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地图
龙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11、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
龙山镇位于安龙县北面,距县城约39公里,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全镇辖33个村,162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44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91万人,7210余户,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达83.6%,以布依族、苗族为主。龙山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常年温暖温润,无霜区长达290天左右,最高海拔1988米,最低海拔738米,地表崎岖,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年降雨量1580米,年均温20.5℃≥10℃,积温5600℃—5900℃,最冷月均温12℃。龙山镇是农业镇,土质肥厚,大坝连片,有耕地2.71万亩,其中水田2.01万亩,旱地7000亩,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兴农的纵深推广,粮食产量连创新高,2003年达9000吨,人均368公斤,人均纯收入1426元,实现基本脱贫目标。龙山镇是一块富绕的土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灰石、陶瓷土、锑、钾等。盛产煤炭,为煤炭资源重镇,是贵州省重要的产煤乡镇之一,探明储量5.85亿吨,发热量大,为优质工业用煤,产品远销两广,并出口东南亚。龙山镇主要交通总长147公里,其中北马公路10.5公里,通至兴仁县城38公里,四煤公路通往安龙县城长约39公里,龙王公路12公里,北贞公路20公里,通往贞丰县城约36公里。龙山镇旅游资源丰富而奇特,以龙头大山、花障溶洞群最为著名,绝妙的自然风光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独特的高原风景线,吸引大批游客云集。5、广东省佛冈县龙山镇
佛冈县辖镇。1956年为龙山区,1957年改乡,1958年更名漖江公社,1959年更名龙山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漖江中下游。地处佛冈、清远、从化三市(县)交界处,距广州市90公里。距清远市51公里,距京广铁路源潭站29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2.6万。国道106线和省道1959线过境。漖江通航。辖关前、黄郎、门楼富、浮良、车步、磱镇、官路唇、学田、白沙塘、乐格、良塘11个管理区(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针织、农机、塑料、电力厂和饮食服务业。1992年列为省重点工业卫星镇。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花生、荔枝、龙眼、笋竹,养殖淡水鱼、家禽。是漖江萝卜、沙葛、漖江鸡、乌鬃鹅主产地。商贸活跃,是佛冈、清远、从化三市(县)的商品集散地之一。1994年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清武举谢勃南生于此。3、甘肃省张家川县龙山镇
龙山镇原名断山镇。因其山在陇口之冲,截然中止,不与众山相连而得名。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让后人扼腕叹息的街亭大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这块曾受金戈铁马洗礼的土地上,全国四大皮毛集散地之一。龙山镇马河村是张家川县的最低点,张家川的海拔在1486米~2659.4米之间。龙山镇是该市唯一的皮毛集散地,同时也是省市文明示范建设镇之一。但是该镇旧城街道十分狭窄,路面高低不平,没有下水管道,垃圾遍地,雨天泥泞难走,是出名的“烂泥湾”。新上任不久的镇领导班子急百姓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开展旧城改造拆迁工作。该工程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拆迁工作自4月10日开始至今,进展较为顺利,龙山镇派出所、医药站、供销社、县第二人民医院、镇政府、粮管所等单位带头实行拆迁,广大农民拆迁户也配合支持,拆迁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用于拆迁户补偿、路面硬化铺油、下水管道和路灯安装的1000多万元已基本到位,100多农户拆迁补偿金基本兑现。2、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
概况:章丘市龙山镇位于章丘市西部,东连枣园镇,南接圣井镇,北邻党家镇,西与济南市历城区接壤,地处平原,南高北低。距济南市区25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龙山镇历史悠久,历史上一直属于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宋朝时就设立了龙山镇,从宋金至民国,一直是历城县东部的重要城镇。建国后区划调整划归章丘县(今章丘市)。同时她又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镇。龙山镇是龙山文化的命名地,拥有城子崖遗址、西河遗址、东平陵故城、“汉墓群、韩信桥、太平寺”等文物古迹。章丘市龙山镇东,济青公路北侧,有一长方形高地,宛若城垣,名曰“城子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和周至汉代的遗存。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武原河畔被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东西约430米,南北约530米,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台地现存范围东西约200米,南北约350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为重点保护区。1928年春,吴金鼎在山东考古调查时发现。1930年11月和次年10月,中央研究院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组成山东古迹研究会,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上层为周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遗存,下层是首次发现的一种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因陶器烧成温度较高,胎质坚实,颜色较纯正,与已知的以红陶和彩陶为主要特征的仰韶文化有显著的区别,被称为"黑陶文化"。又因遗址与龙山镇毗邻,遂正式以"龙山文化"命名。龙山镇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如今更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龙山人民重信守诺,创新开拓。行政区划:下辖村:龙一村龙二村龙三村龙四村孙家村田家村四户村崔家村张胡村东王村西王村兰家村杜家村杜张村大官村山城村杲家村丁家村芽庄村权中村权东村权北村权西村西曹村东曹村范家村大城后村西城后村高家村南洼村南小村东洼村岗子村便家村城角头村闫家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5992男12780女13212家庭户户数7687家庭户总人口(总)25918家庭户男12721家庭户女131970-14岁(总)53610-14岁男27170-14岁女264415-64岁(总)1827915-64岁男911815-64岁女916165岁及以上(总)235265岁及以上男94565岁及以上女140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217
所属学校:章丘市龙山镇中心小学,章丘市龙山镇龙山中学
4、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
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17个村民组,8个居委会。距省城贵阳33公里,到龙洞堡机场仅18公里,黔桂、湘黔铁路、321国道和贵新高等级公路、株六铁路复线贯穿境内,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讯迅速、快捷;水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裕;煤、硅石、硫铁矿、石灰石等矿藏储量大、品质优;省级风景名胜区猴子沟旅游景点就在境内。镇党委以科技为导向,以富民兴镇为目标,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提升农业经济。工业上以龙里医药工业园区和龙山工业区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新项目的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以贵州正大、龙腾铁合金等为龙头的一批大型支柱企业落户工业区,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农业上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将全镇划分为城郊蔬菜区,莲花观光旅游业区和平山畜牧业区三个产业化区域,蔬菜区有各种蔬菜种植基地,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是龙里县城和贵阳市场蔬菜的主要供应地;观光旅游业区内通往龙里大草原的柏油路将四个村连成一线,公路沿线有观赏荷花、松涛林、垂钓池、休闲山庄等观光休闲点,是合家外出,好友相聚的休闲旅游好去处;畜牧业区以其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奶牛、波尔羊、黑山羊等畜牧品种,在该区实施的肉牛品种改良试点已初见成效,现已有多个养殖项目在该区实施,总畜量达200万余头(只)。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45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0408万元,农业产值20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1元,实现财政收入2635万元。6、安徽省涡阳县龙山镇
简介:龙山位于亳州市涡阳县城东北二十五华里处,因其境内有一龙山而得名,龙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一直是皖北重镇。龙山镇南临闸北镇,北临马店集,东临青町镇是全县三个重点乡镇之一。历史沿革:龙山辖三山,东四华里为东山(以称独山),西三华里为西山(又称西塔山),龙山居中,古代因龙山起伏蜿如龙状,名曰龙山。秦时属泗水郡的至县,汉高祖起义在沛,至县属沛,龙山仍属至县,历代多有变迁,至清属涡阳县。龙山人民勤劳朴实,人才辈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大批革命志士,他们的光辉业绩为后人所传诵。一九四零年新四军第四师在师长彭雪枫的率领下在该镇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于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发起了著名的“龙山战役”,我军攻克龙山,乘胜向东南推进数公里。一九四四年组织著名的“曹圩战役”,击毙击伤日寇重北旅团和伪十五师一百三十余人,伏敌五百人,有力地打击了敌寇和蒋匪的嚣张气焰。尤其是在一九四八年著名的淮海战役中,龙山人民肩负着支前任务,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在龙山南麓建有为纪念此次战役而建的龙山烈士陵园,也是目前安徽省内惟一的猫头鹰自然保护区。
龙山概况:龙山镇现有人口6.56万人,拥有耕地9.4万亩,境内有S202线和徐阜铁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白洋河从龙山镇中心穿过,龙山镇依山傍水,受中原,齐鲁文化和江淮文化的影响,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皖北文化.境内居民多喜欢听豫剧,坠子,泗州戏等地方戏曲.龙山镇教育配套设施齐全,有幼儿园一座,龙山小学,龙山二小等优秀基础教育学校.现有涡阳县境内惟一的一所农村完全高中----龙山中学,多年来以其扎实的办学作风,输送了大量的社会有用之材.龙山镇通讯网络健全,移动、联通、电信覆盖全镇,通达各村,大大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利用每年冬、春农闲时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芋、黄豆为主,经济作物有大蒜、西瓜、辣椒、薄荷、棉花等,多种蔬菜和中药材。龙山镇街道以三纵三横为主要形式,近期开发的白洋河西商业步行街更使古老的集镇焕发了新的青春,集镇上医院,邮电,金融,商业齐全,方便了群众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各类批发、零售门市部,餐饮服务、肉类经营、干鲜果品、蔬菜摊点数百家,大大活跃了商业贸易。龙山有名的小吃有老队长烧鸡,胡四麻糊,张久廉割花烧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