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玉林市地图 > 博白县地图 >
永安镇地图
永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永安镇位于重庆垫江县东北角,距县城28公里,东与忠县接壤,南与高安毗邻,西与曹回相依,北与周嘉相连。全镇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海拔387—1164米,主产水稻、玉米、薯类及多种水果,适宜种植桑树和畜牧鱼禽养殖,是垫江县“万担蚕茧基地镇”,素有咂酒之乡的美称。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0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3526人,其中农业人口42373人,有耕地面积32789亩。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2112人,其中农业人口40656人。主产水稻、玉米、高粱、薯类及多种水果,适宜种植桑树和畜牧禽养殖,是垫江“万担蚕茧”基地镇,畜牧产业化建设基地镇,白柚生产基地镇,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镇,素有“咂酒之乡”的美称。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01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0.9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922万元,全年财政收入254.5万元,粮食总产量26100吨。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4500人,教职工191人。正规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80人,村村实现了光纤、电话、公路三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永安镇基础设施齐备,电信、邮政、金融、供水供电、饮食娱乐、商业一应俱全。

简介

永安镇位于通江县东北部,沿通铁公路46公里处。面积12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8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4246户、18000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永安旧名“苦草坝”,取汉代三国时在这里刻苦操练兵马之意,“苦草”与“苦操”相谐,遂名。1938年将苦草坝更名为永安,取永保安宁之意而行名。2006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扩并碧溪乡,同年6月1日正式挂牌永安镇人民政府。特色农产品,永安镇2001年从新疆引进优良葡萄品种——红提,经过培育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并成功改良为适合成都平原生长的高产“永安红提”,现全镇已有红提园11家,红提栽种面积2300余亩。镇上的红提以其色鲜、味美、果大,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去年开始,镇上红提葡萄全部推行了无公害化栽培,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了远销欧盟市场的资格,获得广泛赞誉。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043男11914女11129家庭户户数6441家庭户总人口(总)23037家庭户男11910家庭户女111270-14岁(总)75400-14岁男39430-14岁女359715-64岁(总)1423615-64岁男735115-64岁女688565岁及以上(总)126765岁及以上男62065岁及以上女64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858

永安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670男11775女10895家庭户户数7137家庭户总人口(总)22527家庭户男11659家庭户女108680-14岁(总)48420-14岁男25090-14岁女233315-64岁(总)1615615-64岁男840015-64岁女775665岁及以上(总)167265岁及以上男86665岁及以上女80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637

乡镇简介

永安镇位于习水县东南面,离县城(经二郎)约6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北纬28°。东邻二里、南与仁怀以桐梓河为界、西至二郎、北与桑木良村接壤。全镇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82个村民组,5546户28057人,以汉族为主,杂居少量苗族。全镇地势南北两端为狭长山脉,中部以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以黄壤土、水稻土为主。地势海拔差别大,立体气候明显,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940米,全镇最高海拔1536米(麻窝顶)、最低海拔450米(干溪沟),平均海拔在850—900米。镇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钼矿、石灰石,另外还有重晶石、莹石、铅锌矿等。

简介

永安镇地处农安县中心地带,原属安县管辖,现已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古称黄龙府。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全镇幅员面积4.5万公顷,中小水库12个,森林覆盖率7%,下辖36个行政村,7个街道,拥有总人口197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0360人,占总人口46%,长白公路纵横镇区、是全县的交通枢纽,与领县市相通,是良好的人流、物流集散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健康发展,我镇及时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由传统农业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变,初见成效,同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今年,我镇农业总产值可突破10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59%,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7个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1%,财政收入2354000元,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在种植业上,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今年,粮食播种面积240000亩,产量77900吨,其中玉米、高梁等201000亩,产量72000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400亩,产量500吨。主要销售长、白两市及周边县市。在畜牧业上,形成了规模经营。猪存栏100000头,出栏70000头;羊存栏5000只,出栏30000只;鸡存栏2000千只,出栏1000千只;肉产量8000吨;蛋产量2000吨;奶产量10吨,主要产品除本省外,远销辽宁、黑龙江。养殖业已成为我镇支柱产业,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随着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壮大。目前,我镇拥有企业11524个,其中乡企25个,个体私营业11499个,从业人数36520人。乡镇企业占主导地位,从事加工、制造、生产配件,年创产值69900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实现了我镇经济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

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779万元,比2004年增长170%,其中工业总产值3210万元,比2004年增长80.4%,本级财政收入实现228.3万元,比2004年(剔除农业税118万元后为109万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100元,比2004年增加974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一亿一千五百万元,比2004年增长76.6%。2006年,蚕桑产业实现茧款收入262万元,比2004年增长30%;畜牧产业实现产值5935万元,比2004年增长29.8%;优质粮食产业增收150万元;林木产业实现产值570万元;水产产业实现产值510万元;劳务产值实现收入6477万元。六大产业产值1390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06年止,全镇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18个,企业总产值实现4150万元,企业入库税金68.9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84%、40%,实现纳税“小巨人”企业9个,比2004年增长2个。2005~2006年,新建集镇各类用房21000余平方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了16.4%,比2004年增长近5个百分点。2005~2006年,共投资180余万元硬化建新、石口子村的村级公路12.4公里,村级公路硬化里程达到了22.4公里。2005年,投资10余万元整治了病险塘库和修复提灌站一座,2006年又投资50余万元,排除了先锋水库的险情和修复渠道500米,使水利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在2006年特大干旱期间投资5万余元再次对水厂进行了扩能技改,使水厂的日产供量由2004年的600吨增加至800吨。2005年,完成了3个村的农电网改造,使40%的农户实现了城乡用电同价的目标。2006年,又启动了居委多功能活动室、集镇公厕、水厂扩能技改、全面实施农电网改造、三河口公路大桥和“永锋”路硬化等六大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