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电子地图 > 门头沟区地图 >
龙泉镇地图
龙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

基本概述:夷陵区龙泉镇位于宜昌市东部,地处鄂西南,北倚长江三峡,东襟荆楚大地,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镇。龙泉镇镇政府驻龙泉铺,镇域面积210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15956户48419人,19个村委会包括:双泉、雷家畈、罗家畈、香烟寺、法官泉、万家畈、跑马岗、水府庙、土门、车站、梅花、宋家嘴、青龙、龙镇、龙泉、石花山、钟家畈、李家台、白庙。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8201.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75元。先后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和全国小康明星乡镇。1984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始设龙泉镇,建镇后,镇政府根据发展趋势,请省、市、区专家对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后来分别于1989年、1994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编,最终确立了“山水园林滨河工业镇”的总体目标,规划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人口达2.2万人,按照功能划分了工业、商贸、居民、行政、教育、医疗、休闲等七个功能区。充分体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园林城镇建设理念。规划制定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严格执行,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只笔,“一张蓝图干到底”,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保证了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近年来在集镇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农村的建设。一是将人口较为密集的村列入中心村管理,截止目前,全镇19个村106个组,已硬化村组主干道316公里,村村通了水泥路,是全省第一个村村通水泥路的乡镇。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民日益富裕,如今农户家家有摩托车、户户有电话,10%的农户有了高档小轿车。被国家民政部乡镇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小康明星乡镇的称号。龙泉镇地处鄂西南,北倚长江三峡,东襟荆楚大地,离宜昌市城中心20公里,是一个“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镇。镇域面积210.5766平方公里,总人口15956户,48419人,其中乡村人口12390户,41889人。龙泉镇以“稻花香”牌系列白酒和绿色食品“金银岗”牌柑桔而享负盛名,是名酒之乡、柑桔之乡。
镇域经济:龙泉镇连续多年跻身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行列。2006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7.5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37.2%;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56.3%;农业总产值实现现行价3.57亿元,同比增长9.2%;企业总产值38.2亿元,同比增长34.1%;财政收入820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77.15万元,增长31.8%;农民人平纯收入实现4875元,比上年增加392元。
农业发展:龙泉镇已形成以柑桔为主导的柑桔、畜禽、蔬菜、奶牛、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龙泉镇是全市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2006年柑桔园65705亩,年产量75945吨,全面推行了柑桔无公害生产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绿色食品“金银岗”牌柑桔行销全国各地。农产品(柑桔)产销协会、用水者协会、畜牧兽医协会等专业协会总量达到10个,网络农户达5216户。全镇柑桔初加工企业已达11家,柑桔包装产品生产企业1家。

黑龙江省巴彦县龙泉镇

龙泉镇位于黑龙江巴彦县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地处骆驼砬子山脚下,巴洼线公理穿街而过。龙泉镇历史悠久,清道光元年(1821年)已有人烟,形成集镇后,商贾云集,工贸兴隆。成为当时巴彦县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龙泉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镇内街道整齐,白色路面横贯东西大街,路旁楼群林立,商贸云集,新型城镇已经初具规模。龙泉镇,原名“天增泉”。后因龙泉河环绕其境,故改名“龙泉”。清代晚期,1852年(清咸丰二年),始有人烟,隶属呼兰城守尉管辖。1862年12月(清同治元年十一月),划归呼兰厅管辖。1878年(清光绪四年),有名为张振禄者来此领荒垦殖,逐渐形成村落。1883年(清光绪九年),揣万宝于此开一烧锅,名“天增泉”,后演化为地名。清末,1905年1月(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划归巴彦州管辖,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隶属第二区。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1月,改隶巴彦县管辖,仍属第二区。东北沦陷后,商贾云集,形成集镇,始称“龙泉镇”,隶属第二保,1939年1月改设龙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月,设置龙泉区。1948年11月,改称华山区,1950年改为第五区。1956年3月,设置龙泉乡。1958年9月,改称龙泉人民公社。同年11月,将原华山、通达乡并入龙泉公社。1959年4月,划分为龙泉、华山两个公社。1984年2月,将龙泉公社改为龙泉乡。同年8月,改设龙泉镇。龙泉镇面积146.4平方公里。东部为浅山丘陵区,有蒙古山余脉富大山、骆驼砬子山、成志沟山等。其中:成志沟山高海拔564.3米,是巴彦县的最高点。骆驼砬子山为巴彦、木兰两县界山。山深林茂,树木葱郁,清爽宜人,蜿蜒山路,直通山顶。玉皇庙石刻、抗联活动遗址,残垣断壁犹在,每逢夏日,游人络绎不绝。西部平原区。以农业种植为主。龙泉镇辖5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有耕地面积166450亩,其中:水田面积13350亩,全镇共有林地面积4340亩。全镇共有户数8052户,人口29395人,其中:农业户数7734户,农业人口28453人,人均耕地面积4.1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共有劳力15107人,其中:男劳力8113人,女劳力6994人。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完成70%,住房砖瓦化率55%,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7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为4%,3个自然屯1258人能够吃上安全水。龙泉镇以农业为主,是商品粮重要产区,种植作物以玉米、大豆、谷子、高粱为主。镇党委、政府在确保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实现县委确定的“半壁江山、猪坐殿”的战略发展思路。生猪饲养量在7.4万头,以黄牛、生猪、羊、家禽为主的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有组织的输出富有劳动力6500人左右,创造劳务收入8000万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龙泉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居全县各乡镇的首位。1983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工作先进集体,1984年镇文化活动中心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先进集体。2006年,龙泉镇福乡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现已建成10000平方米高等级农民文化休闲广场,是全县最大休闲广场。2006年,镇党委、政府争取资金670万元,易地新建龙泉中学,泉中学,新楼宽敞明亮,软硬件设施全县一流,全校教职员工正在为争创省级一类学校而努力工作。

湖南省新田县龙泉镇

龙泉镇地处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身是城关镇。1996年10月1日撤乡并镇,原城关镇、城东乡、田家乡合并为龙泉镇。2000年4月根据管理需要,又分为一镇两处,即龙泉镇、城东办事处、田家办事处。现龙泉镇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8930人,分为朝阳、中山、新华、双碧、秀峰、双胜6个社区居委会和17个行政村。该镇主要有菜、烟、果三大产业,种植蔬菜7千余亩,优质烤烟600多亩,开发优质水果大五星枇杷1000多亩,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拥有各类企业343家,个体私营主6000多户,从业人员9000余人,形成了以家俱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机械制造业为支柱的主导产业,民营经济产值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50%以上。近几年来,龙泉镇借招商引资的东风,抓住沿海产业内移和本地能人回乡创业的机遇,引进企业10多家,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镇

乡镇概况:千年古驿龙泉镇,位于成都市东南方,自古为成都东面屏障、军事要地。始建于武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旧名王店镇,天宝元年改称灵池镇,宋天圣四年改称灵泉镇,明洪武六年(公元1371年)置龙泉镇巡检司署,龙泉镇名始于此。明清皆在镇设驿站,故龙泉镇又名龙泉驿。龙泉镇地处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心地带、龙泉驿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辖10个行政村、97个生产合作社、5个社区居委会,41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32.5平方公里,人口10万余。
地理条件:龙泉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市中心14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新建交通干道及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成龙路、成渝路连接成网,具有“近山不进山,近城不进城”的区位优势。镇内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为省级卫生城镇;有134处古迹、古墓、古建筑,其中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每年3月18日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在全国以至世界享有盛誉。龙泉镇是成都市城市东移的主要承纳地,被列为成都市城市新区,城区面积达46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分为中心商贸区、环中心生活区、科技工业园区三大板块。
经济发展:龙泉镇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建经济强镇、富一方人民,创‘特区’一流”的发展目标,狠抓两个文明建设。在全镇范围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用一个理论、两大成果、三个引导教育干部群众的“一、二、三”农民教育活动和“六百”活动,积极为农民增收致富出力,密切了干群关系。在经济建设方面,实施“强二进三”经济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工业、建工建筑(装饰)业、房地产开发业”四大板块构成拉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四驾马车。界牌工业园区、国际名城是该镇推出的重点招商项目。全镇各项工作围绕“一把伞”发展战略展开,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黑龙江省拜泉县龙泉镇

龙泉镇隶属拜泉县管辖。位于县境南部。哈黑公路穿过镇区。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3公里。龙泉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8506男9526女8980家庭户户数5086家庭户总人口(总)18471家庭户男9498家庭户女89730-14岁(总)40560-14岁男20990-14岁女195715-64岁(总)1350515-64岁男690015-64岁女660565岁及以上(总)94565岁及以上男52765岁及以上女41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867,龙泉镇,曾名“韩瘸子店”、“中兴镇”。清末,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俗称韩瘸子者从山东来此地开大车店,因是通往安达必经之路,又是过往大车的唯一食宿店,人烟日渐稠密,故得名“韩瘸子店”,并逐渐发展成为小集镇。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划归拜泉县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拜泉县第三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第五保,1938年5月改为振兴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取名中兴镇,并设中兴区,后改为第三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中兴乡。1958年9月,改为中兴人民公社。1962年划分为中兴、繁荣两个公社。1977年5月,因与甘南县中兴公社重名,将中兴公社更名为保华公社。1984年初,改为龙泉乡。1986年4月,改设龙泉镇。龙泉镇辖区地处半丘陵地带,土壤肥沃。全镇总面积125.4平方公里,有耕地13.7万亩,林地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亚麻、向日葵等。镇办工业有亚麻原料加工、铁木加工厂等。全镇共辖卫星、东星、拥政、新化、公义、增产、群富、民意、龙泉、朝阳等10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7人。镇政府驻地卫星村。

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

基本概况:龙泉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在素有“青岛后院”之称的即墨市东郊,东涉黄海,南依崂山,北与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毗邻,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人口5.6万人,耕地8万亩,山丘面积1.2万亩。
地理气候:龙泉镇地处温带季风区域,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
交通网络:龙泉镇系青岛即墨市的卫星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烟青(烟台----青岛)一级公路与青威(青岛----威海)高速公路交岔穿越境内20余公里。两条公路是本地区与内陆地区进行资源配置的交通要道,并与辖区内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东距青威高速公路5公里,西去12公里与山东交通大动脉——济青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相接,南距青岛港15公里、青岛海港40公里,西距蓝村火车站30公里。
水、电、通讯:龙泉镇有水库、塘坝16个,库存容量达201万立方米;有35KV变电站一座,供电能力为16000KVA;已开通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3000门。
海岸线:龙泉镇位于黄海西北部,距海岸线10公里。
空港情况:辖区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港40公里,柴岛码头10公里。
特色农产品:玉米、花生、小麦、地瓜、莲花、蔬菜、番茄、黄瓜、辣椒、西瓜、菜瓜、家禽、肉食鸡。
行政辖区:龙泉镇下辖村:范家街村河东杨头村河北杨头村韩家后寨村,东蒋戈庄村西蒋戈庄村张家小庄村河南崖村,修家街村潘家泊村北窝洛子村单家街村,李家街村刘家街村高家屯村邵家屯村,俞家屯村汪汪泊村小王家庄村于家兰蒿埠村,崔家兰蒿埠村钟家兰蒿埠村何家庄村石泉头后村,石泉头前村小寨村大寨村柳林村,玉石头村杨家演泉村何家演泉村刘家演泉村,吕家演泉村石门村东塔子夼村西塔子夼村,前麦泊村后麦泊村黄甲山村窑上村,解家村大埠村小埠村辛疃村,笏立头村果元村岭上村汪河水南村,汪河水北村前碾子头村后碾子头村满贡一村,满贡二村满贡三村吴家庄村解戈庄村,东河北村西河北村李家蒲渠村台子村,邹家蒲渠村张家庄村前蒲渠店村后蒲渠店村,梁家屯村

云南省易门县龙泉镇


区位和人口:龙泉镇位于易门县城,是易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土总面积为262.1平方公里,东接安宁市、晋宁县,南连易门浦贝乡,西邻易门铜厂乡,北与易门六街镇相连,下辖11个村(居)委会,15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348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4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96亩。
气候与水土:龙泉镇平均海拔1600米,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9℃,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初级水利化程度高,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岔河水库、大谷厂水库和龙泉水库,水质未受污染(其中的龙泉水库更是天然高锶矿泉水);镇辖区内空气洁净,土壤多为冲积沙壤土,土质肥沃,少有工业废水和有毒空气污染,农作物种多质优,胜产优质蔬菜、水稻、烤烟、油菜籽等,且中心城区与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龙口公园连成一片,极利于发展高效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尤其是发展无公害蔬菜。
资源与环境:龙泉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镇内公路四通八达,距滇中明珠----玉溪145公里,距春城昆明96公里,易安高速公路在镇城内穿行而过,到昆明仅需90分钟,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便捷,辖区内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已全部开通,镇内通车率、通邮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全县近2000个互联网用户中龙泉占了很大比例,网络经济、信息等概念已深入人心;镇属学校3所(其中中学2所和小学1所,共12个教学点,教职工419人),在校生6865余人,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级中学和职业高中也在辖区内;卫生防疫覆盖率广;建有占地面积120余亩,集交易、仓储、冷库和信息为一体的易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有丰富的野生菌(牛肝菌、松茸、干巴菌、鸡枞)和野菜(蕨菜等)资源;现该镇优质蔬菜生产已具有了相当规模,所生产的优质蔬菜已由镇产业化龙头企业----源泉龙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销往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倍受欢迎;另外,辖区内建有易门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城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紧接大龙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谓“依山傍水”,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附近有石莲寺、马头山、静乐庵、梅营珍珠温泉和素有“小三峡”之称的大谷厂水库风景区等极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景点。
业绩报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龙泉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至2000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6389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过71982万元;财政收入达1404.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48元;有乡镇企业1631家,其中集体企业4家、私营企业48家、个体户1579户,已形成了建筑、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商饮服务并举的多元化格局,镇内市场繁荣,设施齐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镇种植蔬菜达12047亩,总产蔬菜2937万公斤;出栏肥猪49800头,有能繁殖母猪4757头,出栏家禽209765头(只)。
发展规划:该镇围绕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三大目标,根据易门县“一强三基”的发展目标,结合该镇实际,在坚持“保支柱、调结构、创产业、建市场、活流通、兴科教、强素质、重服务、促发展”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该镇确定了“两强三基”的发展目标,“两强”----建设绿色经济强镇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强镇;“三基”----建立1万亩优质烤烟、1.6万亩退耕还林、种植优质早板栗4000亩、城区近山面山绿化造林5000亩、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6000亩花卉为主的绿色基地;以信息服务为中心,商品集散地和个私经济为主的流通基地;以生产万头优良仔猪为主的畜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