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佛山市地图 > 南海区地图 >
罗村街道地图
罗村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地貌

罗村街道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腹部,东与大沥镇相交,南与禅城区和南庄镇相依,西与狮山镇交界;与禅城区接壤,距桂城10公里,距广州市20公里。地处北纬23°01′52″~23°04′24″,东经112°58′31″~113°06′02″之间。
自然环境:境内西北部属丘陵台地,地面标高为8~40米(“珠基”下同),其中马头岗高92米。东南低,地面标高为0.4~2.5米,主要是冲积平原。西北部从沙坑、三雅、芦塘到上柏、下柏、务庄一带,有一列起伏的丘陵台地成半环形横断外镇。地形地貌像一把斜放的沙发椅子,面朝东南方的一片小平原。东南方又有一条河流(潭州水道和汾江河)新月行地环抱着。西北方一列丘陵台地,东南方一衣带水。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1.66℃,年均降雨量1637毫米。

教育事业

幼儿园:罗村中心幼儿园、碧翠幼儿园小学:务庄小学、罗村小学、罗村中心小学、罗村实验小学、下柏小学、上柏小学、南塱小学、罗沙小学、沙坑小学、街边小学、芦塘小学、联星小学、联和小学等
中学:罗村一中、罗村二中
中专:佛山市交通技工学校
高中:罗村高级中学

获得称谓

罗村街道有“玻璃之乡”和“照明灯饰专业镇”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佛山文明镇”。

文化建设

举办首届“孝德文化节”,城市文明不断推进,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罗村街道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呈现齐头并举、协调共进的良好态势,一个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生态优美、生活便利的新罗村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2009年7月26日下午,一代咏春宗师叶问的铜像揭幕仪式在罗村中心广场举行,叶问长子叶准也在当天正式开始在罗村开班授徒。南海区有关领导、罗村街道领导以及来自香港、中山、佛山、广州等地的咏春门人及叶问之子叶准、叶正,参加了铜像揭幕仪式。当天观礼的人数达到2000人,其中咏春的门人就有1000人之多。罗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将加快叶问纪念馆等主体工作的推进,叶问纪念馆除具有旅游景点的功能外,还将作为咏春拳培训基地,将罗村打造成为咏春拳的传承发展基地及世界各地咏春拳传人的聚集地,让全世界的咏春拳传人都能够到罗村来寻祖归宗。

经济建设

2007年,全街道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97亿元,增长16%;工业总产值141亿元,增长33.9%;完成税收6.36亿元,增长25.1%;农民人均纯收入9898元,增长9%。
2007年,罗村街道紧紧围绕城市化发展战略,主动承接禅桂商圈辐射,全力打造以都市型工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中心组团和谐新城区。桂丹路、兴朗路、罗务路、兴柏路和杏花下穿隧道相继通车,罗村中心广场、罗村新文化中心、罗村实验小学、罗村医院完成建设或改造并投入使用,城市景观改造和道路绿化加快推进,以陶瓷、玻璃行业为突破口的节能减排治污工作初战告捷,“城市罗村”轮廓渐现;总投资6.5亿元的美居世界装饰材料广场和罗村商贸城动工启动,以“时代倾城”和“翠湖绿洲”两大中高档楼盘为代表的房地产业呈现投资销售两旺局面,占地500亩的朗沙光电照明专区加紧规划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都市型产业规模初具。
2008年,全街道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增长14.7%;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增长42.9%;实现税收总额7.48亿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11元,增长7.2%。
2008年是罗村发展经受多种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紧紧围绕城市化总体目标,罗村战胜了包括金融海啸在内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年街道新增在建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19.23亿元,同比增长36.7%。
产业优势:形成了以皮革、玻璃制品、照明灯饰、铝材、建筑陶瓷、电子、针织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发展定位:“南北联合,东西错位”。南与禅城区、北与大沥镇实现产业优势互动、互补。以罗村城区为界,东部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西部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

历史沿革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南海县建立黄鼎司(罗村街道旧称),衙门就设在西隆堡宁埠村(即罗村街道寨边村)内。辖地有西隆堡、沙提堡、兴贤堡、丰宁堡、大圃堡。此外还有张槎堡、大江堡、大富堡、绿潭堡、鼎安堡、登俊堡、上丰华堡、下丰华堡等15个堡。民国16年(1927年),实行区堡制时,把黄鼎堡划分为两个区(第五区、第六区),西隆、沙提、大圃、丰宁、兴贤、上丰华、下丰华、上围、登俊共9个堡划为五区。(即罗村片和小塘片),民国17年(1928年)撒堡设乡。属罗村片的有乐安乡、敦厚乡、街边乡、沙提乡、大圃乡、芝安乡(原丰宁堡、兴贤堡)。民国35年(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四区,下辖西隆乡、沙提乡、大圃乡、芝安乡、狮山乡、小塘乡。区公所设在罗村新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9月改称第四区人民政府。1953年,原第四区分为两个区,小塘片为第四区,罗村片为十一区,原属大圃的显岗乡划归十区,沙坑乡的上沙坑、良坑、瓜步等村,因建机场迁住番禺、顺德等地。1963年2月,撒区建社,把大圃片的大圃、高边、张边、兴贤、谭边、嫩茶、横岗等13个行政村划归大沥。罗村公社下辖穆院、塘头、招大、白沙桥、芦塘、罗寨、上柏、下柏、务庄、朗沙、联和、联星、街边、沙坑14个行政村,社址设在罗村。1983年冬,撒社设区,称罗村区。1987年2月。撒区设镇,称罗村镇。1994年12月28日把穆院、塘头、招大、白沙桥4个管理区划归狮山,镇政府设在罗村区内。1999年4月,把原来的管理区改称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罗村镇下辖十个村委会和罗村城区,乐安城区两个办事处。2005年1月11日,罗村镇改为罗村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区不变。