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宜春市地图 > 高安市地图 >
龙潭镇地图
龙潭镇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镇教育事业走国家办学与私立办学相结合的路子,全镇共有小学5所,高完中1所,占地50余亩(涪陵第十七中学),2所幼儿园。其中:国家办高完中1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高中学生792人,初中学生2147人,小学生2750人,幼儿园600人,教职工265人;私立小学创办于1999年秋(新星小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人数32人,学生550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涪陵第十七中学,自1996年创办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教学设施完善,校园风景优美怡人,全校教职工有148人,教学班46个,学生2939人,其中:初中32个班,学生2147人,高中14个班,学生792人;办学12年来,学校实现了上规模,进档次的目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各项指标都在全区同类学校的前茅,高中毕业升大学,连续几年录取平均率达78%。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该镇卫生院是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是市级规范化卫生院,占地14550m²,建筑面积15500m²,内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放射科等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00余人,固定资产600多万元。该镇的文化广播电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2001年被区文体局评为“标准化站”、“先进文化乡镇”,2003年荣获“重庆市亿万农民健身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现有宽带用户3000台。

地理位置

龙潭镇位于布拖县城以南约58公里。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2°46′—102°54′北纬27°19′—26°24′。东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西与普格县接壤,南北向与合井乡和包谷坪乡毗邻。

地方特色

该镇盛产大米——“龙潭牌大米”闻名于周边10多个区、县、市,独占市场鳌头,三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优势,龙潭大米清洁、卫生,外观质体油浸,入口清香,口感滋润,营养丰富,2002年至2003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2002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龙潭大米“放心米”,选入《中国名优产品》,2004年荣获“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荣誉称号。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1160男11010女10150家庭户户数6770家庭户总人口(总)21061家庭户男10916家庭户女101450-14岁(总)54030-14岁男29800-14岁女242315-64岁(总)1387915-64岁男719115-64岁女668865岁及以上(总)187865岁及以上男83965岁及以上女10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758

经济发展

龙潭地处北温带,是渔米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岗湾交错,河道纵横,沟塘棋布,交通便捷。盛产石灰石、花岗岩和优质陶瓷土。农业以水稻栽培为主,适合小麦、油料、甘蔗、薯、豆、瓜、果、菜生长。引用梅山水库和龙潭水库水,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畜牧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皖西白鹅、麻黄鸡、板鸭、三元杂交猪的养殖久负盛名;中华鳖、河蟹、黑鱼、鳝鱼、鳗鲡、鳜鱼、青虾等名优水产打入国内外市场。林业以杨树为多;盛产百部、百合、半夏、紫苏等上百种中药材,“霍紫苏”自古即天下称绝。

历史沿革

龙潭镇位于桃源县城西部,距县城45公里,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丁家坊、龙潭、鄢家溪三乡合并而成,1997年11月撤乡建镇,正式命名为龙潭镇。面积256平方公里,为全县乡镇之最。东与佘家坪、凌津滩两乡毗连;北与理公港镇接壤;西与钟家铺乡交界;东南隅隔沅水与兴隆街乡相望,全镇辖丁家坊、杜家坊、枣儿垭、皮家育、株木山、水碓育、仙花山、王家溪、郭家界、左家溪、落家坪、黄伞坡、双堰垭、同观山、徐家坪、楠木湾、花香坪、沉溪坪、桃花溪、湖田界、梨树垭、剪家界、鄢家溪、松山寺、七铃坪、金盆山、仙境垭、小伏溪、罗家湾、仙峰、仙娘、梁皇殿、郭家桥33个村,2个居委会,341个村民小组,3万人,耕地面积4.78万亩,城镇规划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96平方公里,现有城区常住人口6000人。

乡镇简介

龙潭镇位于嘉禾县县境东部,距县城19公里。东与桂阳县燕塘乡相连,南与临武县三合、麦市两乡接壤,北与行廊镇交界,西与袁家镇相接,西北与泮头乡毗邻。镇政府驻龙潭圩村,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镇沿用驻地村村名。全镇总面积73.12平方公里,耕地2005.5公顷,7175户,26096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年工农业产值为22817.16万元,年财政收入为438万元。省道322线东西向贯通辖区。境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14所,医疗机构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