煤炭、铁矿石、砂石、高岭土等,境内有各类工矿企业60多家。全镇实现了户户通电。镇内有薛魏、双缆、薛榆、沙榆四条黑色公路,总里程达110公里,与晋陕蒙直接贯通,途经15个村2个社区。另有龙口至偏关,龙口至河曲两座黄河大桥,总跨度为200米。龙口镇区和魏家峁新区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寻呼基站、移动、联通及电信网络全面开通,现有的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1536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