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地图
兴隆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兴隆镇位于湄潭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11公里,S204省道穿镇而过,具有湄潭县城后花园之称。东靠余庆、凤冈两县,南与抄乐接壤,西与黄家坝毗邻,北与湄江、天城两乡镇相依。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2亩。辖8村70个村民组,8050余户,3.47万人。
下辖村庄
全镇辖20个行政村,168个社,10219户,40513人,其中农业人口39794人,共有汉、满、回、朝、蒙五个民族,全镇现有化工、商贸、饮食、建材、机械加工等各类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达2.7亿元。全镇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有19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全部达到了“普九”标准。
人口现状
辖32个行政村,171个村民小组,8924户,4.72万人,其中回族4.32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业人口4.43万人,占总人口的94%;城镇人口1276人;农村从业人员2.34万人,占总人口的49%,镇域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17.1‰。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有党员1051名,其中农村党员795名。
下辖村
新兴村兴隆村金川村小荒地村大荒地村头道村韩家村东岗子村前岗子村五家子村朝阳村沟外村姜家炉村白家村春光村阎家村龙凤村新春村马鞍山村和新村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镇耕地面积10728公顷,地质肥沃,其中水田面积2147公顷。70%地块为黑土,30%地块为草甸土。全镇是饮马河流域的平原镇,主要生产玉米、水田、大豆、高粱等作物。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年产量均在65000吨左右,其中水稻产量为18000吨左右。年产稻草18000吨,玉米芯28000吨左右。饮马河水灌溉生产的饮马河大米驰名全国,联合国投资项目WFR-2814所建的千亩养鱼池建在兴隆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2)气候资源,全镇基本气象要素条件较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际、月际间变化较大。因此,对农作物生长比较有利。首先,热量资源条件较好,历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3.2℃。全年无霜期141天左右,年积温平均为2880.7℃,最高年份可达3200℃,因此,适应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其次,降雨量也比较适度。年平均降雨量为573.2毫米,最高年份可达650——700毫米,并有雨热同季特点。
历史沿革
兴隆镇原系达尔罕罕王旗游牧之所,清朝时有汉人不断迁入,因境内有兴隆屯,故名为兴隆乡。1947年解放后属双辽县第七区人民政府,1958年属服先人民公社。1967年为兴隆人民公社。
概况
①镇名:兴隆镇。②区位:是襄阳市和枣阳市的“东大门”,地处枣阳市东南18公里处,东与随州石伏接壤,西连枣阳城区。③交通: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和316国道。④人口:5.8万余人。⑤特产:优质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