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镇地图
楼观镇相关地区地图:
党政建设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楼观镇着力从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各项工作的快速展开:一是抓制度建设,促进有制管人。建立了上下班考勤制度,避免机关人员迟到早退的现象;制定了“上班十不准”,有效扼制了部分工作人员上班脱岗、上网打游戏、炒股、随意串走等不良行为,完善了群众接待制度、首问责任制、信访制度等,使政府部门真正做到服务于民,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二是抓学习宣传,促进思想升华。结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楼观镇组织全体机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深刻领会,撰写学习心得,在机关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考试。班子成员在总结自身作风的同时,认真开好了“遵纪守法、廉洁从政”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三是抓作风建设,促进勤政务实。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楼观镇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在勤政务实上下功夫,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打造服务型政府。2008年,楼观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年终目标任务已完成90%以上,2008年正积极筹备验收工作,公路推进进度比预期提前了6个月,并在社保、征兵、土地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加大服务力度,同时,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新突破。四是抓督促评比,促进效率提高。坚持每周一上午召开工作例会,由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会上通报各部门上一周的工作进度,及时查漏补缺。并对工作完成不及时、作风虚浮的部门责任人进行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风景名胜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面积为6.46平方公里,管理处设在楼观台。这里森林景观十分秀丽,园内古木参天,青竹万杆,山青水碧,浓荫罩地。楼观台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楼观台森林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潭、首阳山、观音庙等诸多人文景观。楼观台森林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中国北方纬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百竹园;有抢救繁育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褐马鸡、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中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有井深1700余米,日出水千吨,富含18种有益人体矿物成份的温泉水服务系统,可供游人沐浴、疗疾、游泳、垂钓。楼观台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78科197属千余种,各种竹子18属150余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楼观台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古墓发掘
2005年周至县楼观镇村民整地时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当地文物部门发掘清理,出土了铁器、陶罐、钱币等文物10件(组),丰富了当地历史及考古研究资料。周至县文管所副所长王党周介绍,2005年7月5日楼观镇延生观村6组村民杨福民等人在修整田地翻掘一处土坎时,发现地下露出古砖,他们意识到此地有古墓,随即报告县文管所,文管所迅速派人到现场进行发掘清理。所见的古墓处于终南山北麓峪道附近,墓为竖穴土圹墓,其上有大量积淤沙石,墓门口有青砖砌堵,墓室地面也铺砌有青砖,其中棺木等已朽化无迹,留有一具风化残缺的尸骨。文物工作者在墓室内出土不少文物,计有铁釜、铁刀、铁锥、铁钉、玉、陶罐、新莽钱币等。铁釜直径约34厘米、高约30厘米,有双耳,尽管锈色斑驳,但整体依旧坚固完整。铁刀长约43厘米,柄首铸为环状,虽已锈蚀严重,但仍可看出当初的直身单刃、刃口薄锐的威仪。一枚铁锥为环状柄首四棱尖刺状,长约25厘米,也应为当时的一种武器。还有多枚长约20厘米的大铁钉,可能是用来钉棺材所用,其硕大的体形反衬出当初棺木的厚重庞大。这些多种铁器在墓内集中映示出两汉之际铁器的普遍应用。楼观镇出土的新莽币有货泉70枚、货布5枚,皆品相完好,形小而轻薄,薄裹一层绿色铜锈,其悬针篆钱文尤显得清晰秀雅,显现出王莽时期货币改革的特色。特别是墓中还出土4枚底径约2厘米的圆锥形器物,中雕凿有贯通四方孔,分量较重,估计为金属铸制,但一时不能确定为何种材料、什么用途。,这一古墓年代应是新莽末期到东汉初期,依据墓中铁釜、铁刀、铁锥等军事所用器具随葬现象判断,墓主可能为武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