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玉林市地图 > 博白县地图 >
龙潭镇地图
龙潭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特色

该镇盛产大米——“龙潭牌大米”闻名于周边10多个区、县、市,独占市场鳌头,三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优势,龙潭大米清洁、卫生,外观质体油浸,入口清香,口感滋润,营养丰富,2002年至2003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2002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龙潭大米“放心米”,选入《中国名优产品》,2004年荣获“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荣誉称号。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财政税收、金融发展该镇乡镇企业27个,从业人员1893人,200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576万元,比2007年增长11%,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16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约增长5%,财政收入209万元,2007年GDP实现31585万元。2007年各项银行存款金额达2亿元,各项贷款3.3亿元,各项指标在同行业中位居第一;保险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至2007年连续3年保费突破450万元,2008年实现保费收入达1000万元,参保人数多达万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5300人,占总人口的33%。

村镇建设

1978年,我镇房屋以木房为主。九十年代以后,镇区街道新建房屋400栋,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农民进镇建房320栋,投资3680万元。2006年,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多方筹资560万元,对车站至莲河段的公路进行硬化,并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加快了镇区建设和发展步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底,农民纯收入达到2782元,全镇储蓄存款额达1.5亿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5179男18398女16781家庭户户数10072家庭户总人口(总)35097家庭户男18348家庭户女167490-14岁(总)92970-14岁男49720-14岁女432515-64岁(总)2354515-64岁男1222515-64岁女1132065岁及以上(总)233765岁及以上男120165岁及以上女113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4935

交通条件

县道“布交”路公路里程57公里,为全镇主要的对外交通道路,道路沿交际河,斜穿镇域东北与包谷坪乡和罗家坪乡相连。镇域内有乡村公路里程47公里,2006年通车村数为5个,2007年实现村村通路。

地理环境

龙潭镇大部分地带属深丘地貌,最高的山命名为丫柱山,海拔700多米,自西南向西北横贯西部边境,翠华山海拔在400米左右与丫柱山西端相连,位于西北部,境内海拔在300—700米的地带,当地称为“界上”,界下在海拔300米以下属丘陵地貌。整体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铜、铅、锌、磺、磷、重晶石等矿产资源。龙潭镇境内最大的河流小洑溪属沅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本镇的郭家界村,始称东、西二溪,流程总长31.8公里。桃花溪为沅水的二级支流,发源于本镇的梨树垭村,流程总长12.6公里。全镇有中型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骨干塘96口。龙潭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78.6%的降雨集中在4—9月。水稻是全镇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其次还出产花生、黄豆、高粱、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以及苎麻、油菜、油茶、油桐等农产品;此外,出产木材、木炭、药材、楠竹;畜牧业以养殖猪、牛、羊、鸡、鸭、鹅为主。

历史沿革

民国以前属丰田里,解放前称上丰乡,解放后设龙潭乡。1958年,与溪联、龙义、五湖、抚溪等村组建为抚市人民公社。1959年分设龙潭管理区。1961年单设龙潭乡人民公社,1970年3月并入抚市人民公社。1984年属抚市乡。1992年抚市撤乡建镇。1993年从抚市镇分出设龙潭乡。1997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